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60户人家300多人曾穴居山洞,共用一片瓦,同进一道门

2017-07-06 01:52
大观周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广南县洞顶岩洞

峰岩洞村位于文山州广南县南屏镇的大山深处,是生活于现代社会的世界上规模最大、连续居住时间最长、唯一穴居的村落。

以前,全村有着近60户人家300多人口,他们祖辈居住在峰岩洞内足有200多年,全村“共用一片瓦,同进一道门,鸡鸣全村应,相似一家人”。

我们从广南县城出发,在行驶了30多公里的路程后,远远就看见了山坡上零散分布着的石头房屋。这些房屋是新的峰岩洞村。

2001年,在政府相关部门的主导下,峰岩洞村村民们结束了世代穴居,纷纷搬迁至新房,开始了新生活。

在一部关于峰岩洞村的纪录片中,我们得以窥探到其时人们的生活景象。

1995年的初夏,村里人打算集资拉电,解决洞里的光明问题。村长李朝万正在召集大家开群众大会。李家是村里最大的家族。据说明末清初,江西寧江府一李姓人家,为逃避苛捐杂税,不远千里辗转迁徙到峰岩洞。后来又接纳了不堪匪患从四川、贵州逃难而来的周、徐、何、唐、任五姓人家。

峰岩洞周边都是嶙峋的山石,土地贫瘠稀少,水也奇缺。村民经常要步行五个钟头挑一桶水。此前,李朝万已经组织村民修了个水池,用蓄下的天然雨水与洞顶的滴水作生活用水。然而这次拉电的动员却没有那么顺利。村民习惯了煤油灯的生活,对于电的好处不甚在意。李朝万在群众大会上苦口婆心的游说,但村民似乎反响不大。男人们或蹲或坐在石头上若有所思,女人们一边听一边忙着手里的针线活。

李朝万想了一个主意,找镇上的电影放映对到村里搞电影晚会,“好让大家看看电的好处”。这一招果然灵验。慢慢的,峰岩洞村的早晚被电视机声、磨面声、鸡鸣犬吠声所包围。

在阳光的照射下,站在开阔的倒八字形洞口,洞厅中的整个村里一览无余。洞内左侧,一株株石峰拔地而起,形如丛林。洞顶钟乳石倒悬,蔚为壮观。有一株较为高大的擎天玉柱,仿佛是整个村落的守护者。

一条人工石板路迂回曲折,连接着洞里的各家各户。洞内的屋子或相连、或独建,高低不一,错落有致。各家房屋没有瓦片遮盖,洞壁就是天然的房顶。房屋有堂屋、卧室、厨房,顶层的平台还可以作为阳台或晒粮食用。家家户户均以土木筑墙,以篱笆为界,不难想象曾经“牛马有圈,猪鸡有窝,人畜各得其所”。

由于还未开放且地处偏僻,到峰岩洞村的游客很少。不时有参观的人进洞,对着残破的景象啧啧称奇。偶有峰岩洞村村民路过,也只瞥上一眼便走开。一个老人家背着一篓柴火经过,见我们站在洞口处,便将柴火放下,坐在路边的石头上,对我们笑。

屋内还有人们往日生活的痕迹,灶台、水缸、大簸箕零乱地躺在地上,墙上还有破损的报纸和贴画。几张奖状吸引了大家的视线。那是一张上世纪80年代的小学生“三好学生”奖状,字迹依旧清晰可见。奖状的主人现在是文山某医院的科室主任。我们试图与他取得联系,但一直没有得到回应。

近几年,当地对峰岩洞村遗址进行了保护性的修葺,以期在不久后恢复原貌,接待游客。endprint

猜你喜欢
广南县洞顶岩洞
洞顶余幅对泄洪洞内空气流动特性影响研究
泄洪洞洞顶余幅与补气洞通气平衡特性分析
广南县耕地质量现状与保护对策
高填方黄土明洞顶EPS板和土工格栅共同减载计算及土拱效应分析
对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下者偏村壮族村寨民族服饰的研究
旅途探险记之岩洞惊魂
广南县一起非典型性猪伪狂犬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