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读完高二的深圳男孩吴凯被美国罗切斯特大学西蒙商学院金融专业录取,由此开始了长达8年的留美之旅。2015年,吴凯硕士毕业,选择了回国。可回国后他发现,如今海归的“含金量”在下降,如果应聘的是一份并不注重海外经历的工作,留学生的优势反而会成为劣势,因为海归没有在中国工作的经历。虽然父母从来没说过让他找份好工作来回本,但吴凯常常在心里盘算着什么时候才能回本。“我看这辈子是没戏了,我在美国8年花了400万元,我什么时候能挣到400万元?所以家长把孩子送到国外读书前一定要想清楚,为什么要把孩子送到国外?为了面子还是为了让孩子将来挣更多钱?把孩子送到国外读书是否真的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吴凯说。
2017年4月12日,有媒体报道了吴凯的经历,此事随即引发了关于留学话题的广泛讨论。
真正痛心的是花了400万啥都不会
发达国家的教育精华在于它的高等教育,除了知识,还有它对独立人格、思考习惯、科学素养、创新意识、冒险精神的追求,这里面有很多东西正是国内高等教育所欠缺的。他们的一些高水平的大学教育,成功地支撑起了代表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科技。要缩小差距,需要更多的人走出国门,将这种优秀的基因带回国内。从一百多年前第一批留学生开始,一代代年轻学子走出国门,他们有的成了留学国家的精英,有的回国以后又成了中国社会的顶梁柱。总体来说,他们体现出了自己的价值,证明在出国留学这件事情上,合理的花费,是值得的。
应该用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待教育,美国实现不了的抱负,中国可以给你施展的舞台。对于一个高精尖的人才,国内求贤若渴的企业多得是,愿意开出高价的也多得是。可是你如果拿回一个海归的文凭,但所具备的能力却跟國内二三流大学的学生差不多,给你5000元的月薪别人也许还嫌贵呢!400万什么时候能回本?一些留学生身上最大的问题,还在于这个原本被视为精英阶层、有着强烈奋发图强精神、被视为年轻人楷模的群体,越来越鱼龙混杂、名不副实。优秀的人走遍世界,而另一些人则四处碰壁。每一个立志留学国外的学子和家庭都要想清楚,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抱怨社会一点意义都没有,如果你只是抱着镀金的想法而去,多半是要失望而回的。
出国留学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现在出国留学之所以出现问题,主要是因为不合适的人做了不合适的事。出国是需要个人和家庭双方支持的,不是所有人都具备出国条件。那些适应能力差、性格孤僻内向的,自制能力差、学习能力弱的,家庭条件有限、学习资金困难的,其实都不适合出国。一些家长可能有着凤凰涅槃的想法,但事实上,在自己国家都学不好,都不肯努力学习的人,到了国外也未必能做到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可以断言,许多自身不努力、家庭条件好的人,之所以选择出国留学,都是为了寻找人生的另外一种可能。对于这些留学生来说,出国就是目的,至于学什么反倒在其次,很难说是否值得。
出国留学的“含金量”相对下降,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国内教育质量提高了,国内部分高校在某些学科上,具备了与国际对话的资格。加之现在世界经济大环境不好,而国内经济形势相对不错。这种“西方不亮东方亮”的情况,在客观上提升了国内学生的竞争力,而留学生的竞争力则出现了相对下降。对于当下的中国而言,鼓励出国留学,依然很有必要,而其留学价值也不能简单用金钱衡量。一个学生通过出国留学,实现了价值提升,即便在就业市场上一时没有体现出来,从长远来看,还是值得的。但是,出国留学毕竟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要想清楚了再去,去了就要好好学。一个学渣很难通过出国成为学霸,如果出国几年花了几百万,得到的只是“到国外练国语”,那就太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