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酒店管理職业技术学院 山东 青岛 266100)
摘 要:本文介绍了商业银行的历史发展阶段、国内外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和零售业务差异、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出现的产品同质化和利率市场化,及本文最后我国商业银行的创新对策。
关键词:中间业务 产品同质化 利率市场化
一、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由中国人民银行“大一统”的银行体系。1969年9月甚至将中国人民银行并入财政部,成为财政部所属的二级机构。
改革开放后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年~1993年):起步阶段。
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纷纷恢复和建立,打破了只有中国银行一家独大的局面。中国人民银行只负责政策制定。确立二元银行体制。
第二阶段(1993年~1997年):建立国有商业改革阶段。
针对国有商业银行长期以来存在的负担过重问题,我国先后组建四人资产管理公公司,剥离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籍此,在监管当局的积极推动下,各商业银行纷纷强化本银行的风险管理。我国商业银行又向着更加规范化、商业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第五阶段(2004年~现在):以股份制改造为核心的综合改革阶段。
政府在2004年元月动用450亿美元外汇储备向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注资,并同时要求两家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2005年至2007年,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先后住香港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标志着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现代化改造的最新进展,上市融资已经成为国有商业银行的必然趋势。
二、我国商业银行出现的问题
(一)产品同质化
产品同质化就是产品在消费者选择购买过程中由于其功能性利益与竞争产品相同可以被竞争对手所替代,竞争对手就成为我们的替代性产品。我们的产品和竞争对手就形成了产品同质化。
在我国多元化商业银行组织体系中,各银行产品已出现了严重的同质化现象,严重阻碍了银行业务发展,难以实现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拿商业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为例,产品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一家银行刚刚开发出新产品,其他商业银行就立刻跟进,尽管名目互不雷同,但功能特点类似、投资收益相当。产品几乎都是证券、外汇、基金等投资产品的组合,种类少不说,而且没有体现银行自己特色的产品。因起初的目标客户同质化发展到创新同质化再到最后的结构同质化,同质化流程让客户看不到银行的创新。而在国外,银行会在很短的时间内针对客户的不同需要设计出一份非常个性化的理财计划,因为它们的理财产品种类非常多。
由于中国商业银行发展起步晚、金融环境跟不上经济发展等原因,产品创新的模仿程度很高,各家商业银行产品的同质化倾向严重,差异化明显不足,这是制约商业银行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度的加深、利率市场化的实现、以及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等,商业银行产品创新能力的高低将对商业银行的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
(二)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是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结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利率市场化是把双刃箭,既有风险又有好处,它可以促进银行走市场化的道路,加快改制,有利于金融体系的发展和健全,但也可能因银行风险管理不善造成系统性风险。
利率由中央银行间接进行调控。间接调控一般为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所普遍采用,其运行的基础是具有较强内部制约机制的自由企业制度,市场价格体系和市场利率形成机制。在市场利率下,利率由资金供求关系决定,商业银行可以自主决定所有利率水平,中央银行通过间接调控的方式影响全社会各种利率水平。中央银行利用基准利率来调控全社会各种利率,并由此来决定社会基础货币量。
对于金融企业来说,利率市场化可能产生多方面的风险,它对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制度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利率市场化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它一方面给商业银行间带来更为激烈的竞争,但另一方面它也为商业银行提供了重新配置资金、调整资本结构、重组资产的广阔天地。
三、对策
(一)面向市场和客户,进行策略创新。
“面向市场、 了解市场、融入市场、服务市场、开拓市场、占有市场”是推动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必经之路,抓住市场就是抓住业务经营的关键。商业银行应建立“一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的经营观念,树立优质服务观念和市场营销观念,把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以及市场不断发展的需求作为调整经营策略的依据和方向,是此案经营策略的创新。主要做好:①细分市场,分别制定经营策略;②创办“特色银行”,提供优质服务;③实行集约化经营,调高竞争力。
(二)不断拓宽服务领域,进行工具创新。
世界已进入知识爆炸和电子技术突飞猛进时代,商业银行要加大金融工具基础建设,包括金融工具产品硬件和软件的创新,不断拓宽服务领域,赢得金融市场的主动权。要求商业银行要高度重视信息技术等领域发生的变化,并依据这些变化及成果来推进其金融工具的创新。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商业银行还要大力发展衍生金融工具。根据我国股市发展时间较长、规模较大、投资者较多、相关法规制度比较健全的实际,可优先发展股权式金融衍生工具。当前商业银行的信用卡虽未广泛使用,但市场潜力很大。
参考文献:
[1]邓乐平,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回顾与展望(第六届),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9
[2]董涛,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2008
[3]尹继志,对稳步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探讨,南方金融2011
[4]王菁,我国商业银行的同质化表现,经济研究参考2009
作者简介:
徐凯(1981.01-),男,汉族,山东青岛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宏观经济学,金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