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娱乐节目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及对策

2017-07-08 12:05李奕璇
学周刊 2017年22期
关键词:寓教于乐成长青少年

李奕璇

摘 要:随着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迅猛发展,娱乐节目也如雨后春笋大量出现,这些节目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做到了寓教于乐。但也应看到,一些节目为博取眼球,出现了内容低俗化、庸俗化甚至恶俗化的情况,对受众尤其是青少年受众的健康成长产生了不良影响。为此,制作更多符合时代主旋律的、具有正能量的娱乐节目,有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关键词:娱乐节目;青少年;寓教于乐;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2-018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2.117

娱乐节目作为文化的一种形态,通过电视、互联网等大众媒介,受到越来越多青少年的喜爱。这些大众媒介具有广泛传播性和强大的社會影响力,其传播的内容极易影响青少年的价值判断。我们看到一些好的娱乐节目在满足受众娱乐欲求的同时,将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科技知识等融入节目之中,不仅益智育人,还向社会传递出正确的价值取向。当然,也有一些娱乐节目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忽略了自身的社会责任。因此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管和引导,为青少年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娱乐节目对青少年起到寓教于乐的积极作用

“大众传媒的活动,很大程度上受到公共性和公益性的制约。”我国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大众传媒事业作为人民群众一项公共资源,更要注重公共性和公益性,制作和传播的内容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维护健康向上的社会主流价值观。2013年10月19日,河北卫视推出《中华好诗词》节目,该节目秉承“弘扬中国传统诗词文化”的宗旨,采用“闯关、益智、综艺”的手法,将晦涩难懂的传统文化以趣味化、生动化的方式呈现。该节目对青少年的影响十分明显,“在参与调查的观众中,98.17%的观众表示通过观看《中华好诗词》,在不同方面对自己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相对于其他纯粹为娱乐而娱乐的节目而言,《中华好诗词》站在“重拾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的高度立意,为广大受众尤其是青少年受众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在了解祖国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同时,也给受众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课。

这一类的娱乐节目把优秀传统文化、历史内涵与当代娱乐节目的新奇性相结合,一方面保持了娱乐节目应有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也使娱乐节目具备趣味性,从而有了持久的活力。大众传媒注重公共性和公益性,在娱乐节目制作中更加注重社会责任,不断创新节目形式。这些优秀的娱乐节目将主流文化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呈现出来,既实现了消遣娱乐的节目属性,又弘扬了正确的价值观、审美观。对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养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正是当下传媒行业的应有之义。

二、娱乐节目过度娱乐化不利于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传媒产业的繁荣带来娱乐节目的大发展,随之而来,娱乐节目之间收视率之争日益加剧。一些媒体为了谋求自身更大的经济利益,不断降低娱乐节目的格调,将娱乐节目过度娱乐化了。近年来,“选秀类”“婚恋类”娱乐节目火遍全国,为争夺收视率,各大卫视也是使出浑身解数。这本是一件好事,因为受众可选择的节目会越来越多,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为了打造节目效果、博取受众眼球,一些节目出现过度娱乐化甚至低俗化的情况,大谈拜金主义、消费主义,向社会传递了错误的价值观、道德观。一些“选秀类”节目,为提高节目知名度,过度宣传“一夜成名”的所谓“捷径”,而刻意淡化“勤奋、努力”的重要性,这些节目传递给社会,尤其是青少年的则尽是浮躁之风。

青少年正处在价值观的形成期,缺乏对事物的辨别能力,极易受到外界观点的左右,而这些娱乐节目中不正确的观点、行为很容易在潜移默化中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娱乐节目追求收视率无可厚非,但喧嚣过后,要留下什么,值得每一个人深思。

三、应对娱乐节目低俗化的几点思考

对于青少年而言,娱乐节目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满足个人消遣娱乐的感官需求,并在娱乐中学习知识、陶冶情操;但另一方面,也可能对正确价值观的养成产生消极影响。如何趋利避害,规避过度娱乐化、低俗化娱乐节目对青少年的影响,我认为需要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一)传媒行业的管理者和从业者要坚守“把关人”理论

“群体传播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到传播的渠道。”这就要求传媒行业的管理者和从业者:一方面要强化媒介的社会责任意识,娱乐节目的定位要在“娱”和“育”之间寻找结合点。在满足广大受众,尤其是青少年受众娱乐需求的同时,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满足受众文化层面的要求。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品位和业务能力。这对于媒介从业者尤为重要,因为他们直接参与节目制作。这就要求媒介从业者,要不断探索娱乐节目运作模式、表现形式、文化内涵三者的结合点,避免娱乐节目僵化说教,失去娱乐功能,同时更要避免娱乐节目为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出现低俗化、恶俗化、媚俗化的倾向。

(二)培养青少年的媒介素养

1992年美国媒体素养研究中心对媒介素养下了如下定义: 媒介素养是指在人们面对不同媒体中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信息的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因此可知,通过培养青少年的媒介素养,可以帮助他们养成思辨能力。青少年媒介素养的形成需要家庭、学校以及大众传媒的共同努力:一是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要注重和孩子的沟通,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青少年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和对文化的鉴别能力。二是学校开设相关课程,理论化、系统化教授学生的认知力、思辨力、创造力。三是大众传媒要肩负起社会责任,通过制作相关节目,通过大众传媒广泛的影响力来引导青少年养成媒介素养。“具有一定媒介素养的青少年,其表征为媒介互动的主体性,包括理性选择信息并能够做到自控”。这样,对于不良娱乐节目,青少年自身就具有了“免疫力”。

(三)政府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目前,对于娱乐节目尤其是网络环境下娱乐节目的监管,我国还未形成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这就给不法之徒留下了可乘之机。因此,需要政府相关部门通过立法加以监管,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 文化栏目“一枝独秀” 《中华好诗词》风头正劲[DB/OL].新华网,2014-06-20.

[3] 章颖.波兹曼《娱乐至死》对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启示[J].东南传播,2009(9):95.

[4] 王秀艳,周大勇.“人—媒”过度互动与新媒体“绑架”——兼论“众媒时代”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6):93.

猜你喜欢
寓教于乐成长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寓教于乐”理念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