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国红
[摘要]目的:探讨对慢性盆腔炎患者施以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5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数字奇偶法对本次研究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分组;对照组:治疗期间采用纯西医疗法;观察组:治疗期间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最终对慢性盆腔炎病情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差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病情治疗总有效率(96.55%)同对照组总有效率(75.86%)比较,获得显著性提高(P<0.05)。观察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1 0.34%)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7.93%)比较,获得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慢性盆腔炎患者在施以治疗期间,中西医结合疗法的充分应用,对安全性做出保障下可使慢性盆腔炎系列疾病症状获得显著改善,从而优化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慢性盆腔炎;临床效果
慢性盆腔炎是一种妇科的常见病症,其临床特征主要有下腹部疼痛、腰酸、月经不调、白带增多等。其病症常反复发作,目前临床上的一般治疗很难将其根治。据调查慢性盆腔炎近几年在中国的患病率有日渐增高的趋势,盆腔炎患者存在月经失调、不孕的可能,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较大程度的影响。本文将确定最为合理的方式对慢性盆腔炎疾病加以施治作为研究目的,以保证中西医结合疗法的顺利应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5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数字奇偶法对本次研究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分组;对照组(29例):年龄为25~43岁,平均年龄为(28.39±1.25)岁,疾病病程为0.3~13年,平均病程为(4.79±3.15)年;观察组(29例):年龄为26~45岁,平均年龄为(28.42±1.29)岁,疾病病程为0.4~15年,平均病程为(4.82±3.11)年;对两组慢性盆腔炎患者的年龄、病程施以对比,表现出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诊断标准
1)所有患者均表现出急性盆腔炎疾病史的情况。2)患者表现出下腹疼痛症状,并且病情反复,呈现出腰骶部酸胀痛症状,并且在性交、过于劳累以及处于经期阶段后表现出严重的现象。且往往合并呈现出月经不调以及白带增多现象。3)对患者施以妇科检查,患者的子宫表现为后位,呈现出粘连固定以及活動受限的现象。在出现子宫肌炎后,子宫表现出压痛感;如果表现出输卵管炎现象,则于患者子宫一侧或者两侧能够发现条索状增粗输卵管的现象,并且表现出压痛感;如果患者属于输卵管积水或者表现出输卵管卵巢囊肿的情况,则于盆腔一侧或者两侧能够发现囊肿肿物的情况,患者呈现出活动受限的现象,并且可能表现出压痛感。4)对患者实施检查:①对患者实施妇科超声检查:能够发现患者呈现出附件炎性包块的现象或者表现出子宫直肠凹陷积液的情况;②对患者施以血沉检查以及血常规检查,能够发现白细胞总数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增高,或者表现出血沉加快的现象;③对患者施以阴道分泌物检查,能够发现阴道清洁度出现异常的情况;④对患者施以宫颈分泌物检测,能够发现支原体以及衣原体等系列病原菌,最终全部表现为阳性。
1.3方法
对照组:对其施以西医治疗,具体为: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剂量为200mL),静脉滴注,滴注频率为2次/天;联合替硝唑注射液(剂量为200mL)施以治疗,静脉滴注,滴注频率为1次/天。
观察组:在对照组西医治疗基础上,配合施以中医治疗。采用本科室协定方(优势病种)红藤汤(红藤15g,败酱草15g,紫花地丁15g,赤芍15g,蒲公英15g,当归15g)浓煎100mL,每日一剂,每晚保留灌肠;同时配以中药定向透药治疗,1次/天。两组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疗1个疗程的时间均定为1周。
1.4判断标准
痊愈:完成治疗后,对应的症状全部缓解,观察B超检查结果,未呈现出异常显示;显效:完成治疗后,对应的症状显著缓解,观察B超检查结果,盆腔包块及盆腔积液减少的程度超过三分之二;有效:完成治疗后,对应的症状缓解,观察B超检查结果,盆腔包块及盆腔积液减少的程度超过三分之一;无效:完成治疗后,对应的症状未获得缓解,观察B超检查结果,盆腔包块及盆腔积液减少的程度小于三分之一。
1.5统计学方法
准备统计学软件SPSS 20.0对所有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治疗结果分析,计数资料(盆腔炎病情治疗总有效率等)以%形式施以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显著。
2结果
2.1慢性盆腔炎病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病情治疗总有效率(96.55%)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5.86%)比较,获得显著性提高(P<0.05)。见表1。
2.2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10.34%)同对照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37.93%)比较,获得显著性降低(P<0.05)。见表2。
3讨论
对慢性盆腔炎疾病诱因加以分析,主要体现为急性盆腔炎患者疾病未获得全部治愈、患者自身体质表现较差以及表现出病程迁延的情况导致。对于慢性盆腔炎患者在施以西医治疗期间,主要为了将患者生殖系统具有的防御功能加以有效平衡。临床施以中医治疗,主要为了发挥清热解毒以及化瘀活血的治疗效果。祖国医学认为,慢性盆腔炎主要于患者的盆腔位置发病,对其病因加以分析,主要因为患者出现了湿热以及邪毒的情况导致。对于此种疾病在施以治疗期间,主要为了发挥清热利湿以及活血化瘀治疗效果。通过清热能够获得解毒效果,通过化瘀能够获得散瘀效果。将患者炎性组织毛细血管具有的通透性有效降低之后,对于炎症的吸收可以发挥显著的促进作用。用药处方中的败酱草以及红藤在应用后,可以发挥排脓祛毒以及清利湿热的治疗效果。针对现代药理研究结果加以分析发现,败酱草以及红藤可以表现出广谱抗菌的效果,可以将病原微生物有效杀灭;赤芍可以发挥活血化瘀的治疗效果,除了发挥抗炎作用之外,对于吞噬细胞功能可以加以有效促进,从而对免疫功能进行有效调节。当归可以发挥活血补血以及调经的治疗作用。将诸多处方联合对患者施治后,可以确保祛邪止痛、清热利湿以及活血化瘀疗效获得充分发挥,对于炎症吸收加以充分促进,将盆腔组织表现出的增生情况以及粘连情况有效解除,最终充分发挥消肿止痛以及抗炎效果。
选择具有活血化瘀以及清热利湿作用药物对患者施以保留灌肠治疗后,可以确保药物通过结肠以及直肠有效吸收,通过渗透等最终直至附近盆腔组织,对于局部表现出的气血运化积消加以有效促进,对于炎症吸收加以有效促进,并且通过局部给药表现出吸收效果好以及浓度高的特点。同时加以中药定向透药治疗,是通过独创的非对称中频电流产生电场,促进皮肤电阻下降,扩张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使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更深入,更有效地透过皮肤黏膜快速进入人体,作用于患部病灶,定向透药,具有消炎、消肿、镇痛、疏经通路、松解粘连、调节和改善局部循环的作用。
本次研究中,施以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同单纯施以西医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病情治疗总有效率(96.55%)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5.86%)比较,获得显著性提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10.34%)同对照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37.93%)比较,获得显著性降低(P<0.05),从而证明中西医结合疗法的应用,治疗安全性及用药疗效均可做出保证。
综上所述,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利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在施治期间,中西医结合疗法的顺利应用,可使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头晕头痛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在保证用药安全性下,显著优化慢性盆腔炎疾病疗效及预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