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科学阐释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与过去30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在经济新常态下,技术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使一线劳动者内涵发生深刻变化,迫切需要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向中高端发展。高职教育是以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主阵地,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是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关键。因此经济发展新常态对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提出了新的要求,深度拓展校企合作势在必行。
Abstract: The new normal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been explained by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in an important speech at the 2014 central economic work conference, and it means that China's economy has entered a new stage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rapid growth stage in the past 30 years. In China's new normal,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has change the connotation of front-line workers greatly, so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for talents trained by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ing to the high-e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the main position for high-level technical talents to serv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further deepening 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is the key to training highly skilled personnel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refore, China's new normal has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work-study combination", and it is imperative to develop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depth.
關键词: 经济新常态;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深度拓展
Key words: China's new normal;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depth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20-0224-02
1 当前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背景分析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做出了新的战略部署,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这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转型、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指明了方向。2016年10月22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6第48号文件,公布有关企业支持的产学合作,表明政府在努力为校企合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当前,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历史阶段,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逐渐放缓,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并正在实现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型,经济发展进入到“提质增效”“结构优化”的新时期。而高职教育是以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主阵地,必须服从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主动顺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提高服务以“中国制造2025”为代表的国家战略的能力。要实现“中国制造”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实现价值链与产业链的升级,迫切需要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向中高端发展。
2 当前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现状分析
在上述宏观政策的指引下,近年来,各职业院校都积极探索和开展各种形式的校企合作活动,如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成立“企业冠名班”、采用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等校企合作模式。实践证明,通过校企合作,使学生在提高职业技能的同时,还得到了有效的职业指导、就业信息和就业帮助,提高了学生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提高了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但是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要求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大量的、大规模的技术人才支撑。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仅仅是形式上的,深层次不够,还是处于初级阶段,总体上不理想。主要由于缺乏法律保障以及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尚未健全,没有很好地把握双方互动的利益平衡点和持续合作的激励点,直接影响了企业和高职院校开展全方位合作的动力,导致校企合作仅停留在浅层次上。调查发现有些学校“为了合作而合作”,有的甚至只签协议,无实质性合作,应付了事。合作仍以为学生提供企业实习为主,没有监督、没有制度制约,校企合作关系松散,合作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如何加大校企合作改革力度、加强校企合作的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下社会的需求已经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
3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校企合作深度拓展意义
①我国是当前全球经济领域第二大经济体,并且正在实现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转型。要完成“中国制造”到“精品制造”、“优质制造”的转型,实现价值链与产业链增值,就必须着力培养一大批中高端职业人才。在新经济常态下,高职教育实行校企合作深度拓展,可以培养更多的中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在人才教育中不断扩大职业技术教育的比重,切实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水平,充分发挥其创造潜力,为我国经济发展储备强大的后备力量。
②提高高职教育的办学效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真正实现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③有利于调动社会和企业资源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提高社会职教资源使用效率,实现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4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校企合作深度拓展解决思路
4.1 地方政府统筹规划,合理配置符合本地区经济发展要求的企业实训基地
各地方政府应当根据各地方区域经济突出重点和地方特色,统筹安排,合理配置符合本地区经济发展要求,有利于本地区人才培养的企业实训基地。充分发挥企业的设备、场地、技术优势和院校的人力资源优势,推动双方合作共建,加强资源整合,减少低层次重复投资,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
2016年10月22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6第48号文件,公布了有关企业支持的产学合作,表明政府在努力为校企合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4.2 加快发展校企合作办学,增强企业参与的主动性
现有的高职院校中公办高职院校的数量在我国高职院校中占有绝对优势。他们有些是直接经政府主管部门审批设立的,有的是几所中专院校合并形成的,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学校普遍存在着布局不合理、办学实力明显不足等现象,不能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在校企合作中一般处于被动地位。随着当前我国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没有与市场充分对接等现象日益突出,使得职业教育人才教育内容仍与市场需求相互脱节,毕业生就业难与生产技术行业“技工荒”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改善。
因此要加快职业院校办学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校企双方可以通过合资、参股、托管等形式共建办学体制,调整办学思路,基于互惠互利的原则不断扩大校企合作,推动我国办学体制的改革与创新。通过校企合作办学,与市场直接对接,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有效解决了企业与高校协同开展技术改革中存在的脱节现象。
4.3 加大合作项目拓展力度,开展校企项目合作多元化
紧贴区域经济需求,多元化开展校企合作项目。校企共建专业、共建实训基地,校企联合项目开发、课题研究,促进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企业参与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的制定;聘请企业技术人员直接参与课堂教学和实践指导,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校企合作开展技术咨询、员工培训,使校企双方经验共享,共同提高,最终实现互惠互利。
4.4 校企合作机制深度拓展,建立健全校企合作保障体制
在当前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国家应构建长效的统筹督导机制,建立健全校企合作保障机制等,使产教相融合成为可能。校企双方应制定职业院校与企业的管理人员互相兼职的薪酬实施方法,建立校企合作的互助互利机制,完善《校企合作管理办法》、《校企合作机构职责》、《校企合作章程》等系列校企合作制度与文件,明确各部门岗位职责,规范管理校企合作,建立长效运行机制。
4.5 建立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影响因素复杂,因此应建立校企合作绩效评价体系,诊断合作中哪些因素没有发挥有效作用、可能存在的问题,以便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促进校企合作成效的提升。
高职教育的本质使命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校企深度合作则是把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良性互动,实现校企“双赢”,促进社会发展。推进高职教育积极融入经济新常态,实现校企双方育人和用人理念進一步更新,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细化,校企合作运行方式进一步优化、外延进一步扩大、内涵进一步丰富、质量进一步提升,最终实现校企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培养的人才符合新时期社会的需求,促进和谐社会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志强.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04).
[2]和震.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问题与促进政策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3(01).
[3]蔺思涛.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就业形势的变化与政策创新[J].中州学刊,2015(02).
[4]鲍烨童.新常态下的企业发展路径[J].中关村,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