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义
(黒龙江巴彦建筑安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摘 要: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建筑工程管理逐渐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这是当代建筑设计过程中的重要选择,也是必然的选择。很多建筑在建设的过程中都采用了智能化的管理,因此本文重點对新时期发展过程中工程管理方法中所应用的智能化应用展开了进一步的论述,在新的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了一批新设备以及新产品等,这些都为建筑管理的智能化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帮助。希望在今后的建筑发展建设过程中,可以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管理方法;智能化;应用
在当前建筑行业不断发展与建设的过程中,相应的建筑消费理念也在发生着变化,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对建筑工程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寄予了厚望,所以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水平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在新时期的发展过程中,建筑工程管理在理论以及实践方面都应该呈现出崭新的变化,与城市的发展水平相一致,这样才能促进我国的发展建设。新型建筑材料的出现,要求我们采用更加环保与生态的方式,促进智能建筑的出现,这也就进一步凸显了现代城市建筑在管理方面的意义。因此本文重点对智能化的建筑工程管理方法问题展开了探讨,希望对今后的工作带来一定的帮助。
1 建筑工程管理智能化概述
建筑工程管理要想实现智能化的发展,首先就应该对其具体的内涵具有一定的了解,其主要体现在进度管理、质量管理以及环境管理三个方面。在进行进度管理的过程中,涉及了众多的专业,并且朝着最终的目标进行统一性管理,在智能化的工程管理中,应该随时对计划进度以及实际进度进行管理,这样可以随时对二者之间的差距进行控制,这样才能采用合适的方法将存在的偏差进行纠正,以便可以顺利的实施工程项目,在对项目进行进度管理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对进度进行控制。质量管理是一个动态化的管理过程,受到客观条件的影响会存在很大的变化,因此对于可能潜在的安全隐患一定要加以重视,这样才能将其遏制在萌芽的状态中。在具体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并且重视起工程实施的全过程。此外,环境管理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需要不断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降低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外界的环境因素对于工程工期以及成本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实施工程项目的过程中,应该重视起项目与环境之间的关联性,这样才能降低对项目造成的不利影响。
在新时期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突出体现了智能化的发展特点,其主要具有以下的特征。首先是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因此工程管理就存在了较大的风险,对建筑工程的智能化管理主要属于信息技术的范围之内,所以需要快速的更新知识,不断提高专业性,但是在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对智能化的建设过程以及模式等还有进一步的发展空间,所以建设智能化工程项目存在较大的风险,只有不断进行沟通以及协调,才能实现有效的管理。其次是在智能化工程中,主要是以软件的手段得以实现的,所以项目在设计以及实施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重叠,这样就会造成工程管理的难度增加。在智能化管理竞争的过程中,软件所具有的地位是核心的,相关工作者并不能对设计以及实施进行明确的划分,需要经常进行修改才能实现有效的管理,这样也会造成管理难度的加大。第三,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产品具有较快的更新速度,要想既满足技术优势又满足价格优势其实是十分困难的,要想实现二者之间的平衡,还需要采取一定的策略。
2 新时期建筑工程管理方法的智能化应用分析
2.1 施工管理智能化
在施工管理智能化的发展中,主要包含四部分内容,一是对安全责任体系的建立,对于施工队伍中应该具备专门的负责人,并且将其需要承担的责任确立下来,建立起安全方面的制度,并且加强安全方面的检查,以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二是在质量管理方面需要建立起相应的管理体系,对各个环节的质量加以有效的控制,分段进行施工,确保对不同系统施工内容的充分掌握,对于存在失误的情况应该采取严厉的措施起到警示性的作用。另外还应该重视对技术方面的培训工作。
2.2 信息管理智能化
一是强化了项目管理系统的数据中心的功能和权力,不同地理位置或物理地址的系统终端的数据信息都要保存在系统的数据中心,完成了对信息集中处理和统一管理的功能,为企业积累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培养企业和政府在工程建设管理方面的核心竞争能为提供了技术支撑平台。
二是加强了信息的集中存储和有效流动。PIP方式以项目为中心,改变传统的点对点信息沟通的项目信息处理流程,对项目信息进行集中和共享式的存储与管理,保证了数据信息的唯一性和完整性,提高了信息交流的稳定性、准确性和及时性,降低了信息交流的成本和风险,从而为真正实现项目信息全寿命周期的集成化、数字化、远程协同和虚拟管理提供了技术保证。
三是提高了信息的可获取性和可重用性。PIP方式提供多媒体和跨平台的数据链接和共享,使用项目管理门户作为项目信息获取的统一入口,项目信息的使用者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加方便地获取项目信息,从根本上提高项目各参与方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效益[3]。
2.3 建设管理智能化
2.3.1 前期策划阶段:首先要制定一个合理的任务书。应该由业主(投资方)提出需求设想框架。由工程咨询公司或设计单位根据建筑物的性质、规模、定位和客户的财力等因素,结合工程实践的经验,为业主(投资方)提供相应的建筑智能化方案。业主应组织专家进行需求方案的评估,最后形成智能化设计的任务书。
2.3.2 设计阶段:建筑工程方案设计必须根据业主提供的任务书,以需求分析为首要依据。在设计过程中,主体设计单位应对智能住宅建设系统的设计总体负责。“以客户需求为依据,按照实际需求进行集成”是一种务实的、正确的现代建筑设计技术思想,也即是:不能为技术而技术、盲目追求高科技,而应提倡“适宜技术”。
2.3.3 施工、安装、调试阶段:建筑工程的土建施工结束后,建筑系统的安装调试工作极为重要。有很多系统配置属于隐蔽工程,质量检验不能只在建成以后,而应往建造过程中贯穿质量保证体系。这就要求对施工队伍资质进行审查,要实行市场准入制度,要按照国际标准ISO质量认证体系去把关。
结束语
总的来说,建筑企业工程项目智能化管理不仅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和质量安全作保证。不仅有利于提高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传输效率,而且有利于项目参与方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同工作,有力的保障了建设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了工程建设和运营增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姚琦琦.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的应用分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3).
[2]马千里.建筑工程管理方法分析与智能化技术[J].安徽建筑,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