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技工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2017-07-10 01:10王健
科技风 2017年20期
关键词:电子商务专业技工院校教学改革

王健

DOI:10.19392/j.cnki.16717341.201720031

摘要: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当前互联网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越来越多人的生活方式。应用在技工院校的专业教学课堂上是一次跨越性的突破,彻底改变了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技工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实践经验,探讨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实践改革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技工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

早在2015年,我国国家领导人李克强总理就在工作报告中提到了“互联网+”的发展概念,于是在随后的发展工作中实现了拓展和外延[1]。这一环境是在现代化商业重组与创新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新环境,具体应用在职业教育领域,对职业教育水平的提升和教育环境的改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也成为了当下教育者深思的问题。

1 当前我国技工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的现状分析

1.1 人才培育方向不明确

在技工院校中,电子商务属于一个具备很强综合性的专业,涵盖的学习内容非常广,不但包括各种商务活动的专业知识,也包含了与当前信息社会相符的信息技术的应用知识。但由于技工学校学生普遍学习能力不强,入校进行专业选择以后对未来可能从事的工作不明晰,而学校的专业化管理一旦没有彻底摸透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趋势,必然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培训过程中也出现迷茫的情况,导致人才培育方向不明确,培养出来的学生甚至无法达到用人单位的标准。

1.2 技工学校专业师资力量薄弱

当前,我国很多技工院校在电子商务专业任教的教师对于电子商务课程的认知只是处于表层认识的程度,由于教师社会商业化的实践不多,而互联网商务技术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很多教师获取的互联网技术都是通过视频和不定期培训而获得,真正涉及到市场商业化模式的操作技术并不清晰[2]。再加上目前技工院校的整个教育体系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规划,而不同技校的专业教学模式不同,整体上还处于摸索的阶段,这就更难以全面提高专业师资力量的水平和能力。

1.3 课程体系的设置不科学

技工院校中开设的电子商务专业,在课程安排上大多为计算机专业课程,结合了一部分的商务管理内容。这两种内容的整合中,计算机操作学习更容易上手,但会占据较多的实践操作时间,而商务管理的理论课程则较为死板,学习应用过程非常枯燥,课程的结合度不高,课程体系设置不科学,就更难以让两种知识进行融合,学生无法通过扎实的商务管理理论基础与计算机结合进行操作,计算机技术掌握牢固的学生也未必能将其应用在商务管理工作中,这就导致学生的专业性大大降低[3]。

1.4 教学信息化手段欠缺

当前我国很多技工院校在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上都采用模拟教学的方式,通过引入软件程序教授学生上机操作,在不断模拟的情况下熟练商务管理的流程。但进入到实际操作中就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实际的市场商务管理环境要比学生训练的上机操作复杂得多,而学生学习应用的模拟软件也有着日新月异的特点,一旦更新不及时,那么就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要求,教学工作就会呈现滞后的情况。

2 互联网+背景下技工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措施研究

2.1 全力改革教学模式

在互联网技术入侵我国各个发展领域之时,教育领域的教学课堂上也出现了“微课”、“微视频”等微潮流产物,教师要根据时代潮流的发展趋势,将更多更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模式应用到教学课堂上,全面改革教学模式。比如微课的应用,也就是微型视频课堂,这一教学模式并不是简单应用于一次性的教学课堂中,而是要求教师根据电子商务专业内容的某一个知识点录制相关视频,再以简短精炼的内容整合成目的性强、目标明确的课程,这种教学模式更能让学生学习专注度提升,并且满足个性化的自我学习目标。再比如翻转教学,也属于颠倒式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课堂的教学顺序进行了互换,形成一种更助于学生进行探究的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我探索的欲望。这两种教学模式的应用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尤其是科技发展前沿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更是有着应用的必要性。

2.2 全力改革师资力量

技工院校应加强对电子商务专业教师的培训工作,拓宽培训路径与方式,同时也要大胆聘请企业中从事高级电子商务的人才,对其进行教育工作的指导和培训,要求教育人员都能获取一定的社会经验以后再将成果投放到学校的课堂上,并与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相衔接,让学生在学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社会的发展现状有更新的认识,缩短学校与社会的差距,也为避免日后学生跨入社会所产生的误差。

2.3 全力改革实践实训

电子商务专业应该成为日后技工院校内部重要的专业之一,那么学校就要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对这个专业教育工作进行投资与管理,结合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性强的特征,学校要拓宽学生的提升渠道,尤其是要注重社会实训基地的建设,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从更多的地方获取社会经验,完全跳脱出传统的模拟场景和模拟应用软件教学,将理论知识与社会经验相结合,将电子技术操作与社会市场的企业经营挂钩,同时强化学校与社会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在学生未毕业之际将其无条件送入企业中进行实习和锻炼,争取为当下技工院校电子商务的学生提供更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和学习能力。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互聯网+的社会背景下,技工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必须发展彻底的转变。实际的电子商务教学中,院校必须做到以学生的学习和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为中心,确保教学方法多样化和快捷化兼并,及时吸取当下最先进的教学模式,灵活应用计算机技术发挥微课教学、移动教学的优势,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同时拓宽教学渠道,积极创建适合学校专业学生学习成才的社会实训基地,加强校企合作,使学生的培养更贴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最后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让专业学生在锻炼进步后收益。

参考文献:

[1]周欢.“互联网+”时代下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探析[J].通讯世界,2016,1(20):9798.

[2]刘吉成,戴琼洁.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时代金融,2016,1(612):223224.

[3]高飞,张莹.关于财经院校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视界,2015,12(31):6668.

猜你喜欢
电子商务专业技工院校教学改革
我国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误区与发展思路
技工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探讨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