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篆 国之典

2017-07-07 12:10康健
创作评谭 2017年3期
关键词:书法家长征书法

康健

临近春节,毛国典对我说,走,去陕北过年!于是,我们从风和日丽的江南走进了大雪弥漫的黄土高原。一踏上黄土高原,毛国典就兴奋异常。我们顶风冒雪,走靖边、过子州、去窑子上、到天赐湾……一路走,一路拍照。千里冰封,人脸都冻得发木,手脚冻得失去知觉,但毛国典丝毫没理会这些,拍照,速写,忙得不亦乐乎。虽然这是我第三次陪国典回陕北过年,然而这已是他在陕北的第十个春节了。陕北黄土高原是他的艺术之源,也是他魂牵梦绕的第二故乡。每次到陕北过年,毛国典都会走村串户,看望贫困户,掏钱买年货。在深山中的窑子上村,毛国典见到困难户,掏出钱来塞在他们手中,就算遇见赶毛驴的老汉,也会掏出钱救助一下。毛国典动情地说:“只有心里装着人民,才能对得起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任何时候都不能忘本啊!”面对这位从中原走向江西,从江西走到陕北的书画家,我的心被深深撼动了。在毛国典艺术人生的历程里,有一条醒目的红线:红色情结,赤子情怀。作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西省文联副主席、江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席的毛国典,不仅创作出生动传神的画作、内涵丰富的书法作品和高逸冷峻的篆刻作品,还时刻不忘初心,葆有一颗装着人民的大爱之心。2013年毛国典被中国文联评为先进个人,2015年荣获中宣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文联共同授予的第四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的称号。他深有感触地说:“这不仅是我个人的荣誉,也是江西省文艺界的荣誉,感谢江西省文联党组对我的培养。”

人有志 天地宽

素有“天下之中”美誉的河南省上蔡县,是毛国典的故乡。生于贫困,长于忧患,毛国典从小就对书法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向同村会写书法的人求教,画简笔画、装饰画,临摹老山前线,速写飞机、大炮、军舰,等等。他对造型有特殊的敏感性,村里人看到他活灵活现的表现力,都夸他是一块搞艺术的材料。有一次,他偶然找到一本表现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题材的连环画,不仅被红军的革命精神感动,还被连环画中的人物和线条所折服。特殊的艺术禀赋和浓厚的绘画兴趣,逐步将他引向了广阔的艺术天地。

高考落榜后,毛国典在家乡干了四年农活。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在这四年里,毛国典拉着架子车到几百里外的新密县卖生姜,每次夜宿草垛旁。他上过河工,挑河泥挑断过几根扁担,肩膀上鲜血直流。十八岁的毛国典没见过火车,没吃过糖块,没穿过一件新衣服。无论生活多么艰苦,人生的路多么坎坷,毛国典都没有放弃对艺术的追求和向往。繁重的劳动之余,毛国典总找机会拜师求艺,学习书法绘画,顶着巨大的压力重新走进学校,加入了高考复读的队伍。没有地方住,毛国典就住在门房的水泥地上;没有钱买饭,他就吃从家里带来的黑面窝窝头。特别是在高考冲刺的关键时刻,毛国典住在汝河河坡的地窝子里,每天喝一碗汝河水,啃一块干馍,半年没吃过一点菜,以至于满嘴流血不止。麥收天,国典即将参加高考,因忙于学习,没能赶回家帮父母收麦子,母亲从麦垛上跌落下来,摔断了两根肋骨,不久便离开人世。每每提及这件事,毛国典都会唏嘘泪下。

1984年9月,毛国典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周口师范学院艺术系。从踏进学校的第一天起,毛国典就暗自下定决心:“我既然花了这么大的代价选择了美术专业,就要为艺术奉献自己的一生!”在学校的这段时间,是毛国典艺术发展的基础准备阶段,也是他追求艺术最执著、最疯狂的阶段。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他白天在学校听课,夜晚就骑着自行车、背着画夹到火车站找人画素描,一画就是半夜。

书法课上,他临习颜真卿的书法帖《勤礼碑》,临得很形象、很认真,每次作业本上的红圈最多。后来,他又苦临魏碑《张猛龙墓志》、隶书《礼器碑》《张迁碑》等,行书临习吴昌硕的手札和米芾的《蜀素帖》。在分专业时,毛国典选择了油画专业,自学水彩画。毛国典几乎没有耽误一天,天天都在教室里画油画和临摹美国蛋彩画家安德鲁·怀斯的干笔蛋彩画,同时坚持每天临帖。同学丁锐多年后感慨地回忆:“和国典睡一个寝室的三年间,就没见他睡过一个囫囵觉!”

毛国典毕业后分配到河南省工艺美术学校,从事设计基础课的教学工作,主要讲授素描、水彩画、装饰色彩、基础图案设计等课程。他业余时间仍坚持临帖,凌晨两点前几乎没有休息过。毛边纸临完了,他就找来报纸临,纸临完了,就在房间水泥地上用毛笔蘸水临写,走路时就在自己手上临。毛国典经同事倪凤祥的引荐和介绍,到开封市书法名家李逸野先生家登门拜访,拿出临摹的《勤礼碑》《自书告身》让李老师指点。李老先生非常喜欢这个刻苦的年轻人,几经交往,遂成忘年之交。李老先生让毛国典从汉代隶书《张迁碑》《礼器碑》《曹全碑》入门学起,五年之内不参加任何展览和大赛,认真下功夫临帖。那段时间,毛国典一直在思考自己的一生到底该朝哪个方向走?如果与美术学院毕业的油画专业生相比,进行油画创作会很艰难,入选全国美展更难。他决定以书法篆刻为自己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兼习油画和水彩画,以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

下苦功 方成器

在河南省书画界,只要提及毛国典,大家都会佩服地说:“国典是个为艺术玩命的人,是最执著、最下苦功夫的人,一般人不能比啊!”五年时间里,毛国典在斗室里埋头苦练,寒来暑往,一心在书法艺术的海洋中遨游。五年时间里,毛国典遍访名家,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受到了书法名家张海、李强、云平、宋华平等人的指点和教诲,又拜篆刻大家李刚田为师,涉猎篆刻艺术,悉心临摹《秦汉南北朝官印征存》《上海博物馆藏印选》《汉玉印精粹》等印谱。

五年的闭关苦修,毛国典视虚名如云烟,不存块垒;潜心致艺,苦度日月。在埋头隶书的学习创作中,他遍临汉碑《曹全》《礼器》《孔宙》,并苦苦思索:为什么当代书坛写简书者如过江之鲫,独具风格者寡?他发现简书最易把握的是形,最难把握的是神,不少人写汉简,由于对汉代历史文化不甚了了,只注意对汉隶字形皮相的摹画,故而书写流于夸张圆滑,徒有其形而无其神。如何才能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子呢?一次偶然的机会,毛国典发现了一本甘肃博物馆编的《武威汉简》,其中的《仪礼》简让他感觉耳目一新,他特别喜欢,买回后如痴如醉地临习起来。之后,他又临习居延汉简、马王堆帛书以及其他简帛书字帖。他利用业余时间到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仔细观摩书法专业的学生们是怎样临帖、搞创作的,偷着学技巧。他看到一位同学临习礼器碑采取单笔划、单偏旁分开,反复临习时,受到很大启发。回来后,他按照学来的方法试着临武威《仪礼》简,发现方法非常有效。在习作中,他不仅注意点划精到,还能把握宏观严谨,既注意汉碑的严谨整饬,又注入简书的灵动飘逸。国典的隶书熔汉碑、汉简帛书于一炉,有丰富的艺术表达。他又有意把简帛书的书写技法与汉《礼器碑》的技法结合在一起,把从事艺术设计的理念融入其中。在创作风格统一的情况下,有意注入自已对书法审美的理解,把装饰绘画的理念融入其中,即将装饰美、秩序美及色彩学方面的知识运用到创作形式制作之中。在视觉传达上,他用形式制作的装饰手法,把书法展和美展等同起来,利用色彩学的同类色对比、面积对比、色彩的分割、点线面的组合等各种手段和技法,尽力创作出属于自已的书画符号。一般的书法者创作时多注重汉人书风的雄厚强健,而毛国典笔下的隶书却写出了轻灵雅致,寓古雅于沉雄,从而达到了既大气清新又典雅蕴藉的审美境界。

这一时期毛国典的篆刻创作,经历了一次灵魂的蜕变。毛国典初学印时,受到了当时篆风的影响,习惯半隶半楷的朱文印,长枪大戟,纵横淋漓,虽然锐气十足,但还是稍显稚嫩。他很快意识到问题所在,潜下心来对秦汉古玺印苦學研习,力求风格蜕变,走出一条独特之路。对已有的创作思维和路径,进行变法和革新,困难是可想而知的;脱胎换骨,灵魂涅槃,虽精神可嘉,但路途坎坷。然而,毛国典义无反顾地回归与深入到传统的汉印之中,重点研究汉印中平正一路的风格,对汉印制作的铸印、凿印、玉印均精细研究,闭门临习与创作几近痴迷。同时,他巧妙地把古玺和汉印中丰富的形式和技法,融汇在印外求印的探索之中,内外贯通,标新立异。他的白文印注重从玉印中出发,篆法古质雄强,章法端庄大方,借字中的曲笔、斜笔,布局奇巧,用刀细腻挺拔,线条于骨力中见润泽,严谨章法中见舒朗豁然,古朴清朗中见起伏有致。他的朱文印则受汉封泥的影响,其间融入汉金文和黄士陵的意味。其边款也独具特色,左手持刀,游刃恢恢,小楷以斜取势,刀下生风,得奇崛古朴之妙。最终,毛国典的篆刻风格实现了凤凰涅槃般的蜕变,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创作风格。

1993年在郑州时,毛国典骑了半个多小时的自行车去书法家李强家。路上他琢磨了一下:自己关门修炼已经五年时间,是否可以参加一下国家的赛事呢?当他拿出自己的书法作品,请老师指教时,李老师当即说好,并对他作品的细微之处作了评判,提出建议。回来之后,毛国典创作了一幅《爨宝子》风格的中楷作品投稿,半月后接到了全国第二届新人新作书法展的入展通知书。1994年全国首届楹联展征稿,毛国典又用《张迁碑》风格创作一幅对联寄去,不久又收到了入展通知书。1995年首届国际篆刻交流展征稿,毛国典心里没有底气,就带了二十多方印去找李刚田老师指点。李老师仔细地对几方印稿提出修改意见,并亲自给国典示范刻边款、拓边款、印屏制作的方法。回来后,毛国典把几方印重新刻、反复拓,苦练一周后,才将一件印屏寄至组委会,不久就接到了入展通知书,这是他的篆刻作品第一次入选国展。天道酬勤,厚积薄发,从此毛国典便一发而不可收。他的书法作品连续入选全国第七、八、九届书法篆刻展,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作品展,全国第二届行草书书法大展,全国第六、七、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一、二、三、四届楹联书法展,全国第四、五、六届(特邀)篆刻展,全国首届三名工程书法展,当代书坛名家工程—全国五百家精品展;并获中国第二届书法兰亭奖提名奖,中国第三届书法兰亭奖三等奖,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提名奖,全国首届青年书法篆刻展全国奖并获探索提名奖,全国第三届正书展全国奖,全国第四届正书展全国奖,全国首届大字展三等奖,全国第五届篆刻展提名奖。他的美术作品入选全国第八、九、十、十一届美术作品展,全国第五、六、七届水彩画展,全国水彩人物展,全国水彩画写生精品展;并获中国第二届美术金彩奖,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全国美展优秀奖(最高奖),全国首届小幅水彩画展获优秀奖,全国第七届水彩画展获优秀奖。毛国典的书画作品先后被中国美术馆、国家博物馆、徐悲鸿纪念馆、中国艺术研究院等单位收藏,并入选《中国水彩画百年展》。1995年毛国典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2000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2008年加入西冷印社。

艺无境 赤子情

当年,毛国典告别中原父老,只身南下,来到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现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从事美术专业的教学工作,就像一枚种子播入红色的土地。

要想理解毛国典的这番苦心,可以从他获奖的画作中窥见一斑。我曾将他的水彩画作集中观摩了一下,忽然发现一组特殊的绘画语言向我传达出振聋发聩的声音:陕北的黄土高原。这是中华民族诞生的源泉,也是新中国诞生的摇篮,如今成了毛国典艺术生命的根源。那一座座横亘天涯的黄土大塬,苍茫无际,奔突驰骋,洪荒之力,一泻千里;而在黄土高原之上,不仅有一孔孔窑洞、一扇扇门扉,还有一位位质朴憨厚的父老乡亲。最为撼人心魄的作品《火红的年代 艰苦的岁月》在纪念建党八十周年全国美展中获奖,画面中站立在太行山下的汉子们,如同大山一样坚忍,生活在贫困之中的人们用仪器勘探修建红旗渠,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憧憬。在毛国典所有描绘黄土高原的画作中,我看到了画家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毛国典从中原到江西的心灵轨迹:红色情节,赤子情怀。

国典从学校调至江西书法家协会之后,把很大精力放在振兴赣地的书法事业上。无论是“驻马店—延安书法展”,还是“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江西在延安举办主体性书法展”等一系列书法策展活动,都贯穿着一条红线:从鄂豫边根据地到延安,从井冈山到延安。毛国典利用两年时间,跑遍了江西省各地市进行调查研究,仔细听取对协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他根据江西书法界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梳理,借鉴河南、江苏、山东、浙江等书法大省的经验,制定了适合江西的发展计划和新思路,把广大的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紧密地团结起来。他组织书法家奔赴井冈山学习,号召书法家们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他的工作,紧紧围绕怎样把江西书法的氛围搞起来,怎样组成书法团队冲刺全国书法展,怎样充分调动基层作者的积极性,怎样使广大书法爱好者转变观念、重新认识书法的功用。同时,毛国典从制度上改革,对协会实行人性化管理。第一,在全省开设书法公益大讲堂。聘请全国知名书法家、中国书协理事和评委、大学书法专业教师及作品获兰亭奖、入选全国展的中青年书法家来江西授课,从基础抓起,参照高校书法专业的授课模式对全省书法家、书法爱好者进行培训,收到很好的效果。第二,把常规的展览细化起来,把全国性的书法展览在江西做起来。几年间江西省书协办起了青年展、临帖展、篆刻展、妇女展、刻字展、大学生书法展、老年展等,其势如星火燎原。第三,讲团结、讲奉献。他要求各地协会负责人,要把本地区的书法家、书法爱好者组织好,活动要开展好,多给基层作者创造学习的条件,心胸宽广,做事大气,切忌打压本地重点作者等。第四,对全省加大书法培训力度,早出人才、多出人才。协会成立培训中心,面向全省及周边省份招生,聘请高校书法教师和河南、江苏、山东等书法大省三十多位获奖书家和书法专业毕业的教师到培训中心带班上课。在全省十个地市布点成立分中心,教师由中心统一委派和管理,统一教学模式。培训中心根据学员水平高低分为青少年班、基础班、高研班、精英班、国学班等层次,进行专业的学院式教学。经过多年的努力,江西涌现出一大批书法人才梯队,书法入全国展的人数直线上升,很快由书法小省华丽转身为书法大省,全国书法展入选、获奖的排名越来越靠前,引起了全国书法界的广泛关注。

我多次和毛国典一起到陕北、延安,看到他常常和当地的书法家促膝长谈,切磋技艺。延安市文联主席艾生感动地说:“难得国典主席有这份赤子情怀,延安书法界在他的帮助下进步很大呀!”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的日子里,由江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延安市委宣传部主办,江西省书法家协会、延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江西省书法名家展”在枣园美术馆开幕。当人们看到江西书法家们书写的“勿忘初心,重走长征路;书法联袂,续写长征魂”“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等书法作品时,无不为之振奋。一位参观者动情地说:“江西是红军长征的起点,延安是长征的落脚点。伟大的长征犹如一条红色的纽带,把这两个地方连接在一起,塑造了长征精神。江西省书法家以独特的行走,以书法的形式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激励后人高举长征精神的火炬,照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路。十分值得称道!”毛国典带领书法家们多次来到井冈山、红军长征出发点采风,参观学习,瞻仰革命前辈事迹,缅怀长征精神。通过参观学习,书法家们深切地体会到:“长征”不只属于过去,更属于现在和将来;战争的硝烟已经远去,革命先辈对于理想信念的坚守令人动容,作为党员干部的书法家更应该铭记历史,恪守职业准则,用长征精神补足书法家的精神之“钙”。在长征路上一处处革命纪念馆里,书法家们看到了红军战士们浴血奋战的场面,血染湘江、十八勇士、抢夺腊子口……书法家们被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所感染。书法家们一致认为,在书法创作中要大力弘扬长征精神,牢记“两个务必”“不忘初心”,不但要翻过那无数的“雪山”,还要跨越数不清的“草地”,攻克一座座“娄山关”、一个个“腊子口”,“撸起袖子加油干”,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中国梦。

[作者单位:河南省驻马店市文联]

猜你喜欢
书法家长征书法
红军长征起止于何时?
智珠二则
智珠
小小书法家
小小书法家
小小书法家
小小书法家
诗书画苑
书法等
图说书法(三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