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语洛
上课铃响了,老师神秘地从口袋里掏出一个东西并紧紧地握在手里,让我们猜是什么。有人猜乒乓球,有人猜玻璃球,还有人猜是鸡蛋。猜鸡蛋的同学话音刚落,就有人提出了质疑:“鸡蛋这么脆弱,捏在手里早碎了!”老师摊开手,发话了:“确实是鸡蛋!既然你们都不相信鸡蛋不会被捏碎,为什么不自己试一试呢?”于是,捏鸡蛋的序幕就这样被拉开了。
同学们都自告奋勇,迫不及待地想去试一下,手举得很高,嘴里还不停地喊着:“我!我!我!”老师先请诺诺上台。小个头的她自信满满地走上讲台,小心翼翼地拿起鸡蛋握在手里,轻轻地捏了一下,生怕鸡蛋真的会被她捏碎似的。结果鸡蛋安然无恙。座位上的同学们都急了,拼命地喊:“使劲儿!使劲儿呀!”她眉头紧皱,使出九牛二虎之力,连手背上的青筋都鼓起来了,可是鸡蛋仍然纹丝不动。
这时,人高马大的小丁按捺不住了,他可是我们班出了名的“大力士”。只见他一个箭步跃上讲台,把鸡蛋掂在手心,满不在乎地一捏。咦?没反应!他嘴角微微扬了一下,似乎是在掩饰那一脸的尴尬。然后他握紧了拳头,睁圆了双眼,嘴里配合着发出“呀”的声音,可鸡蛋还是安然无恙地躺在他的手心里。他摇了摇头,灰溜溜地回到了座位上。
其他不服输的同学也一个个上台尝试,却都一个个败下阵来。鸡蛋仍然完好无损。这时,有同学忍不住起哄说:“就说嘛,鸡蛋是捏不破的!”老师问道:“那鸡蛋为什么会捏不破呢?”这一问,可把大家给问住了。
看上去那么脆弱的鸡蛋,怎么能承受那么大的力量呢?老师见我们一脸疑惑,便说出了真相。原来,鸡蛋表面的曲面结构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因此,就算它的壳很薄,仍能很好地抵抗外界的冲击。科学家根据这个“薄壳结构”的原理,设计出了悉尼歌剧院、国家大剧院、水立方等许多轻便省料又漂亮的建筑。倘若只用两个手指捏,力量就会集中在两点上,鸡蛋受力不均匀,就碎了。
我们顿时恍然大悟,原来一个小小的鸡蛋也有那么大的学问。
点评
习作采用抛出问题的方式开头,既能引发读者思考,同时也有利于下文抽丝剥茧般剖析问题。上台捏鸡蛋的人选中,小作者重点选取了两名同学——自信满满的诺诺和人高马大的小丁,然后用“一个个上台尝试,却都一个个败下阵来”省略其他同学,在內容安排上做到了详略得当。最后用设问句式揭晓答案,让同学们明白了鸡蛋上的“薄壳结构”,这不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吗?(沈菊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