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如何优化作业设计提高实效性

2017-07-06 22:54张志明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27期
关键词:开放性作业语文

张志明

(广州市番禺区新桥小学,广东广州,511450)

清代教育家颜元说过:“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作业设计作为学科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教学环节,它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在学科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是学生提前接触所学内容的有效途径(课前预习),也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技能的重要学习环节,更是检验学生知识掌握水平及技能发展状况的有效形式(课后练习)。笔者认为要优化作业设计提高实效性,就必须对当前学生作业设计状况有清楚的认识,走出一些阻碍我们优化作业设计提高实效性的误区。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笔者发现现在我们的作业设计主要存在以下一些现象。

现象一:作业设计形式单一

有些老师课前没深钻教材﹑课标,作业设计十分随意﹑机械重复﹑形式单一。

分析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作业的设计不能拘泥于书面的形式,可以是一项活动,也可以是一件制作等。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往往忽视了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

作业不应当是单一枯燥的文本,而是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复合体,它是一种凭借,由此激发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感官体验,在愉悦合理的情境中获取知识,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并积累大量的愉快而幸福的经历。所以,教师要寻求作业创新,要设计形式多样、多元化的作业。

现象二:作业设计对象单一,不利于发展

教学中,教师为了图方便,习惯布置统一的作业内容。无视学生的个性与认知差异,搞“一刀切”“齐步走”的作业,使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分析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学生的身心发展由于先天禀赋以及后天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差异。一刀切的作业往往是后进学生的课业负担,如果学生自己选择作业,就可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作业的针对性,让学业负担停留在适当的位置上。避免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出现。这样,学生的语文能力就会得到发展。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性,是主体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作业有一定的层次性和发挥性,便于学生选择练习的量度和难度。

对策

一、优化作业设计要形式多样,具有开放性。

开放性作业主要是把学生置于一个动态、开放的学习环境中,为学生提供多元、综合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学得主动,学得积极,使每名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作业形式上实行了多样化,使作业从“写”的单一形式中走出来,听、说、读、写全面开花,将听、说、读、写与演、唱、画、游戏以及参观、访问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巧妙结合,让作业富有趣味性,具有吸引力。

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笔者曾设计如下开放性作业:

(一)听说结合类:教师每周五布置一份朗诵录音的作业,学生利用双休日录制一篇学过的课文朗读录音材料,周一带到学校,利用早读时间在班内播放,让学生评选“优秀播音员”。

(二)读写结合类: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章文词优美,朗朗上口,极富儿童情趣,一些优美的诗歌、有趣的童话故事都可以作为学生仿写、续写、创编的原始材料。如学了儿童诗歌《我想》后,让学生仿课文创编诗歌;学了《桂林山水》,让学生写导游词……

(三)动手搜集类:

1.有些课文在学习之前需要有一些背景材料,教师可以设计“收集信息”类作业,让学生上网或上图书馆翻阅,或看电视记录等多渠道获取。如《草船借箭》一课,学之前让学生先查找《三国演义》中有关的故事情节及背景、人物资料。

2.有些课文在学过之后,需要拓展,也可布置学生查找有关的文字材料进行阅读。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上的多样性和开放性,能使学生从单调的作业中解放出来,给他们提供一个更宽松、更广阔的平台,展示其个性,让学生主动学习,在挑战困难中学习知识和能力得到提高,也促使学生向纵深发展。

二、优化作业设计要尊重差异,体现针对性。

一个班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学生能力也有很大的差异。作为教师,必须正视并尊重这种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作分层要求,设计作业时應有所侧重,笔者在作业设计上更喜欢分层对待这种方式,这样的作业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的要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各自层面上有所发展,感觉更加有针对性。

(一)作业量的分层

作业量的分层是指我们可以根据学生个体情况和对其发展要求的不同进行增减。要求过于简单的,学生容易掌握的不必再留,同类作业切忌重复。对于学习能力强、态度认真、知识掌握较快的学生可以多留一些让学生有更大进步的作业或减少徒劳的作业,对于学习能力薄弱、态度不够认真、知识掌握不够牢固的,可适当增加作业量。

(二)作业难度的分层

作业的难度应略高于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给学生一个可以选择的范围,能力强的可选做较难的,能力稍微弱些的可以做简单的。

在同一个教学班中,笔者经常把作业设计成“快餐”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去选择。如A套餐的题型灵活多样,偏重于理解、想象、运用;B套餐的题型再低一层次;而C套餐多为比较简单的巩固性作业。让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我们还可以把作业设计成“自助餐”型,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力。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习题,如学了《新型玻璃》一文后,我设计了这样4项作业(让学生选择其中2题做):1.说说这几种新型玻璃的特点,课外收集更多的有关玻璃的知识;2.为这些新型玻璃写广告词;3.当一回设计师,设计更多的新型玻璃,仿写一篇科普文章;4.为电视机等设计更新产品,可用图片加文字叙述的形式写一份说明书。

总之,语文作业的内容应是丰富多彩的,形式应是多种多样的,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应用语文知识形成综合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策三著.教学论稿[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2]张明,鲁晨黎.关于构建开放性语文作业的实践和思考[J].小学语文教学,2005(3):34.

[3]孙霄兵.解读教育规划纲要亮点:改革人才培养体制[N].中国教育报,2010年09月15日.

猜你喜欢
开放性作业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初中英语开放性探究式阅读教学策略
作业
寻求开放性道路
重读天一阁开放性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