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3+2”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2017-07-09 08:11袁振广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7年10期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职业

袁振广

[摘 要] 近年来,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全国很多地方采取了“3+2”中高职衔接的教育模式。中高职“3+2”模式,即学生在完成3年中等职业教育后,接受2年的高职教育,毕业后学生取得相应的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学历证书以及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以适应企业及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这是一种中高职教育密切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育模式。但随着这种教育模式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值得当代职教工作者的关注和思考。

[关 键 词] “3+2”;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0-0200-01

目前,全国各地职校纷纷采用“3+2”中高职衔接的教学模式,对满足当今社会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这种教学模式刚刚兴起,还处于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阶段,势必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是摆在当代职教人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一、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

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各自独立。中职教育侧重于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就业能力,而轻视文化课和基本理论,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基础较差,对较难的文化基础课,如英语、数学很吃力。有的数学不好,有的英语不好,也有的学生两科都不好。更有的学生放弃了这两科的学习。成绩极差,这就导致学生进入大学后,很难适应高等教育广而深的理论学习,尤其表现在英语和数学上,从而达不到高技能企业人才的培养要求,学生毕业后,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二)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不合理。目前,很多中职学校自行制定课程标准,缺少与高等学校的沟通,导致重复学习现象,造成学生学习时间的浪费,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的培养。造成知识体系紊乱,缺乏条理性。

(三)学生基础薄弱

中职生升入高职院校后,普遍感到文化课学习困难,尤其表现在数学和英语上,这与中职学校重技能轻文化、重操作轻理论有直接关系,再加上中职学校的生源素质较差,使学生较难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

(四)学生管理

有的学生进了“3+2”以后,觉得自己是准大学生了,本来学习成绩较差,学习习惯不好,就更不爱学习了。失去了学习动力,进取心减退。有些学校考纪不严,抄袭严重。这样,使进入高校的学生,达不到学校的预期要求,从而影响了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二、几点建议

(一)优化培养方案

“3+2”中高职衔接应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而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并明确中高职学校目标的划分。避免盲目性,使中高职学校的教学内容始终围绕教学目标而进行,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

(二)衔接教学内容

可以根据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来构建课程体系,确定教学内容。要做到“3+2”中高职课程体系的无缝对接。中职教学应是高职教学的起点,高职课程的体系应以中职教学的基础而设立,量好知识口径的宽窄,解决好课程的纵向提升。

(三)培养学习兴趣,提升学识水平

当今职业高中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父母的娇惯中长大。大多数不但成绩不好,而且学习习惯也存在问题,学习意识淡薄。不爱学习,不想学习,知难而退,见硬就回。在这种情况下,要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当今和未来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的社会,没有知识或知识较少,很难在社会上立足。没有能力或能力较差,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从而就会被社会所淘汰。而能力首先是在学习各种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基础上,然后通过社会实践而逐步形成的。要想形成较强的能力,适应社会的需要,学习是第一步,如果不努力刻苦地学习,那一切将无从谈起。我们教育者应该从规范学生行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入手,逐渐将学生引向正确的学习轨道。当然,这是一项长期、巨大和艰巨的工程。

(四)强化学生管理

大多中职学生来自农村,有的是单亲,有的是留守少年,父母忙于生计,对孩子缺少必要的监管,家庭教育缺失,这就造成了多数中职学生成绩差,不学习,行为习惯差,成为所谓的问题生。有些学生无心学习,上课不认真听讲情况普遍存在。有些学校由于管理不善,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造成了为高职院校输送的学生普遍素质较差,不能满足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需求。一是加强学生的道德法制教育。利用课堂主渠道,通过思想政治课、心理活动课等,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提高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让学生懂得纪律无情、法律无情的真正含义,从而起到规范学生日常行为的作用,使学生的言谈举止、行为习惯逐步接近上级学校的人才培养规格。二是加强学生学习意识的培养,明确学习目标。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学习,使学生了解当今社会對劳动者基本素质的要求。当今社会不但要具备较好的道德品质,当然也要求劳动者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素质。学生时代不掌握必备的文化和专业知识,就不能通过社会实践形成较高的职业能力,从而不能适应社会需要。

以上是我对“3+2”中高职衔接的一点认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广大职教同仁的共同努力下,“3+2”中高职衔接教育定能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猜你喜欢
高技能人才职业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盐城市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分析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我爱的职业
高技能人才工作实践与探索
浅议石油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
五花八门的职业
毛遂自荐
关于马术职业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