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带动乡村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2017-07-07 18:09吴晖
进出口经理人 2017年5期
关键词:乡村经济发展模式乡村旅游

吴晖

摘 要:本人针对乡村旅游对乡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并选取了浙江省遂昌县坑口村作为研究对象,对乡村旅游带动乡村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乡村旅游;乡村经济;发展模式

近些年,乡村旅游已成为国内一种新兴的旅游发展模式,得以快速发展。乡村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发展形式,它既利用了生物资源,又发掘了景点资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建设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一、坑口村旅游業发展现状

(一)坑口村基本情况

三仁畲族乡坑口村是遂昌县民族村之一,位于遂昌县城西部,地处国家级森林公园白马山西麓,距县城10公里。全村共332户,总人口1072人,其中少数民族(畲族)256人,占总人口的23%。村域面积12.52平方公里,山林面积16346亩,耕地面积1016亩。

(二)坑口村旅游资源

1、生态资源。坑口村位于遂昌白马山脚,风景秀美,百丈坑中的“百丈瀑”是遂昌县最高瀑布之一;“三尖岩”则有“三峯剑影落樽前”之喻,而白马山国家森林公园则是我县开发最早的旅游景区之一,山中森林覆盖率达到96%,绝对最高气温29.5℃,绝对最低气温零下17.3℃,年平均温度11.6℃。

2、农村文化资源。坑口村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村中的“坑口寺精进院”文天祥曾在此留下诗词,“叶氏宗祠”、“邓氏宗祠”、“周氏宗祠”等古建筑雕梁画栋、古色古香,杭州灵隐寺文献都有记载。明朝万历年汤显祖曾在坑口为民除虎的美谈流传至今。同时,依托着浓厚的畲族风俗文化,村中还建立了畲族文体休闲公园,开展畲族风情展演,介绍畲族特有的嫁娶文化、畲族对歌。

3、田园风光资源。坑口村有原生态水田1185亩,无任何工业污染,初春一片油菜花花海,夏季是绿油油的禾苗,秋季是金黄色的稻穗,冬天又是一片碧绿的麦苗,一年四季演变,万物生生不息,可提供都市旅客认识农业,了解农村植物生长过程,体验农耕生活。

4、竹产业资源。村建有3000亩竹林体验基地。是全国最高笋竹产量示范区,年度亩产超万元。园区建有竹林喷灌、视频监控溯源体系、竹林游步道等设施。

二、发展乡村旅游对坑口村经济的影响

(一)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发展乡村旅游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措施。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有效的解决坑口村多余劳动力就业的问题。

坑口村有劳动人口458人,其中外出务工273人,在家闲置劳动力53人。自从2012年坑口村开始发展乡村旅游以后,随着村内农家乐和农业体验园的投入使用, 50多人闲置劳动力已实现就业。

(二)旅游对经济影响

旅游业带来的经济收益是发展旅游最重要动力,也是评判旅游发展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坑口村在发展旅游这个过程中,政府、村集体都做了不少的工作,聘请筑设计研究院制定了整体规划,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在基础设施建设,卫生设施改善等方面,在政策上鼓励村民参与旅游业、经营农家乐和旅游特色产品销售。[2]

(三)对个人收入影响

在坑口村,现已有农家乐5家,有意向新开的农家乐的农民有10余人。发展乡村旅游能够为农村带来经济效益,农民生产的土特产品销售给游客后获得的收入,村民为旅游者提供各种劳务所得的收益,特色旅游商品加工经营及从业者的收入都会为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坑口村在乡村旅游的带动下,发展了现代农业体验园、现代农业观光园,帮助当地农民增加收入,截止2015年坑口村已经完成了整村脱贫工作。

三、存在的问题

(一)产品开发单一化

目前,浙江省内的乡村旅游产品主要以“农家乐”为主,主要还是停留在餐饮的初级阶段。而其它乡村旅游产品,如民俗风情体验游、心理调节体验游、民间艺术探访游等,在产品规划、建设、包装、宣传等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甚至还未起步。

分析乡村旅游消费者的需求,旅游业的六大要素“食、住、行、游、购、娱”中,除“食”以外的其他要素均由旅游目的地以外的企业承担,势必造成目的地旅游收入较低。这也是现在大部分乡村旅游目的地普遍存在的现状:游客很多,但是收入不多。[3]

(二)缺少资金

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乡村经济的支撑,乡村 GDP 的预测是衡量乡村经济为乡村旅游发展能够提供的发展空间大小的重要内容。

坑口村种植粮食相对较少,以经济作物、水果等为主要种植产业。相对于以粮食市场为主体的乡村而言,以经济作物、水果等市场为基础第二、三产业发展较好的乡村,乡村旅游的发展空间较大。我国较为贫困的地区多为边远山区,缺少发展第一、二产业的自然条件,受工业发展的辐射较小。优美的自然环境、淳朴的民风、传统的农耕文化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先决条件,但前期投入若得不到保,给乡村旅游发展造成困难,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3]

(三)产权关系不明确

在浙江省内各地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由于各地区的区情各不相同,经营的模式也是五花八门,主要有“农户+农户”、“公司+农户”、“政府+公司+旅游协会+旅游社”、“股份制”和“个体农庄”等模式。

坑口村的产权问题也很突出,2013年成立的坑口村烧烤园,以村集体为主管,村支书为经理,所得部分返还给农民,部分上交村里,复杂的产权关系使得该烧烤园一直在寻求解决各种矛盾的手段和方法。

四、解决方法

(一)合理规划乡村旅游产品

针对目前乡村旅游产品的单一化,以坑口村为例,针对不同的乡村旅游类型可开发不同的产品:一是以乡村田园为依托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开发有品味、多类型的度假型目的地;

二是以名人故里和水乡山寨为核心的文化旅游产品,发掘当地的文化资源;

三是以发掘红色旅游产品,重点设计红色旅游线路;

四是以户外运动为拓展的体育极限产品,定向越野、攀岩、户外拓展、乡村狩猎、真人CS等冒险旅游和体育旅游。

(二)建立利益反馈机制,形成多元投资体系

乡村旅游村民不但是乡村旅游对村镇影响的主要承担者,也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参与者与支持者,同时还是乡村旅游资源的组成部分。可以说,村民的态度与参与度对于乡村旅游健康顺利地发展至关重。在对坑口村民的态度与具体需求分析中了解到,村民在经济收入问题、分配问题、房屋问题、村道交通问题上有较强烈的意见,认为自身基本利益受损。

乡村旅游经营管理的重点应关注景区周边的农民,采用一定的土地置换、利益回馈机制,将分散在外围的农民相对集中,让他们也享受到旅游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这样能充分利用基础设施的辐射作用,节省基础设施投入。

乡村可大力拓展融资渠道,形成国家、企业、个人一起上的投资格局,同时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可采用政府投资!银行贷款、社会集资、吸引外资、私营投资等多元投资体系。

(三)形成可持續发展的观念

对旅游业而言,“可持续旅游”是指现在和将来的旅游设施及相关基础设施的经营要在自然承载力许可的情况下进行,这种承载力是指自然资源的可再生,以供未来使用。

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为了协调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旅游开发与人居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与不适,调动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必须倡导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内容必须渗透到各个层面,从个别参与到群体参与、组织参与,逐步实现社区的全面参与;另一方面,居民的参与不仅仅局限在谋求经济发展的层面,而要更加重视环境保护与社会传统文化的维护与继承的层面。

五、结语

乡村旅游中特色化产品的开发对于乡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须重视。乡村特产开发要注意传统与现代并重,文化与产品并重,贴合市场需求,加强品牌建设,实现多重效益的同步实现,实现农民致富梦。

参考文献:

[1]赵承华乡村旅游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研究[J].农业经.2007年10期

[2]王晓娟,樊亚琴.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状况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0期

[3]杨金丹,方益群.论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 15) :9248 -9250

猜你喜欢
乡村经济发展模式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环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护措施分析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近代乡村经济史和乡村金融史研究的一部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