杨立红 潘伟 李昊
摘要采用实地踏查、调查问卷及语义差别法,从使用者基本信息、使用行为、场地状况以及场所精神4个方面对长春市伊通河沿河绿带进行使用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其使用者以周边居民为主,中老年比重高,低学历低收入人群居多,男性略多于女性;行为状况表现为出行频率较高,傍晚使用人数较多,绝大多数人步行20 min内到达,活动以2~3人为主,持续时间多为1~2 h,活动主要发生在广场和园路,以散步和体育锻炼为主,出行原因为距离近;对活动空间评价良好,对服务设施和环境条件的评价褒贬不一;场所精神表现为自然性、母性和神性3个层次。在此基础上,针对使用者物质和精神需求,提出了改善空间结构、完善配套设施、重视文脉传承的改造策略。
关键词使用后评价;沿河绿带;长春
中图分类号S731.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517-6611(2017)19-0177-05
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 on the Greenbelt along the Yitong River in Changchun
YANG Lihong, PAN Wei, LI Hao(Horticulture College,Jin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118)
AbstractThis text carried on a 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greenbelt of Yitong Rilver, Changchun City from 4 aspects, among which were the basic state and the behaviors of the users, the state of the site and genius loci.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users of greenbelt were given priority to the surrounding residents, the high proportion of the middleaged and aged people, low degree and low income people was in the majority, men was more than women;their travel behavior was characterized by high frequency, and the users in the evening was in the majority, while the vast majority of people reached within 20 minutes on foot, activities was given priority to 2-3 people, time of duration is for 1-2 h and have a good opinion of the activity space, activities occurred mainly in the square and road, the main types of activities were walking and physical exercise, the reason for the trip was close distance; the evaluation of service facilities an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people have different statements; place spirits showed three levels, they are naturalness, maternity, and divinity. Aiming at the material and the spiritual requirements, it proposes a planning strategy among which are improving the spatial structure as well as the ancillary facility, and attaching importance the context inheritances.
Key wordsPostoccupancy evaluation;Along the greenbelt;Changchun City
使用后評价(Postoccupancy evaluation,缩写为POE)是对建筑物及其环境在建成并使用一段时间后进行的系统评价程序和方法[1]。它专注于使用者的需求,通过使用者的反馈对设计决策进行反思更改,为建造新的设计作品提供可靠保障[2]。随着研究的深入,其研究对象也从建筑作品逐渐扩展到园林作品[3]。
伊通河(满语yitu ula) 意为“波涛汹涌的大河”,它发源于吉林省伊通县青顶山北麓,流经伊通县、长春市、德惠市、农安县,全长342.00 km。流经长春市段南起南绕城公路,北至四化拦河闸,总长18.75 km,是贯穿长春市南北的河流[4]。伊通河与长春市建设发展和人民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5],其沿河绿带作为长春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生态轴,构建起绿地系统的重要框架,为沿河绿带居民及市民提供了重要的活动空间。笔者运用使用后评价法对其使用状况展开研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造策略,旨在为其再建设及其他滨水空间建设提供参考。
1研究对象
研究范围为沿伊通河两岸堤线以内及距离水道150 m内的带状绿地。根据沿河绿带的实际情况,选取具有代表性的6个区域作为具体调查地点(图1),即卫星园、樱花岛、民族广场、城市风情园、荷香园及同乐园。
2研究方法
2015年10月初次踏查,在全面调查基础上,2016年5—8月在6个筛选地点全面调查,发放调查问卷,并辅以个别访谈对相关状况进行了解。每个区域发放问卷50份,共发放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79份。
问卷内容包括2部分,第一部分为使用者基本信息及使用者活动状况。第二部分为场所状况SD评价表。SD评价等级分为5级,按极好、好、中、差、极差的程度分别赋值2、1、0、-1、-2。之后将所得数据录入SPSS 22.0 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3结果与分析
3.1使用者基本信息由表1可知,沿河绿带的使用者以周边居民为主,中老年比重高,低学历低收入的人群居多,男性略多于女性。
3.1.1年龄。年龄以51~70岁人群最多,6~13岁人群最少,这一方面是由于周边居民老龄化程度较高,另一方面与青壮年人群仍承担主要的社会工作,而中老年人所承担的工作逐渐减少,有相对多的时间进行活动有关;造成6~13岁儿童比例低的原因是他们正处于受教育阶段,无过多时间进行活动。
3.1.2受教育程度及收入状况。受教育程度高中及高中以下学历最多,研究生及以上人群最少;收入状况以1 500~4 500元收入人群为主,8 000元以上收入者最少,高学历、高收入群体在被调查者中的比重均较少。一方面可能由于高学历、高收入群体将更多的时间用来维持当前的社会地位,没有过多的时间进行活动,另一方面可能因该类人群对休闲活动有着相对高需求而采取了其他的休闲活动。
45卷19期杨立红等长春市伊通河沿河绿带使用后评价研究
3.1.3身份状况。身份状况以附近居民为主,外地游客极少。一方面说明附近小区居民很容易到达,另一方面说明沿河绿带对市内人群乃至外地游客的吸引力极其微弱,这与沿河绿带的地理位置有关。
3.1.4性别。性别选项中男性略多于女性,出现这种现象,一方面可能由于男性身体健康状况普遍低于女性,从而引发其较强的锻炼意识,另一方面可能由于女性在家庭中比男性承担更多的家务活动。
3.2使用者行为状况
由表2、表3可知,行为状况表现为出行频率较高,傍晚使用人数较多,绝大多数人步行20 min内到达,活动以2~3人为主,持续时间多为1~2 h;活动以散步和体育锻炼为主,行为场所主要为广场和园路,出行原因是由于距离近。
3.2.1出行頻率。被调查者近一半使用者每天都进行活动,另有27.2%的人每周来3~5次,这说明当前沿河绿带利用率较高,近一半的人群已把来此活动作为每天生活的一部分,这一结果与使用者为附近中老年人群密切相关。
3.2.2出行时间。被调查者出行时间以17∶00—19∶00人数最多,此时使用者多已结束工作或完成家务,有时间进行活动;其次为8∶00—11∶00,此时活动人群多为已退休的中老年人;11∶00—13∶00活动人群最少,因此时正处于中午,温度较高不适宜人群活动。
3.2.3交通方式及所需时间。到达场所的交通方式主要以步行为主,大部分使用者20 min内即可到达,说明沿河绿带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及可达性,与使用者为附近居民也密切相关。很少有人乘出租车来,游客也很少花1 h以上才能到达,这2个因素都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沿河绿带吸引率不高,没有独特的观赏景点能吸引全市市民。
3.2.4活动同伴。活动同伴多以2~3人为主,这种小团体人群之间亲密程度较高,所进行的活动较为静谧;活动同伴8~30人及30人以上比重少,根据观察,这部分人进行的多为相对剧烈的活动,例如广场舞和大合唱。
3.2.5活动持续时间。活动持续时间以1~2 h为主,30 min以内及4 h以上的所占比重都很少。这一方面说明沿河绿地有一定的游憩内容供游客使用,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1~2 h是比较适宜的游览和活动时间,经过这样的休憩活动后,使用者能够达到缓解疲劳、养精蓄锐的目的。
3.2.6行为类型。行为类型选项为开放式答题,以散步,体育锻炼,照顾儿童,观赏景色者居多。结合行为场所中使用者对园路的高选择,可以看出散步行为是沿河绿带游客最频繁的行为。
3.2.7行为场所。行为场所选项为开放式答题,广场所占比重最大,其次为园路,另有34.8%的人群选择树荫为活动场地。这些场所的共同点是空间开敞,便于活动开展,而夏季树荫处较舒适,也被选为活动场所。
3.2.8出行原因。出行原因选项为开放式答题,距离近所占比重最大,这与活动者多为附近居民密切相关;植物茂密与空气清新占有一定的比重,这一方面说明沿河绿带的生态环境得到使用者的认可,另一方面也说明使用者对在空气良好的环境中锻炼有较高的要求。
3.3出行频率及活动持续时间与其他要素的相关性分析通过Spearman法对使用者基本信息及行为状况(不定项除外)进行相关性分析,存在显著相关性的如表4。
3.3.1使用者基本信息与出行频率。使用者信息中年龄、收入状况、身份状况与出行频率存在显著相关性。年龄与出行频率呈正相关,即年龄越大,出行频率越高;收入状况与出行频率呈负相关,即收入越高,出行频率越低;身份状况与出行频率呈负相关,即身份类型越远,出行频率越低,即非附近居民出行率低。
3.3.2使用者其他行为与出行频率。所需时间、交通方式及活动同伴与出行频率存在显著相关性。所需时间与出行频率呈负相关,所需时间越短,出行频率越高;交通方式与出行频率呈负相关,即步行出行频率高。二者说明可达性越强,使用频率越高。活动同伴与出行频率呈负相关,即活动同伴越多,出行频率越低,这与人多选择性低,等待时间长,共同出行的可能性低有关,也与活动呈现出小团体高频率特征一致。
3.3.3使用者基本信息与活动持续时间。使用者信息中,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状况与活动持续时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年龄与活动持续时间呈正相关,即年龄越大,活动持续时间越长;受教育程度与活动持续时间呈负相关,即受教育程度越高,活动持续时间越短;收入状况与活动持续时间呈负相关,即收入状况越高,活动持续时间越少。
通过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出,伊通河沿河绿带的使用者与活动之间存在如下关系:在一定范围内,年龄越大,出行频率越高,活动持续时间越长;社会条件越高(收入高、受教育程度高),出行频率越低,活动持续时间越短;附近居民出行频率高,小团体出行频率高。
3.4场地状况由调查问卷结果绘制的SD语义曲线(表5、图2)可知,6个区域使用者对伊通河沿河绿带的活动空间评价良好,对服务设施和环境条件的评价褒贬不一。具体内容如下。
3.4.1 活动空间。对活动空间的评价体现在对广场及道路的评价,评价结果一致,使用者比较满意当前状况。评价状况最好的是同乐园,其活动场地多样,且与人流方向一致,便于到达,因而使用者众多;评价最差的是卫星园,其活动空间被安排在园北侧广场,入口方向远离人流方向,利用率低,与此形成对比的南侧入口广场,因与人流方向一致,人群较密集。其他4个区域评价一般,主要原因在于利用率较高的广场面积不足,无法容纳更多人群活动,导致拥挤,且有团体因使用权而发生争执。城市风情园中的健身设施被安排在林荫处,吸引了大量使用者,虽然没有硬质铺装,但因很好地利用了绿地,效果显著。
3.4.2 服务设施。对服务设施的评价体现在对健身设施、照明设施、垃圾箱、厕所、标识、休息设施及无障碍设施的评价。6个区域评价结果大部分一致,但对健身设施、照明设施及休息设施的评价不一致。
评价一致的项目,除对垃圾箱的设置评价较好外,其余3个方面的评价都较差。原因在于6个区域均设置了较多数量的垃圾箱,但厕所、标识和无障碍设施设置都较少,无法满足使用者需求,尤其厕所数量极其缺乏,使用者基本生理需求无法解决,因而其评价最差。
对健身设施的评价不一,城市风情园评价较好,其他区域评价较差,原因在于城市风情园的健身设施数量充足,种类多样,并且空间场地较为宽阔。其他区域的健身设施数量较少,而周围居民数量较多,其健身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因而评价结果较差。
对照明设施的评价不一,城市风情园与民族广场评价较好,其他区域评价较差,原因在于城市风情园的照明设施设置合理,结合周边环境共同营造了良好的夜景,民族广场内部设置了夜晚景观灯,辅助人们活动,其他区域或是毫无照明设备,或是照明亮度不足。
休息设施的评价状况不一,同乐园、樱花岛和民族广场良好,卫星园和城市风情园偏差。在评价良好场地中,休息设施多样,不仅有座椅,其花池和树池边缘也被使用者充分利用,而较差地段则毫无休息设施,使用者活动后无处休息。
3.4.3环境条件。对环境条件的评价体现在对建筑小品、园林植物、地形、水体驳岸、水质和环境卫生的评价。6个区域评价结果大部分一致,但对建筑小品和地形的评价不一。评价一致的4方面,对水质的评价较差,对驳岸评价中等,对园林植物和环境卫生的评价较好。
水质评价较差的原因在于伊通河虽一直在进行水质治理,但效果不佳,夏季污染尤为严重。水体难闻的气味遭到大多数人的诟病,仍有地段往伊通河排放污水。驳岸评价中等的原因在于其形式单一,基本与沿河道路平行,另外,卫星园的驳岸未设置安全护栏,且混凝土挡土墙裸露,安全及美观都存有较大问题。
对环境卫生评价较好,原因在于6个区域都有专职人员进行环境维护,管理较好;对园林植物的评价也较好,尤其是荷香园、樱花岛和民族广场。荷香园营造典雅氛围,采用自然式植物配置;樱花岛大面积栽植樱花,每年春末的樱花景观为其特色;民族广场的植物结合广场进行种植,充分运用观赏植物,如钻石海棠和火炬树的季相特色,营造景观。
对园林建筑评价不一,荷香园、同乐园和樱花岛评价较好,民族广场评价一般,城市风情园和卫星园评价较差。荷香园、同乐园2园的园林建筑数量及形式明显优于其他场地。樱花岛内园林建筑虽少,但结合景色进行布置,仍受到使用者的认可。民族广场的休憩亭布局较为偏僻,卫星园虽有园林建筑,但细节较差,不能满足使用者遮阴避雨的基本需求。
对地形评价不一,荷香园评价较好,城市风情园评价较差。荷香园内地形多变,且结合岛屿、木桥营造了丰富的景观,而城市风情园场地呈矩形,地势较平,健身设施场地过大,多样性不足。
3.5场所精神诺伯舒兹认为“场所精神”源自罗马人的信仰,每一个独立的本体都有自己的灵魂,这种灵魂赋予人和场所生命,自生至死伴随着人和场所,同时决定了他们的特性和本质[6]。通过访谈得知,使用者对伊通河沿河绿带的情感主要表达为3类:自然性、母性和神性。自然性指使用者对自然的亲近本能,表现为其对景观的迷惑,内心“草长莺飞,蛙鸣鸟叫”的景象与眼前景象不符,大面积规则式种植,无法唤起其内心的情绪。
母性指使用者对河流孕育生命女性人格的赋予,表现为对伊通河“母亲河”的认知,这是由其曾灌溉两岸农业以及进行商业运输贸易的历史唤起的。现今的伊通河虽已失去了大部分功能,但这种情感依然被延续下来。
神性指使用者由对未知事物敬畏转而祈求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表现为使用者通过祈福的形式将心中愿望寄托于“伊水腾龙”,将百年柳树视为河神的化身,在其上缠满祈福红带。
从自然性到母性再到神性呈现出由低级情感到高级情感需求的上升,其原因是大多数使用者在传统农业社会下成长,经历了社会的一系列变革,现在虽然离开了农业生活,但精神上仍然对其有所依恋。伊通河沿河綠带承载着这部分使用者的“集体回忆”。而对于新一代成长的人群,他们没有相关的体验和意识,无法达到与场所精神的契合,对伊通河的历史变革模糊不清,对场地依赖性则较小。
4建议
根据使用者的物质和精神需求,针对伊通河沿河绿带的现状,提出如下改造策略。
4.1改善空间营造方式,方便居民开展活动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使用者对沿河绿带的使用主要集中在广场和道路,尤其是广场,而6个区域普遍存在硬质铺装不足的问题,未来的改造中应适当增加硬质铺装比例,在不减少绿地覆盖率的情况下,建议采用树阵广场的形式,另外出入口和广场的设置应考虑与人流方向一致,便于附近居民开展活动。增加园林建筑及小品比重,方便小团体活动的开展;灵活运用园林植物配置形式,保留已有植物特色,增加新的特色植物景观;有效利用高差,营造高低起伏的不同空间;在水边增加观景平台,丰富水景,适当改变规则式驳岸,增强亲水性。
4.2完善配套设施,尤其基础设施配套设施的好坏直接影响使用者对场地的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增加评价较差的照明设施、厕所、标识和无障碍设施,对于评价较好的健身设施和休息设施,注意其设置的均好性,避免出现地区不均,同时加强已有设施的维护,对破旧损坏设施进行及时维护替换。
4.3尊重场所精神,重视文脉传承重视伊通河历史的传承,通过宣传栏、景观小品等形式对其历史文化进行宣传;充分利用滨水空间,与学校及机关单位等部门合作举办相关活动;尊重信仰自由,保留其活动空间,给使用者充分的自主权,增加场地的多样性;设置符合老年人回忆的空间,让植物自由生长,减少人为干预,增加城市野趣。
伊通河沿河绿带作为长春市重要的公共空间,与市内其他综合公园相比还有较高的提升空间。新一轮的沿河绿带改造工程正在展开,希望笔者的研究成果及建议能得到有关部门采纳,使伊通河沿河绿带真正成为周围居民及全市人民的乐园。
参考文献
[1]
吴硕贤.建筑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使用后评价[J].南方建筑,2009(1):4-7.
[2] PREISE W F E,RABINOWITZ H,WHITE E.PostOccupancy Evaluation[M].New York:VanNostrand Reinhold,1988.
[3] 应君,沈肖.中国园林设计中引入使用后评价的意义和方法[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09,26(3):417-420.
[4] 顾万春,李荣先.长春城市变迁[M].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21-22.
[5] 高晶光.伊通河长春市城区段带状滨河公园规划[J].中国园林,1986(4):11-13.
[6] 诺伯舒兹.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施植明,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 Sci.2017,45(19):182-18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