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明
摘 要:伴随着我国社会在不断的进步,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我国的建筑文化也是在不断的进行着发展,建筑水平也是在日益的提高,我国的建筑具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通过将传统的建筑设计可以应用到现代的城市建筑设计之中也是存在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分析了传统文化符号与公共建筑设计的完美契合,把公共建筑看成是建筑形态符号、色彩符号、材质符号等符号的集合体,并深入说明了将传统文化符号在公共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公共建筑设计的理念,希望可以为今后的公共建筑设计有所帮助。
关键词:公共建筑 设计 传统文化 应用
1、导言
近年来,各个国家的建筑设计中都注重将本国传统文化符号融入其中,我国也不例外,所以应该对传统建筑保护工作进行不断的加强,現阶段建筑设计时,应该对传统建筑中所具有的空间特色进行充分借鉴,学会灵活运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的创造出地域以及时代特征的一种新时代建筑。
2、在公共建筑中应用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意义
2.1中国传统文化与建筑设计具有内在统一性
之所以说中国传统文化与建筑设计具有内在统一性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构成是佛家文化、道家文化、儒家文化三者,它们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与建筑设计具有良好的传递性与继承性,它们不仅仅是建筑设计现代民族性的基础与重要资源,更是具有光辉灿烂精神物质文明的优秀代表。传统文化反映在建筑上体现了过去与现在相应的技术影响与思想领域的传统文化,它们二者是相互辩证统一的矛盾体,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依赖而存在的,,现代国际社会建筑设计者与理论工作者工作的核心就是如何更好的保持建筑艺术与内涵的延续性朝着正确的道路迈进,要始终秉持着以创新为目的原则去科学的指导继承的尺度。
2.2现代建筑设计中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符号
在建筑设计中应用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意义的另一大显著表现就是现代建筑设计中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这是我国现代建筑设计行业的悲哀,更是对两千年来中国丰富传统文化的亵渎与抛弃,设计者们没有做到“批判的继承西方文化”,他们已经逐步的习惯用西方的审美眼光与西方的美学角度去思考安排传统的没学问题,一味的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抛之脑后。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引入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已经成为非常迫切紧要的课题,严格避免现代建筑设计脱离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体系,切勿逐步丧失我们薪火相传了几千年的文化,对我国新一代建筑设计者的要求就是要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最终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与现代建筑设计的完美融合,发扬广大中国的传统文化。
3、公共建筑规划设计中缺乏传统文化因素的原因
3.1建筑规划设计师传统文化基础差
就目前而言,在建筑规划设计过程中,设计师更多的是将重心放在了当前的流行趋向上面,在城市文化积淀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设计出来的建筑形式大同小异,缺乏特色,加上在世界大环境的影响,很多建筑物只有实用价值,缺乏必要的文化气息,很多建筑规划设计师忽视了传统文化的学习,在设计建筑物时,只是循环的利用现有的形式,使得建筑规划设计中缺乏相应的传统文化元素。
3.2民众缺乏传统文化意识
进入新时期以后,西方文化在我国广泛传播开来,很多人为了追求时尚,过于看重西方文化,忽视了本土文化的学习,我国传统文化缺少的问题不断加重。在建筑规划设计方面,过于看重建筑物带来的经济效益,在这方面,现代的高层建筑具有很强的优势,使得很多开发商、建筑设计师将视线放在上面,造成建筑物中缺乏传统文化元素。
4、公共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应用
4.1扩展传统空间的概念
对传统空间进行扩展和研究学习的表现手法不同,对传统空间进行扩展说的是创新与发展,日本京都新客站就是这种表现手法的例子,设计人员日本京都新客站的内部设计了一个山谷式聚落,而且在这个山谷聚落中融入多种不同形式的建筑物,将京都的地理位置表现的淋漓尽致,还在建筑顶部设置了很多玻璃顶覆盖,仰头就可仰望天空。
4.2浙江字画符美术馆
最近又发现了一个特别的地方,它就是坐落在浙江杭州西湖附近的浙江字画符美术馆。浙江美术馆采用的是钢、玻璃、石材等材料制成,玻璃使得美术馆通透如琥珀,就像水墨画一般。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它就像西湖的一部分一样,两者并在一起画面犹如天成。很好地展示了美术馆的内在,运用字画符对美术馆来说绝对是在正确不过的举措。古代与现代相结合,既有现代的科技元素又富含古韵古香。美术馆的设计者程泰宁先生的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山水,并且将此灵感以一个符号的形式加到设计中。
4.3传统建筑模式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这里所说的传统建筑模式指的是建筑形式上的模式,也就是建筑物或者构造物的形状。现代建筑是当前城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化建筑设计要想能够体现出民族的特点就必须要将传统的建筑形式通过不同种类的方式和性状表现出来,对其原型进行演化和拼接处理,进而在现代建筑基础之上又能体现出传统建筑文化并不缺乏时代精神的当代建筑。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的建筑形式,现代建筑设计也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形式上,要通过现象看本质,药要从多方面的角度来进行思考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认清当代建筑的形式以及其对于传统建筑文化的表现方式和设计类型,目前,在我国就有很多将传统建筑模式应用到现代建筑设计和建设中来,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北京菊儿胡同、曲阜厥里宾舍自己北京香山饭店等。在实际的情况中,传统建筑模式也可以进行更加细微的划分:传统居住模式、传统园林模式以及传统群体布局模式。这些模式对于现代化建筑的设计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利用价值。
4.4图案符号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图案符号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典型案例就是我国在前几年举办上海世博会时,其中中国馆的中华艺术宫整体上使用的是中国红色彩以及中国传统的鼎作,还要同时辅助以必要的倒阶梯式,这就是图案符号在我国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它的主要渠道就是凭借建筑来传达文化传统信息与视觉信息,它最大的好处就在于保持现代建筑功能的同时最大化的实现广大人们的精神享受与满足,我国传统文化往往往往会给现代建筑设计师带来丰富灵动的设计理念与设计灵感,比如在建筑中灌输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结团或者是传统吉祥物等各种因素来凸显出建筑的个性化。
4.5材质符号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材质符号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指的就是最大化的将建筑的表面特征给显现出来,在增强建筑审美功能的同时要将传统建筑物中的材质符号元素与现代建筑设计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建筑的材质符号是人对材质的心理感受与生理感受,中国有及其悠久的历史灿烂文明,这也就使得传统文化符号的内涵与形式更加的丰富多彩,将现代与传统的符号进行抽象与提取进而在利用现代协调手法的基础上形成交融,还要充分挖掘出材质的肌理效果来进一步向使用者传达建筑的深层次语义。总的来说,材质符号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赋予了外在形式上的均衡之美,还望继续保持。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传统文化被充分的利用在公共建筑学上,我们的生活出现了更多的宁静与平和。总之,公共建筑设计的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这一根基。以往的单一化建筑很难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注重我国传统文化与建筑规划设计的融合,以此促进我国建筑领域的本土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涵.浅析建筑设计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应用[J].江西建材,2017,08:12-13.
[2]钟珊珊.浅谈传统建筑设计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1:96-97.
[3]张子良.公共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07:72-73.
[4]文茹.建筑规划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应用探析[J].江西建材,2017,02: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