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审题三步走

2017-07-10 11:27张悦群王浩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17年1期

张悦群 王浩

一、课堂导入

师:议论文写作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今天我们从审题开始,后面还有立意。审题和立意不能纠缠,它们是两回事。审题是读别人的文章或者材料,理解其中的意思;立意是自己写文章,表达自己的观点。下面是2016年全国卷Ⅲ作文题,现在大家进行审题,然后说说看,把这则材料表达的意思告诉我。

二、审题前测

(屏显)

(2016年全国卷Ⅲ)经历几年试验,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发出一种新式花茶并获得专利。可是批量生产不久,大量假冒伪劣商品就充斥市场。小羽意识到,与其眼看着刚兴起的产业这么快就走向衰败,不如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于是,她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还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由当地有关部分发布推行。这些努力逐渐见效,新式花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小羽则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

师:这段话是不是外文?

生:不是。

师:是不是文言文?

生:不是。

师:文字上有没有障碍,相当于高中课文还是小学课文?

生:小学课文。

师:小學课文我们能读懂吗?它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生:我觉得这个材料突出了两个字——“创新”,可以就创新来展开论证。

生:我觉得这个材料在写“分享”,小羽把自己的创新成果分享给其他人,让更多人得到收益,不光是为了自己。

生:我觉得这里面有一个“规则”的问题。没有规则的时候,大量的伪劣商品就充斥市场,后来小羽带头拟定了地方规则之后,市场就变得井井有条了,这就体现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生:我认为这个材料还能写“舍得”。如果小羽不舍得把自己的工艺流程公之于众,她也不会得到最后的成功。

三、目标呈现

师:就几位同学关于审题的发言来看,好像还是外行,意旨都抓得不准。还有位同学说“还能写……”这是立意的事。尽管从高一到高二,我们写过很多篇议论文,但同学们还不会审题。现在开始,我教你们审题,达到什么标准呢?大家齐读一遍。

(屏显)

学习结果:通读整体材料,找出结尾部分中的关键词句,概括出“材料意旨”,拓展出“一般常理”;正确率从二、三成达到七成。

师:这里面说的是二、三成,其实你们只有一成正确率,估计是因为今天紧张了一点。今天用老师教的方法,让你们的学习结果从一成上升到七成以上。第一步,寻找材料整体意思的代码;第二步,概括材料意旨;第三步,拓展一般常理。这就是审题三步,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例子。

四、初学审题

师:来继续看一道高考真题,大家审题并朗读。

(屏显)

(2015年山东卷)乡间有谚语:“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意思是丝瓜的藤蔓与肉豆的茎须一旦纠缠在一起,是很难分辨的。有个小孩想分辨两者的不同,结果把自家庭院里丝瓜和肉豆的那些纠结错综的茎叶都扯断了。

父亲看了好笑,就说:“种它们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分辨的呀!你只要照顾它们长大,摘下瓜和豆来吃就好了。”

师:在通读的基础上,我们大体懂得这个相当于小学课文的材料的意思了。就是小孩子区分丝瓜藤蔓与肉豆茎须这件事,父亲告诉他,不需要这么做那么,对于该文题我们要到一下三步。

第一步,寻找代替整体意旨的代码。因为文字多了,容易影响与遮蔽自己的思考,就要寻找代替材料意旨的代码。代码在什么地方找,是在开头还是在中间?其实应该在结尾找。因为文章、文段的意旨基本都沉淀在最后,这种结尾我们称之为“结尾重心”,或者叫“尾重心”。“父亲看了好笑,就说:‘种它们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分辨的呀!你只要照顾它们长大,摘下瓜和豆来吃就好了。”据此,我们可以用“不是用来分辨的”做代码。代码是自由的、个性的,没有统一答案,但是有个要求,这个代码在我们的大脑中可以代替这个材料的基本意思。可以用“是用来吃的”正面表述,当然用“只要”“不是……而是”“就好了”也行。只要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提到代码能想到材料的基本意思就行。

第二步,根据代码概括材料意旨。这个材料的基本意思是,不要分开瓜藤与豆须,不要多事。因为种丝瓜与肉豆是用来吃的,目的很明确,指向很清楚。

第三步,根据材料意旨,拓展一般常理。这段材料作文该如何理解?也不能只停留在不要多事地分开瓜藤与豆须上面,如果我们只了解这个意思就太浅了。它必然要传递出一个普遍的道理,即一般常理。这个一般常理需要通过材料意旨抽象出来、拓展出来。或者说,根据材料意思,我们会发现很多事情不应该这样,而应该那样。大家说说看?

生:很多事情都不应该只注重它的表面,而应该注重它的内涵。

师:不错,往前走了一步,但这个表象太笼统。哪位会再走一步?

生:就是要把握首要矛盾,不要在细微的事情上纠缠。

师:是的。做任何事情都有任务与指向,不要被其他次要内容所干扰,不要被其他枝节问题所纠缠。如果我们通过剖析这一道题就能学会运用“三步审题法”进行材料作文的审题,那就是天才、神童了。只有进行多道作文题的训练,才能在大脑中枢留下痕迹。下面继续。

五、初试审题

师:这是2015年湖北卷的高考题,大家看一下。

(屏显)

(2015年湖北卷)泉水在地下蓄积,一旦有机会,它便骄傲地涌出地面,成为众人瞩目的喷泉,继而汇成溪流,奔向远方。但人们对地下的泉水鲜有关注,其实,正是因为有地下那些默默不语的泉水的不断聚集,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停喷涌。

(生默读)

师:哪位同学可以说说自己的代码?

生:要积累。

师:是吗?

生:要看清事物的本质。

师:范围太大。你思考的方向没有错,但要临近的大,不要遥远的大,因为认识所有的事物都是要看其本质。

生:厚积才能薄发。

生:量变与质量。

师;踊跃发言是好的,但你们说的不是代码,而是一下子就跳到一般常理上来了。我们初学审题,要一步步来。第一步寻找代码。

生:不断聚集。

生:默默不语。

师:然后进行第二步审题工作。这则材料的基本意思是什么?

生:泉水的喷涌全在于泉水在地下不断聚集。

生:泉水的喷涌全在于泉水在地下默默不语地聚焦。

师:两位所概括的材料的基本意思,我们暂时不评价,先来说说在审题第三步工作中的两个常理。大凡成功都得有个什么样的过程?

生:有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

生:都有一个默默无闻的积累过程。

师:这两个常理有差别,谁仲裁一下,哪个好?

生:第二个同学的更好。

生:是的。默默无闻的积累多了一个状语,更贴近这个材料。

师:是的,不仅积累,还要默默地积累。这与非默默地积累不一样,默默地积累还存在一个寂寞的心境,只有耐得住“江湖夜雨十年灯”一般的孤独与艰苦,才会有后来“泉水”“不断喷涌”式的成功情景。顺便问一下,是不是我们在考场中必须按照材料拓展出来的意旨立意?

生:是。

师:你们太相信我了。材料拓展出来的常理拿来作为作文的立意,当然可以,但不是必须的。这是我们下一课要说的。很多作文可以运用审题的结果和材料拓展出来的意旨进行立意,但只是一种立意思路,还有其他立意思路。继续研究审题,找出代码。

(屏显)

据研究,美国空军战斗机失误频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驾驶舱是按照飞行员身体特征的平均值设计的。可飞行员不是按平均值生长的,当他们必须在少于半秒钟内做出判断和行动时,平均值系统和操作员之间的矛盾就容易导致一系列事故。后来,美国空军要求制造商改变设计,让座舱能随飞行员的个体特征做局部调整,让系统适应个人。此后战斗机事故率降低,作戰水平也得到了提升。

生:此后战斗机事故率降低,作战水平也得到了提升。

师:这个句子里有个“此”,“此”是个代词,不能表示意思,它所指代的要到前面去找。到前面找什么呢?

生:系统适应个人。

生:局部调整。

师:飞机局部调整结构,适应驾驶员。曾经有个考生写了一篇作文,叫“山不过来,我就过去”,和这个材料一样吗?

生:不一样。因为“山不过来,我就过去”讲的是看待事情角度的变化,而这个“做局部调整,让系统适应个人”相当于在系统内部做调整,使它发挥更好的作用。

生:我也觉得不一样,但是我和他理解不大一样,我觉得“山不过来,我就过去”是个人改变了,而山不变。

师:讲得很好,看得出你懂了,但是没说好。

生:我和他们都不一样,我觉得有相似的地方,都是调整能改变的,去适应不能改变的。

师:不错,“山不过来,我就过去”是个人适应环境;调整局部结构适应驾驶员,是环境适应个人,更代表市场需求,突出个人。

六、再试审题

师:我们把审题工作的“三步”总结一下吧。谁试试?

生:第一步,寻找代码。

生:第二步,概括意旨。

生:第二步,拓展常理。

师:再完成下面一道材料作文题的审题工作吧。

(屏显)

为了丰富中小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同学们领略科技的魅力,过一把尖端科技的瘾,中科院某研究所推出了公众开放日系列科普活动。活动期间,科研人员特地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实验,让同学们亲手操作扫描式电子显微镜,观察蝴蝶的翅膀。

通过这台可以看清纳米尺度物体三维结构的显微镜,同学们惊奇地发现:原本色彩斑斓的蝴蝶翅膀竟然失去了色彩,显现出奇妙的凹凸不平的结构。

原来,蝴蝶的翅膀本是无色的,只是因为具有特殊的微观结构,才会在光线的照射下呈现出缤纷的色彩……

(生默读)

师:各位按照刚学的三步,找“代码”、概括“材料意旨”、拓展“一般常理”吧。

生:老师,我们不按“三步”说可以吗?

师:可以。快速思维时,把“三步”结合起来,可以前后补充;具体分析时,可以一步步推导。

生:要借助外在条件。蝴蝶翅膀本身是无色的,在光线的照射下才能呈现出缤纷的色彩。

生:不要被表象迷惑。蝴蝶的翅膀本是无色的,而这是要通过观察研究才能发现的真相。

生:蝴蝶的翅膀有特殊结构,才会在光线的照射下呈现出缤纷的色彩……

生:我觉得可以写眼见不一定为实。

师:我们所需要的代码在什么地方?

生:“因为具有特殊的微观结构,才会在光线的照射下呈现出缤纷的色彩。”

师:好,就用这个句子当代码。那么材料意旨是什么?

(生沉默)

师:庄子写宰牛专家,到了关键的时候,动作要慢,“视为止,行为迟”。现在审题有点困难了,我们也要慢下来细心分析。原来本是无色的,只是因为具有那个结构,所以才会有那种色彩,这个“因为……所以……”是什么复句?

生:因果复句。

师:对。“因为”怎样,“所以”怎样,“所以”是强调,不要看到“所以”就是条件复句。因果复句、条件复句、假设复句,在表达的时候强调前面还是强调后面?

生:前面。

师:聪明。大家看,蝴蝶的翅膀因为具有特殊的微观结构,才会在光线的照射下呈现出缤纷的色彩。我们不搞科研,也不是上生物课,而是要拓展到一般常理上来,这常理是什么呢?

生:我觉得是感性的外表下是理性。

师:太大了,太笼统了。跟刚才两位同学的思维一样,所有事情都要透过表象看本质。这些都太共性化了,现在要具体,要个性化。

生:平常的事物经过特殊处理,也会有新的特点。

师:基本靠近了。去年我们学校考得好,学校教学管理和师生合作就是特殊的“微观结构”,特殊的结构造成了它超常的能量。其他学校考得不如我们,它也有特殊的“微观结构”。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团队,出色与辉煌的核心在于它特殊的“微观结构”。这则材料强调的是内在结构的优化与强大,这就是2015年安徽高考题带给每一个人的震撼:任何一个事物都要“优化内部结构”。

七、快速审题

师:下面三道作文题,你们加快审题速度,快速在教材中找出自己理解的代码,快速概括材料意旨,快速拓展一般常理。

(屏显)

一个孩子每天往前走,他看见的是什么,那么它就会成为他的一部分。

(生默读)

师:代码在哪里?前面还是后面?

生:前面。

师:哪个句子?

生:“他看见的是什么。”

师:为什么?这是一个条件复句,条件复句代码在前面。“他看见的是什么”很重要,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接触到并可以影响到他的对象更重要,这是材料的基本意思。读下则材料,着重看看最后一句。

(屏显)

面对“我读过很多书,但后来大部分都被我忘记了,那阅读的意义是什么?”的疑问,我听过一个较为巧妙的回答: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我吃过很多的食物,现在已经记不起来吃过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我的骨头和肉。阅读对思想的改变也是如此。

生:阅读对思想的改变也是如此。

师:代码是什么?

生:如此。

师:“如此”很笼统,“如此“是什么?以前读过、学过课文都记不得了,它们已经长成了我们的“骨头和肉”,消化在我们的知识系统里了。你们高中语文老师给你们上过很多课,你们忘光了,是语文老师没有教你们?不,它们融化在你的语文修养之中了,所以它強调了这一点。再看一个。

(屏显)

有一棵大树,枝繁叶茂,浓荫匝地,是飞禽、走兽们喜爱的憩息场所。飞禽、走兽们经常讲它们旅行的见闻。大树听了,请飞禽带自己去旅行,飞禽说大树没有翅膀,拒绝了;请走兽帮助,走兽说大树没有腿,也拒绝了。大树决定自己想办法,它结出甜美的果实,果实中包着种子。飞禽、走兽们吃了果实,大树的种子就这样传播到世界各地。

生:大树的种子就这样传播到世界各地。代词“这样”做代码。

师:“这样”是什么?

生:大树要去旅游,它们不带它,大树决定自己想办法,想办法结果实,给它们吃,从而巧妙地跟它们出去了,旅游实现了。

师:结果子,去旅游,通过代码,我们了解了大树的智慧,但生活当中的常理是什么呢?

生:我们每个人,每个学校,每个集体,都要学会借助他人的力量,单纯借力还不准确,还要想出具体方法,动脑筋来借力,机智地借力。借助力量要讲究智慧,讲究方法。

八、变式审题

(屏显)

(2016年全国I卷高考作文题)

生:它不是文字,如何找代码?

师:代码也“沉淀”在图中。

生:第二次考试后的二人境遇。

生:成绩虽然好,如有后退便会被惩罚;成绩虽然差,如有提高就能得到嘉奖。

师:概括得好!这常理是什么呢?

生:我认为这个道理应该是,任何个人、企业、单位只要有进步就要受到嘉奖,只要进步就行了。

师:中国足球和巴西足球不一样,中国足球只要在亚洲出线就应该嘉奖,因为我们出线很艰难;巴西足球在世界上是数一数二的,在南美出线,不需要嘉奖,只要拿不到冠亚军就要被惩罚。一如捐款,百万富翁跟工薪阶层捐款能不能一个标准?不能,所以这个道理拓展成常理,就是基础决定标准。条件好、基础好,如果有停滞或者倒退的表现,大家对它的评价就是贬斥的;基础不好、底子薄,如果它有提高的表现,那是要嘉奖,要认同,要表扬,要弘扬的。

九、审题后测

师:我们回过头来看第一则材料作文题。第一步,找代码。

生:“这些努力逐渐见效,新式花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小羽则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

师:代码太长,如果用一个分句,在前面还是后面?

生:前面。

师:前到哪里?是到“不断创新”,还是到“规模越来越大”,或者“这些努力逐渐见效”?

生:“这些努力逐渐见效。”

师:还嫌多。

生:“这些努力”。

师:好。代词在后面特别重要,因为可以抓住代词找前面的内容。“这些”是什么呢?

生:带领大家把市场做规范,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牵头拟定标准。

师:再浓缩一下。

生:带领大家把市场做规范。

师:一般常理呢?

生:创新得讲究规范,有一则作文是《规范的田野方能盛开创新的花朵》。

十、课堂小结

师:最后检测证明大家是否已经知道了“审题三步”,有哪三步?

生:寻找代码,陈述意旨,拓展常理。

师:找代码要注意两点,一在什么部位找,二在什么条件下找。

生:在结尾找,在通读材料的条件下找。

师:概括材料意旨要注意两个技术,一是复句如何确定重点,二是代词如何寻找意旨。

生:复句,注意因果、条件、假设复句的前面一个条件;代词,从上文中寻找相应内容,概括材料意旨。

师:现在我们看教学目标,即学习结果。课后完成六题作业,预测是几成正确。加上大家作業批改后,下次课上的评讲及其重新训练,预测是七成正确。少数优秀同学可以九成正确,一般同学可以八成正确。好了,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生:老师再见!

(张悦群 江苏省宿迁中学老校区;223800)

高中语文教学中,“材料作文审题”一直是作文教学的难点。如果从思维方法的角度来看,审题时所用的是发散思维,考生阅读完作文材料后,所引发的感悟或联想往往是多角度、多侧面的,是呈浮想联翩状,甚至是精骛八极,思接千载,往往与命题教师的预想大相径庭,而这节课恰好解决了学生的问题和教师的困惑。在折服之余,冒昧评点一二。

一、学习结果作用显著

教师一般要在上课之初展示自己的教学目标,因为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之魂。之所以称之为“魂”,是因为好的教学目标能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而张老师的这节课却藏匿了教学目标,用另外一个词语——“学习结果”取代了“教学目标”。

这个“学习结果”定位为“通读整体材料,找出结尾部分中的关键词句,概括出‘材料意旨,拓展出‘一般常理;正确率从二、三成达到七成。”“学习结果”分为前后两个层次,前一层次一如既往地保持了张老师的常规“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的特点,当然这个特点绝非张老师课堂所独有;而后一层次的“正确率从二、三成达到七成”,可能就是独树一帜了。之所以言此,是因为作文审题是一项复杂的思维活动,它和阅读教学一样,达成的目标往往都停留在虚空的无法掌控的层面,而本课的目标第一次用“量化”的方式展现,用“学习结果”来定义,实为创举。因为“量化”的目标最能激起学生内在动力与参与热情。授课过程中,学生或者群情激昂,或者静默沉思,这种非表演的、原生态的课堂才是我们所追求的。而且“七成”这一“结果”的制定也比较切近学生实际,因为任何课堂都无法解决所有材料作文的审题问题。布卢姆曾言,任何的“教学结果”都是要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新的情境,能够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授课结束,回视这个“量化”的“七成”目标,竟然达成得相当精准,应该说,这个结果与教学目标的“可操作”“切实际”特别是“可量化”所产生的引领作用有很大关系。

从“教学目标”到“学习结果”,看似是一个词语的变换,实则蕴含了无穷的智慧。“教学目标”更多表现为一种追求,和英语课不同,高中语文课是以深度研究语言文学为目的,特别是作文课,其教学目标大都是抽象的,浮在空中的,所以语文课会给人一种玄虚的感觉。而“学习结果”却不同,它更多地表现为一节课最终要达成并且一定要取得的结果。“学习结果”对学生心理的暗示,对学生潜能的激发要远远超越“教学目标”。

“学习结果”的使用,是张老师智慧而又自信的展现,其教学引领作用也得到了最大程度地发挥。

二、教学过程流畅合理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本课教者把它分为“寻找代码”“概括意旨”“拓展常理”三步,这三步综合了作文内容与学生心理,因而建构成可操作的教学程序。

这个教学程序分为10个小步骤,符合材料作文审题教学的规律。

在“课堂导入”之后,没有直接进入审题学习,而进入“审题前测”,意在观察学生“会”与“不会”的审题现状,为本课教学任务的确定提供依据。“目标呈现”,是建立在了解学生审题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从二、三成正确提高到七成正确”的标尺。为什么把目标定得这么具体?因为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学习结果的预期,这个预期如果不具体,就不具备可操作性与可检测性,也会影响到后继教学的纠正工作。

“初学审题”才真正开始进入“三步审题”的教学工作。这个步骤基本属于“有意义的言语讲授”,不是“发现法教学”。对难度较大的教学内容,选择前者是正确的,因为后者要花费较高的教学成本,而且以前使用不同样式的“发现法”教学的效果一直都不明显。尤其是对于高三材料作文的审题,不少名师采用“发现法”教学多次,也没有“发现”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来。“初试审题”是对前面三步审题之学的实践,语文学习不能只“学”不“习”,所谓“习”就是训练,所以这一步骤是非常重要的。“再试审题”体现“学”后之“习”——训练的反复性,一如小鸟反复试飞,不能只飞一次即停。“快速审题”不仅是“学”后训练反复性的体现,而且意在达到自动化操作的程度。审题如果只是停留在同一种样式上反复训练,哪怕到自动化程度,也难以达到学习的高境界,而“变式审题”则通过漫画审题这变式训练进一步加深了审题的理解。“审题后测”既为“课堂小结”服务,又照应开始学生不能解决问题的学习,让学生在课上感受到“即时见效”的快乐。

最后布置作业,强调“下次课上的评讲及其重新训练”,从课内教学走向课后练习,再回到课内评讲“补课”,是“温故而知新”这一教学原则的体现,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样的教学过程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只有这样流畅而合理的教学过程才能保证教学效果的高效。

三、选用素材指向明确

教者遴选了众多审题训练素材,并多以高考试题为主,具有实战意义。更重要的是,教者为了突出并落实本课最重要的教学环节“寻找代码”,非常注重审题素材的指向性。

按照教学设计,这个代码一般分为三类:一是复句类,二是代词类,三是比喻类。为了阐明复句在审题中往往会成为“代码”这一现象,教者连续选用了“你只要照顾它们长大,摘下瓜和豆来吃就好了”“因为蝴蝶的翅膀具有特殊的微观结构,所以才会在光线的照射下呈现出缤纷的色彩”“他看见的是什么,那么它就会成为他的一部分”三个复句,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沉淀在文段末尾的条件、因果、假设复句,其前面的分句经常作为“代码”。为了阐明“代词”在审题中成为“代码”这一规律,教者先后选择了三则在文段末尾含有代词的素材,进而抓住“此后战斗机事故率降低,作战水平也得到了提升”“阅读对思想的改变也是如此”“大树的种子就这样传播到世界各地”三个句子,分析其中三个代词“此后”“如此”“这样”,通过把握其指代含义来解码,从而把握整个文段的意旨,审题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这种层次井然、指向明确的选材示范性很强,便于学生领会并学以致用。

四、审题训练强度超常

课堂训练强度不合理也是大多数教师一直以来面临的问题。

常规的材料作文审题课,一般情况会选用一个示范材料,继之两三个训练素材,而本课共选择九则审题素材,从“前测”到“初学”,再从“初试”到“再试”,最后从“快试”到“后测”,层层推进。一节课的时间,这么多的训练素材,能完美地驾驭,的确是教者高屋建瓴的表现。如此大的训练强度能顺利落实,是基于训练方向要专一精准这一教学思想。本节课为材料作文的审题课,教者绝不言立意,目的是教会学生“寻找代码”。教者也尽量不在“概括意旨”“拓展常理”上过于纠缠,基本上是点到为止,这样才能落实超强的训练力度,从而保证了极佳的教学效果。

这是一节极具示范意义和可操作性的新材料作文审题课,它有效解决了以往新材料作文审题教学中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未能有效解决审题偏离的实际问题。它必将对我们以后的作文教学甚至阅读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再次向教者致以敬意!

(王浩 江苏省徐州市第三中学;2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