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体会

2017-07-07 15:12于秀玲
智慧健康 2017年5期
关键词:溶栓下肢血栓

于秀玲

(山东省荣成市妇幼保健院,山东 荣成 264300)

产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体会

于秀玲

(山东省荣成市妇幼保健院,山东 荣成 264300)

目的探讨产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体会。方法我院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所收治的548例产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自然顺产220例,剖宫产228例,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有27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下肢浮肿发生率及DVT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下肢浮肿发生率及DVT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对产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下肢浮肿发生率及DVT发生率,在临床上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产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下肢浮肿发生率;DVT发生率

0 引言

下肢静脉血栓是妊娠期的严重一种并发症,随着现代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也得到不断提高,导致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改变,使产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逐渐增多[1]。它所导致的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对产妇的生命构成严重的威胁,由于该病治疗困难,其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所收治的548例产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自然顺产220例,剖宫产228例,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有274例,他们的年龄范围是18-43岁,他们的平均年龄(28.65±2.55)岁。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显示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临床对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措施并使用气垫床,护理人员需要帮助病人按时翻身。观察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对患者添加下肢的被动运动,护理人员需要每天观察患者身体的温度,此外,还需要检测患者的双侧小腿以及足踝周径,如果患者的肢体周径超过3厘米时,护理人员就需要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液循环情况。主要内容具体如下:

1.2.1 预防措施

临床相关研究表明,产后导致机体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较多,主要包括血液高凝、血液滞缓及血管壁损伤等。本文将分别对防止血液高凝状况、促进静脉回流及防止内膜损伤三方面预防措施加以阐述,具体如下:

(1)血液高凝状况的防治措施。血液高凝状态将增强血小板的凝聚,使静脉血栓多发。相关研究显示:既往已经发生血栓栓塞型疾病妇女,其妊娠过程静脉血栓发生率较高,为4-15%。对于血栓栓塞型疾病患者,临床需注意其是否存在血液高凝情况,且必要时可借助低分子肝素予以预防性地治疗,降低血液高凝发生风险,从而减少产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2)静脉回流促进措施。人体静脉血流若出现缓慢情况,易造成血液淤积,而血液于静脉中淤积为血栓的形成创造良好条件。导致静脉血流出现缓慢的原因可能和分娩、妊娠、骨折或外伤、长期卧床及长时间保持蹲位或者静坐等有关。临床于血液滞缓预防措施中需注意促进患者静脉回流,且基于对静脉血液回流主要依靠静脉瓣、小腿部肌肉收缩和胸腔负压等防逆流作用的考虑,应减少产妇负性心理发生,保持良好心态,维持血管正常舒缩功能;确保大便畅通,减少由于腹压增高和用力排便导致阻碍静脉回流的情况发生,且强化产妇主动、被动活动,缩短长期卧床等时间。

(3)内膜损伤的防治措施。静脉内膜指一层扁平内皮细胞,此细胞上覆盖物抗凝效果佳,其中内膜损伤为血管壁损伤中较为重要的类型,且血管壁损伤能够促进血小板聚集与凝血致活酶形成,从而导致血栓的形成。内膜损伤常见原因为通过静脉方式注射抗癌药、抗生素及刺激型药物等,所以,临床应积极采取内膜损伤的防治措施,促进静脉穿刺能力的提高,连续性滴注时间不超过48小时,避免于相同静脉位置进行多次穿刺,且局部炎症反应出现后对静脉通道予以重建。

1.2.2 护理措施

健康教育:为了最大限度地防范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护理人员有必要向患者充分讲解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危险因素及后果等疾病基本知识。尤其对于高龄、女性、吸烟、糖尿病、肥胖、小腿水肿、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更应该通过健康教育,引起患者的足够重视,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形成[2]。

饮食指导:进食某些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的饮食,易导致患者的血液黏稠度增加,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易形成血栓。因此,为了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几率,护理人员有必要引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一方面要注意膳食平衡,多摄入低脂、低胆固醇、高蛋白、高纤维和维生素的饮食;另一方面要叮嘱患者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增加腹压,影响下肢静脉回流。

基础护理:产后DVT患者的体质会较弱,在形成DVT的急性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嘱咐患者应绝对卧床。产妇在进行抗凝期间,护理人员应该嘱咐患者应停止母乳喂养,避免影响婴儿。

运动指导:手术后的长期卧床,活动局限,下肢肌肉处于松弛状态,血流轴向运动减慢,如术后6小时绝对平卧,就会存在着DVT形成的隐患,故对手术后的患者要督促其在床上做下肢的屈伸活动,内外收展动作,足趾主动活动,病情许可尽早下床活动,这样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下肢血流缓慢状态,延缓或阻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减少血管壁损伤的措施:为了减少血管壁的损伤,一般情况下,禁止在下肢静脉穿刺抽血输液等,减少机械物理化学损伤。术后出现一侧下肢肿胀、疼痛等异常感觉立即告知医生。停止患肢静脉输液,抬高患肢并制动,局部用50%硫酸镁湿敷,局部禁止按摩,必要时可酌情采取预防性治疗措施。

抗凝及溶栓治疗:①DVT应用肝素后改用口服抗凝剂3-6个月的抗凝疗法,已经被确定为DVT的标准治疗方案,肝素滴入速度不能太快,常用的溶栓药物为尿激酶,治疗可分全身和经导管局部溶栓。抗凝和溶栓治疗期间尽量减少有创性检查和治疗,静脉穿刺时止血带不宜捆扎过紧,最好选择静脉留置针,以减少静脉穿刺机会。尿激酶稀释过程中不可剧烈振荡,稀释后立即使用,禁止与酸性药物混合使用。保持静脉通路通畅,确保在单位时间内将溶栓剂顺利滴注。②使用溶栓药物时应注意观察有无出血倾向,观察皮肤黏膜、齿龈有无出血点,穿刺时有无针孔渗血,有无肉眼血尿,粪便或痰中是否带血,有无阴道出血,特别注意有无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颅内出血表现。如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③溶栓后患者不易过早下床活动,患肢不能过冷过热,以免部分溶解的血栓脱落致肺栓塞[3]。

肺栓塞的观察:肺栓塞是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一般在血栓形成后的1-2周发生,多发生在久卧后开始活动时,因此在血栓形成后的1-2周及溶栓治疗早期,应绝对卧床休息,在床上活动时避免屏气用力等动作,以防血栓脱落致肺栓塞。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有无咳嗽、发绀、肺部啰音等,患者出现症状时,立即平卧,高浓度氧气吸入,避免深呼吸,咳嗽和剧烈翻动,给予抗凝溶栓治疗

1.3 数据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主要采取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以P<0.05为准,说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相应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下肢浮肿发生率及DVT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的临床效果对比

3 讨论下肢静脉血栓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妊娠期并发症,具有治疗困难以及高费用等特点,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尽早了解此类病症形成原因,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对患者采取积极的相应预防及护理措施,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下肢浮肿发生率及DVT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这表明对产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下肢浮肿发生率及DVT发生率,在临床上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1] 李红梅.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及护理效果评价[J].吉林医学,2014,35(01):206-207.

[2] 徐伟豪,郭文杰,杨庭树.以急性肺栓塞广泛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为首发症状的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一例并文献复习[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5,38(12):912-917.

[3] 孙小娟.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4,(21):2797-2798.

[4] 范玉红.50例剖宫产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临床护理路径探讨[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6,14(02):251.

Prevention and Nursing of Postpartum Venous Thrombosis of Lower Limbs

YU Xiu-Ling
(The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 of Rongcheng, Rongcheng,Shandong,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postpartum lower limb venous thrombosis prevention and nursing experience.Methods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January 2016, 548 cases treated by postpartum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maternity leave of 220 cases, 228 cases of cesarean section,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each group had 274 cases, control group, routine nursing measures for the overall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compared two groups of incidence and the incidence of DVT in patients with lower limb swelling.Results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lower limb swelling rate and the incidence of DVT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Postpartum lower limb venous thrombosis in patients with overall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and the incidence of DVT in patients with lower limb edema, has great popularization value in clinic.

Postpartum lower extremity vein thrombosis; Lower extremity edema incidence; DVT incidence

10.19335/j.cnki.2096-1219.2017.05.113

猜你喜欢
溶栓下肢血栓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UPLC-Q-TOF/MS法快速分析血塞通、血栓通注射液化学成分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中医药辨证治疗下肢深部静脉血栓形成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