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东霞++张国良
2016年:(山东临沂卷)“他(她 它)让我感动”、(四川南充卷)“从生活中学会”、(四川遂宁卷)“ 让我更 ”、(江苏泰州卷)“学着这样做”、(湖北十堰卷)“ 的光芒”。
2015年:(广东佛山卷)“我真幸运能够成为您的 ”、(广东梅州卷)“益友”、(贵州六盘水卷)“我最欣赏的一个人”、(贵州黔南州卷)“我学会了
”、(湖北孝感卷)“材料作文:学生给老师撑伞”。
2014年:(天津卷)“我心灵的甘露”、(吉林卷)“材料作文:叶嘉莹站在那里就是一首诗”(河南卷)“你是我的太阳”、(广西柳州卷)“一句话的力量”、(湖北黄冈卷)“成长的路上,有你真好”。
纵观近几年中考作文考题,命题者几乎都在学生的理想信念、心灵品质、学习成长、榜样感召上来寻找作文的话题,以此来引领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学会做人,并形成基本的语文素养。我们发现,关于“榜样伴我行”主题的作文命题不少,一个原因是,榜样,他们是一个时代的骄傲,是一个民族的杰出灵魂,是一种文明进步的动力。他们在自己的领域里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守护自己的理想;他们如一面旗帜,指引人们前进的方向。榜样的感召一方面感染人积极向上,另一方面能激发人的创造力和动力。既然中考命题者会将眼光投向那些具有时代感召力的人物,我们写作时就应该注重选取这些人物的闪光点或者记录他们的经历,给人以新意和启发。例如:2016年辽宁丹东有位考生写《路上洒满阳光》,作者放弃写“亲人关爱之路”,把贊美的目光投向一名导游——出身贫穷山区,经历坎坷的大学毕业生小李。体质羸弱的“我”去黄山旅游,途中呕吐、跌倒,小李将我作为“重点对象”处处关心照料,我不安、感激……小李介绍景点时还不时插入生活感悟、人生哲理,既风趣又传播正能量。恋恋不舍地分手时,“我”与小李互通了微信……作文结尾写道:“小李‘导景点之‘游,送感人之暖,引人生之路。黄山之路洒满阳光,她把阳光注入我的心田。景点之美可以淡忘,常人真情永驻!”是啊,这种表现在陌路上、邂逅间的真情,定然鲜活动人,令人耳目一新。
第一、审题确定写作目的和对象。以下分几种情况来说明怎样确定写作的目的和对象。
如果考生要写的榜样是人物,就需要结合自己的所见所感,搜寻记忆中的榜样对象的有关事例。同伴、师长、父母、姐弟、兄妹,有感人之处的事例,写进文中,一定会在真情实感上胜出一筹,有道是“未成曲调先有情”。这就需要考生分享人生阅历,讲述故事,抒发感情。进而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对人物的情怀。比如我们都熟悉的《藤野先生》这篇课文,写师长,能抓住与藤野先生相处的几件事来表现先生的关心学生,严谨治学,毫无民族偏见的优秀品质。写家庭生活中的亲人,如邹韬奋的《我的母亲》,能够抓取有关母亲的几个片段,组合起来表现母亲慈爱,循循善诱,爱儿心切的形象。
若考生搜寻到的素材是与读者分享阅读中有关榜样人物的感召,这就需要考生能够在详细写出此书中的情节,感人的细节,人物的言行,来表达对自己的影响。比如,读《一面》,读《有的人》,读《藤野先生》,我们都对鲁迅先生的高尚品质而深深敬仰,可以此为素材进行写作。
再次,也可以由物及人,写美丽的大自然的万物给我们的思考和启示。比如一株藤萝教会“我”生命的河流永无止境;黄土高原的白杨树教会“我”要具有坚强不屈民族精神;翱翔在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大海上的海燕带给我们搏击暴风雨的豪情……由写眼前之景由物及人,也实属榜样的带动。
第二、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确定了写哪个人或者哪件事,就要选取自己最善于驾驭的文体。比如我们如果将写作对象确定为人,就要对语言,行动,神态等进行描写,抓取素材,突出人物形象特点。这一定是记叙文了。如果选取的是某一物,就确定是要写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了,应该描摹事物,并展开联想,由物及人,最后明“志”抒情,表达人生感悟。
比如《他让我感动》,比如说是一位老师,就要写关于这位老师关心学生,善于鼓励,钻研教法,上课认真等。以记叙为主,兼以抒情议论。比如写《它让我感动》,如果“它”是一株菊花,就要写菊花的外形,虽遭遇风霜仍傲然绽放,然后结合自己的经历,写自己在生活中遭遇挫折坎坷时由消极到积极面对的转变。另外,也可以根据需要,选取议论文,书信体,或者演讲稿等文体来收到让阅卷者耳目一新的效果,争取获得更高的分数。
第三、写作的内容要表达真情实感,体现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一篇好的作文离不开健康积极的主题。全国各省市的中考作文评分标准,都把思想健康放在了首位。生活中有正能量也有负能量,作文中要表现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写出主人公心向阳光,走近美好,切不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更不可剑走偏锋,张扬怪僻。比如“给老师撑伞”的这个材料作文,我们觉得给老师撑伞应该是师生关系融洽,尊师爱生,师生真挚情谊的体验,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这位撑伞的同学善良、乐于助人的好品质也从侧面反映了老师的和蔼可亲。如果我们像材料中的“吃瓜群众”一样,说什么“现在的老师啊,缺乏对学生起码的关爱,师德不存啊”“现在的学生,小小年纪就知道拍马屁!”这些观点都是不健康的,扭曲的。走近榜样,追随榜样,感受他们高尚的心怀,感受他们永恒的精神感召力。能重塑崭新的自我,意志变得更坚强,精神变得更激昂,思维变得更敏锐,信心更饱满,步伐更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