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浙江金华一考生
一张张揉碎的宣纸散布于书房,一旁的马友友的古典大提琴也愈显沉重,几个月来,我一直找不到一种方向……
这或许是我学习书法这么长久以来遇到的最大瓶颈。临摹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将近四个月,从起初的结构相似,笔画的侧转相似,直至最后的游丝也达到深似程度。但老师总说缺少些什么。我就不停地练习,然后揉碎一张张载满希望的宣纸。颜真卿之所以能如此泼墨是因为他当时的心情。并且我始终认为,书法的最高境界并不在于是否相似,而就是超越并自创一种风格,如今我却被困在颜真卿的笔法框架之中,找不到方向。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有幸来到了上海市博物馆,欣賞了米芾的《多景楼记》,在千万幅作品中,我唯独倾心于它,当之无愧的“刷字”,侧锋转笔间流露出一种抑扬顿挫的韵调,起笔很重,不受束缚,中间随意略轻,尽显豪放。在看似隔断又意味相连的数十字之间,我竟体会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明朗。从那一刻开始,我似乎抛开了颜真卿的拘泥,从“刷字”中深深受到触发。更为可贵的是,米芾也是在临摹遍百家的书法后,才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的。
当我重新提起笔的一刻,墨汁竟在宣纸上行云流水般地散开了,虽然还有原先的影子,但心态却发生了大变化,我追寻到了练习书法的方向。或许,人生的其他努力也是如此,在繁忙的复习阶段,我总把自己困于厚厚的资料之中,反倒让自己机械麻木了,对于知识的领悟不是明澈的,而是混沌的。有时,我不想结果,不给自己制造紧张感,以轻松的心态复习,反倒收获很大。所以说,对于人生的各种事情,我们更该放开内心的紧张和强求,去体味不同的风景,从而收获最本质的本真。或许换了角度思考,就会有柳暗花明之感。
我将一张张揉碎的宣纸铺平,沉心欣赏古典大提琴声,从那一刻开始,我体味到一种练习书法的方向,一种生活的方向,正如梁实秋所说:“一切绚烂之极又归于平淡了。”
点评
关注自我,关注自我的成长经历。在青春的行程中我们总有对学习的认识,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莽撞不服?还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生命的历程就是这样一山一水看过来,一个瞬间的转变,一个时刻的重新开始,都是我们青春成长中的永恒记忆。
考生将自己“从艺”的经历写得起伏有致,所有的情思默化其中,直到那一刻的顿悟,豁然开朗——读来令我们信服。考生收获的不仅是艺术的感悟,更是对人生的理解。形而下的“困境体验”渐变为形而上的哲思,“从那一刻开始,我体味到一种练习书法的方向,一种生活的方向,正如梁实秋所说:‘一切绚烂之极又归于平淡了”。作文语言优美如珠玉,叮当有声,读来赏心悦目。开篇铺陈叙事,行文当中“当我重新提起笔的一刻”紧扣题目,结尾照应题目,形成浑然一体的篇章结构。
(苏茂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