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佩琪
质疑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枢纽,是开启学生探索之门的钥匙。由此,我们提倡,在新课程背景下让学生的质疑行为走进课堂——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质疑兴趣,并指导学生质疑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
一、创设宽松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老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以平等的心态来对待每一个学生的提问,学会“蹲下来”看学生。记得在执教鲁迅先生《雪》一文时,当时班上有一个女同学提问:“实在不用花这么多笔墨描写南方的雪。”因为她认为作者重点是要赞美朔方雪的勇敢、拼搏精神。这一问题引起了全班学生的争议,对此,我抓住她这一敢于表达内心疑问的行为进行了表扬,使自卑的她在语文的课堂上更加自信。又如,在学习《端午的鸭蛋》时,当我读到词语掉色儿(diàoshǎir),有一个学生突然站起来,告诉我“色”字读错了,对此,我没有批评他,而是让学生课后查一查字典。正是在这种平等、宽松的氛围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才能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不断超越自己。
二、打破质疑空间限制,引导学生质疑方向
善于学习的人,是懂得将“疑”贯穿于课堂的始末的人。如何在有限的课堂中,高效提出疑问,高质解决疑难?这就必须打破质疑空间的限制,引导学生的质疑方向,让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生活,真正做到学科融合。例如,在学习茅以升老先生的《中国石拱桥》一文时,当学生了解到卢沟桥的修建时间及形式构建后,一学生提到了关于卢沟桥的七七事变,我当时并未放过这一“不是语文”的问题,恰恰相反,我让学生拿起历史书,课后查找相关的资料,让学生对历史的发展有进一步的认识,极大地保护了孩子的好奇心,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质疑兴趣。
又如,我在执教《斑羚飞渡》一文时,首先让学生在课前通过资料收集来了解斑羚这一物种——性情温顺,善于跳跃和攀登,能够在悬崖绝壁上奔走,但也有极限。分享资料时便有同学不自觉发出这样的疑问:斑羚们面对猎人的捕杀,在伤心崖上进退维谷之时,它们为何做出如此惊人的举动?举动的背后带给人类怎样的思考?巧妙地激发学生质疑欲望,并让学生主动走进课文,整体感知,并结合动画视频《斑羚飞渡》的全过程,让学生来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仿佛身临其境,产生心灵的碰撞。
三、指导质疑的方法,提升学生质疑能力
1.寻找文中关键词
思想碰撞出来的火花,源自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产生思维的碰撞,真正掌握文章主旨,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能在看似平常却富含深意的文字上进行质疑,也就是找寻文章的关键词句。
那么怎样才能找到文中的关键词句呢?
首先,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主旨。
其次,确定关键词句。
关键的词语:说明文中找出说明对象区别于其他事物或事理的独特之处的词语,包括表现事物的状态、功能和特征的词语等。议论文主要找出中心论点的关键词语;记叙文中则抓住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及品质(神态、心理、动作、外貌)的词语。
关键的句子:找出集中反映矛盾的句子,以及用于衬托人物、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的环境描写的句子。表达生动、手法鲜明的句子(一般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和托物言志、对比、象征等表现手法)。
再次,就所确定的关键词句进行质疑。
文章的题目含义是什么?关键词语在文中有何妙处?如何对画线的句子进行赏析,它在文中有何作用,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画线的句子是否能在文中删去,为何?有时还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尽量引导学生把问题问得具体些。
例如,在《端午的鸭蛋》的教学过程中,首先我让孩子对题目中的关键词语进行质疑,为何是端午的鸭蛋呢?是否在作者的童年里,有端午时节发生的与鸭蛋有关的趣事?在讲述到汪老先生的语言特点时,便指导学生对文中隽永深邃的语句进行质疑,例如文中有这么一句话:“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的咸鸭蛋,我实在是瞧不上。”作者为何要这么说呢?真是如此吗?其实看似平实的几句话,却饱含着作者深深的爱乡之情,也带有一点淡淡的幽默,让读者品读起来情真意切。
2.探究文章局部
在学生初步了解整体文本的基础上,教师可以从文章的开头、结尾和过渡语段等文章的局部出发,指导学生质疑。例如在胡适《我的母亲》教学中,我从文章的过渡段“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入手,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说母亲既是严师又是慈母?在生活上给了“我”怎样的教导,在待人处事上,给了我们怎样的教育呢?这两个问题的质疑能促使同学们继续深入学习文本,进行自主探究。
3.通过比较生疑
在语文教学中,比较阅读也是一种很好的探究文章主旨的方法。教师可以将有可比性的文章或者语段组合在一起,进行分析,比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让学生从比较中挖掘出更深刻的疑点进行质疑。
例如,在学习《海燕》一文时,我将鲁迅《雪》与之进行比较分析,让学生了解高尔基赞美海燕的目的。而鲁迅先生是想借朔方的雪的蓬勃奋发,抒发他那不畏艰难险阻、渴望战斗与胜利的豪情壮志。这两篇散文诗有共同的哲理:要用战斗来创造一个春天一般美好的世界。通过比较阅读,指导质疑的方法,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識能够举一反三,从而真正把握文章主旨。
综上所述,教师应该给学生创设宽松的氛围,指导质疑的方法,让学生敢质疑,爱质疑,善质疑。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质疑能力进行培养,还需要我们研究探索,寻求规律,掌握方法。让我们携手努力,引导学生学会质疑,让语文之树绽放质疑之花。
(本文为广东省江门市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实验项目课题“初中教育质量提升实验研究”论文,项目编号:2015JMKGSY122)
作者简介: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尚雅学校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