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培添
(南安市第一实验小学,福建 泉州 362300)
摘 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已成为小学教育工作的重大任务,是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本文从多个角度客观分析了在关注细节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科學素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教学细节;学生科学素养;措施
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科学学科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都发生了质的变化,教师更加关注教学细节,这是因为课堂教学细节的变化和课堂理念、课堂实践两者的变化紧密相连。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准确把握教学细节,为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在激发学生学习科学学科兴趣的基础上,逐渐提高其科学素养。
一、亲身实验,关注细节,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从某种角度来说,科学实验贯穿于科学课堂教学的始终,教师要以章节知识为基础,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亲自试验,在实践操作中逐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以“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为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班级学生亲自试验,将体积、形状大致相同的马铃薯放入体积相同的三类水中,即“盐水、糖水、清水”,仔细观察马铃薯在各类水中的情况。学生发现,体积、形状大致相同的马铃薯有着不同的沉浮现象,如果杯中是清水,马铃薯便会下沉,如果是盐水或糖水,马铃薯会上浮。在此基础上,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相互探讨、交流,进行合理化猜想、推断,引导他们进一步探讨,最终发现是因为清水的密度小于盐水、糖水而出现了不同的沉浮现象。进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验操作情况,展开针对性课堂教学,引导他们学会利用“浮力、重力”两者间的关系描述在“清水、盐水、糖水”中马铃薯的沉浮情况,即如果在盐水、糖水中马铃薯所受的浮力不小于自身重力,马铃薯便会上浮并不会下沉,在清水中马铃薯会下沉是因为其重力大于所受到的浮力。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实验细节,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
二、触景生情,关注细节,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围绕章节教学内容,以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等为媒介,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细节,从而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以“冷与热”中的“热水和冷水”为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创设“用热水与冷水泡乒乓球”的情境,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热水和冷水中乒乓球的变化情况。学生发现,乒乓球一遇到热水,便会鼓起来,随后,瘪了又破了,再放到热水中,乒乓球无法顺利鼓起。教师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仔细观察实验细节,让学生认识到乒乓球球皮、球内受热之后乒乓球都会胀大,但后者作用下胀大更明显。就瘪了又破了的乒乓球来说,一旦受热,胀大后球内气体会从破口位置出来,但瘪的乒乓球受热后不断膨胀,气体并没有跑出来,瘪位置又重新鼓起来,而在冷水中,乒乓球没有任何变化。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已学知识运用到学习中,更加全面、准确地理解知识点,有效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触类旁通,关注细节,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小学生的好奇心特别强。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确保新课题教学环节的顺利展开。以“运动和力”中的“运动与摩擦力”为例,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已有的水平,巧设问题情景,寻找哪些因素会影响摩擦力的大小。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针对性提示,引导他们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进行相关的探究实验。同时,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记录好实验情况,在实践中探讨摩擦力大小和接触面光滑程度、物体自身重量二者间的关系,更好地感知摩擦力的存在。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在水平方向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小木块,发现不同重量的小木块,其摩擦力也各不相同。此时,教师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认识到,如果物体越重,其摩擦力也会越大,引导他们仔细观察,注重细节,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学会触类旁通,有效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观察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科学学科。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将学生作为整个课堂教学的中心,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引导他们积极思考,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充分挖掘学生各方面的潜能,借助“亲身实验、触景生情”等,引导学生关注细节,准确理解相关知识点,构建全新的科学知识结构体系,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俞伟国.关注教学细节提高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效性[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1):117-120.
[2]崔寅生.关注教学细节彰显科学素养[J].学子(教育新理念),2013(6):41-42.
[3]王小芹.立足科学课堂,努力提升学生科学素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