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鸣|为什么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

2017-07-10 16:26吴洪彬
音乐周报 2017年7期
关键词:多元智能音乐课语文课

吴洪彬

长期以来,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中小学音乐教师,那就是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曾经有调查数据显示,90%的孩子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且不管这个数据是否准确,如我一般使命感强的老师都在想:明明学生都是喜欢音乐的,怎么就把他们教得不喜欢音乐课了呢?接下来的结果肯定是:因为老师在音乐课上把学生兴趣搞没了,原本喜欢音乐的学生也不喜欢音乐了,罪过啊!

且莫自责,冷静下来想一想,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首先,照理说,学生喜欢音乐,自然就应该喜欢音乐课,但学生喜欢的“音乐”和音乐课上的“音乐”是不是同一个概念?回答是否定的。众所周知,学生所喜歡的大多是最新的通俗歌曲和最近热播的影视剧插曲,而教材编写有个时间差,收录的大多是经典老歌,无论是内容的时代性还是风格的流行性上,都难以跟上学生的欣赏趣味。笔者所担任的四六年级的音乐教材中,只有《四季歌》和《歌声与微笑》学生比较喜欢唱,但《歌声与微笑》的确有点老,其实不用放在教材中学生也会唱的。可见,学生不喜欢音乐课,主要责任不在音乐老师,准确的说法是学生不喜欢课本中的音乐。

其次,其它学科怎么没有类似的调查?譬如说,你喜欢文学吗?大多数学生会选择喜欢。你喜欢语文课吗?可能大多数学生也说不喜欢,或者因为害怕语文老师而不敢说不喜欢。我相信,绝大多数人爱看的言情小说、通俗文学跟语文课没什么关系。可能只有少数学科会得到双赢的结果,比如体育、信息、科学课,这几门是完全可以与当下生活接轨的。当然有教师把《中国好声音》等在课堂上播放并得到学生的欢迎,但这种抛弃教材的做法并不可取。现在有个大语文观,把语文当作一种大文化来传承,因此也就十分自信,并不屑于做这样的调查。其实,音乐也完全有必要甩掉自卑心理,把音乐当作文化来传授,不能为了得到喜欢而一味迎合。

最后,不喜欢音乐课是不是一种正常现象?我的回答是:是的。岂止不喜欢音乐课,不喜欢音乐的也是大有人在。我有一个学生,在学校管乐团吹单簧管,照理说是喜欢音乐的,但课本上的所有歌曲他都说难听,并不是他的审美品位特高,而是他其实根本没有音乐的耳朵,这样的学生不在少数。那种喜欢所有的音乐,一听到音乐感情就能产生共鸣的人还是极少的,有研究者得到的数据是2%,一个2千人的学校,潜在的音乐人才不过40人,他们是肯定无保留地喜欢音乐课的,其他人都是有选择地喜欢,不合他的口味,他就不喜欢,靠教学方法也很难改变。

我们一般会用多元智能理论来说服自己,学生应该是有音乐潜能的,这恰恰是个误区。有一种对多元智能的解释,就是人的智能具有类型的区别性特征,不可能通过共同的教育使全班学生喜欢上同一事物。既然是多元智能,有学生在数理逻辑、语言表述上有所欠缺,就有学生在音乐思维、情感表现上先天不足。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爱好指向会越来越窄,幼儿什么都喜欢,小学高年级就开始有所选择,成人只对自己的专业有研究,兴趣爱好广泛的全才凤毛麟角,这是客观规律。

猜你喜欢
多元智能音乐课语文课
喜欢的课
语文课文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在学校的应用
上音乐课能帮学生提高学业表现
中学英语教学中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最快乐的一堂语文课
众生相
今天的“音乐课”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Classroom Teaching
语文课代表的病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