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阳
(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医院)普外科,辽宁阜新123000)
预防腹部手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方法
曹阳
(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医院)普外科,辽宁阜新123000)
目的探讨总结预防腹部手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方法。方法将纳入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2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014年1月~12月)120例与观察组(2015年1月~12月)12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了粘连性肠梗阻综合预防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肠功能恢复时间为(8.22±3.83)h,对照组肠功能恢复时间为(15.65±4.52)h,观察组肠功能恢复时间显著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738,P<0.05)。观察组肠梗阻发生率2.50%,对照组发生率9.17%,观察组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85,P=0.027)。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3.34%,对照组78.33%,两组护理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0,P<0.05)。结论对腹部手术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粘连性肠梗阻综合预防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几率,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因此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腹部手术;粘连性肠梗阻;综合预防护理
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往往容易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相关报道指出,腹部手术患者中有70%以上的患者可能发生肠粘连,而其中40%左右发生粘连性肠梗阻,并且因梗阻造成的患者死亡率达到8%~13%[1]。因此,对腹部手术术后粘连性肠梗阻进行预防,是提高治愈率与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这也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基于此,本院自2015年1月起对腹部手术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了粘连性肠梗阻综合预防护理,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纳入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2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014年1月~12月)120例与观察组(2015年1月~12月)120例。对照组男77例,患者43例,年龄15~76岁,平均(46.3±2.8)岁;其中17例阑尾切除术,34例胆道手术,21例肝脾破裂手术,12例胃大部分切除术,15例腹股沟疝手术,12例化脓性腹膜炎,9例腹腔肿瘤。观察组男74例,女46例,年龄14~78岁,平均(47.5±2.3)岁;其中15例阑尾切除术,37例胆道手术,23例肝脾破裂手术,11例胃大部分切除术,13例腹股沟疝手术,13例化脓性腹膜炎,8例腹腔肿瘤。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肝肾功能正常,术前无恶病质与其他代谢疾病。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两组之间存在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方法,护理内容包括:在患者术后禁食、给予胃肠减压,服用抗生素与补液治疗,同时给予营养支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的观察以及其他术后常规护理。
1.2.2 观察组在上述常规护理基础上粘连性肠梗阻综合预防护理措施。具体护理内容及方法为:(1)术前进行灌肠:在术前1天,晚8:00,采用500~1 000 mL 5%温肥皂水进行不保留灌肠,让患者有充足的时间排出肠道积气与大便,做好肠道的清洁,防止手术中因粪便排出对手术环境造成污染,避免积气充盈、肠道大便影响手术操作,并且可减少术后肠胀气、便秘等[2]。(2)术后早期活动:在患者术后6 h,生命体征基本平稳后,患者无骶尾部外伤与脊柱损伤的协助其取斜坡卧位与半卧位,并实施分阶段运动。①呼吸锻炼:指导患者进行半卧位深呼吸训练,鼻用力吸气,然后缩唇慢慢呼气,二者时间比维持在1︰3左右,呼吸锻炼在白天进行每3小时1次,每次重复6~8遍。②四肢活动:指导患者进行四肢活动,包括上肢的伸、屈、拉、握、外展和上举等,让患者积极的做力所能及的事,如自行穿衣、进食、喝水与漱口等;下肢运动包括伸、屈、蹬等,将枕头放在床尾,让患者用力蹬腿。③早期下床活动:根据患者情况指导其早期下床活动,如阑尾炎手术患者在术后6 h即可协助下床小便;行胆囊手术、粘连松解术与空腔脏器穿孔修补术的患者,根据患者情况于术后第2天协助下床活动,在扶行中给予腹带或者让患者按住腹部,以减轻伤口疼痛与腹部张力,有利于患者活动。活动时间可安排在早、晚各半小时,根据患者情况延长活动时间、增加活动次数。患者无法下床活动的,在床上应勤翻身,每1~2小时翻身1次。(3)实施腹部理疗:在患者术后24 h对伤口与腹部进行理疗,采用红外线理疗仪对腹部照射,通过红外线的致热性、穿透性,达到扩张腹部微血管、增加肠管血运,减少渗液及肠管缺氧时间,降低肠粘连的发生。(4)持续性胃肠减压:术后留置胃管的患者进行胃肠持续减压,保证引流的通畅,进而减轻吻合口张力,使腹胀得到减轻,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5)腹部按摩:在术后3 d,患者一手对切口进行保护,另一只手对切口对侧腹部进行按摩,早晚各进行1次,每次20 min,连续按摩1周。按摩强度由轻到重,力度以能耐受为宜。通过按摩增加肠管局部血液循环,对肠粘连的发生起到预防作用。(6)口腔护理:加强患者口腔护理,禁食者在禁食期间指导并子额猪患者采用生理盐水、漱口水进行口腔护理,保证口腔湿润,防止有害菌进入到胃肠道中引发肠道感染,并达到减轻胃肠道积气、积液、减轻腹胀促进肠功能的恢复。(7)使用润滑剂:非穿孔修补术患者术后2 d与其他手术患者视情况给予石蜡油口服,留置胃管的患者从胃管中注入润滑剂。术后3 d并未排气的患者给予开塞露,以减少结肠积气,减轻腹胀,让患者肠功能得到尽快的恢复。
1.3 观察指标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满意度分为十分满意(评分在90分以上),基本满意(评分在75~89分)与不满意(评分不足75分),总满意度=(十分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该组人数。同时对两组患者的肠功能恢复时间、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上述两组数据结果均采用SPSS19.0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两组间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肠功能恢复时间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肠功能恢复时间为(8.22±3.83)h,对照组肠功能恢复时间为(15.65±4.52)h;两组比较,观察组肠功能恢复时间显著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738,P<0.05)。观察组肠梗阻发生3例(2.50%),对照组发生11例(9.17%),观察组患者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85,P=0.027)。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34%,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8.33%,两组护理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0,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粘连性肠梗阻是腹部手术的一种较为常见的并发症,由于腹部手术需要进行持续性麻醉,同时手术创伤等也都将对患者腹腔气管造成影响,以至于患者在术后出现胃肠功能紊乱,发生事故腹部血液循环障碍等[3]。
对腹部手术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患者肠功能恢复时间较长,易出现水电解质失衡,形成粘连性肠梗阻[4]。本组研究中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肠功能恢复时间达(15.65±4.52)h,粘连性肠梗阻发生比例达9.17%。而对患者实施细致、耐心与全方位的综合预防护理,护理针对性更强,可有效地消除了护理的盲目性。我们对腹部手术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了粘连性肠梗阻综合预防护理,结果发现,患者粘连性肠梗阻发生几率、肠功能恢复时间与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通过术前灌肠、术后早期活动、腹部理疗、腹部按摩等护理,可有效减少结肠积气,减轻腹胀,让患者肠功能得到尽快的恢复;通过活动与翻身能够让早期肠管间的轻度粘连自动地分离,减少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大量研究发现,对腹部手术患者采取有效的预防护理,可显著减少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5-6]。
综上所述,对腹部手术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粘连性肠梗阻综合预防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几率,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因此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1]游正莉,潘红园,曹玉丹.预防腹部手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方法[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7):763-764.
[2]郑惠珍,郑路敏.护理干预预防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观察[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4,20(3):129-130.
[3]任凤珠.预防腹部手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方法[J].医学美学美容,2014,23(8):269-270.
[4]邢岩,王桂杰,纪秀杰,等.护理干预在预防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中的效果[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8):149-150.
[5]胡惠敏.探讨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方法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105):288-289.
[6]邓国霞.腹部手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9):23,106.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9.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