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丽君
摘要:辽宁自贸区的建立,将给传统老工业基地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受益于自贸区带动,辽宁经济环境有望实现重大改善。文章以自贸区发展及辽宁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为背景。对会计人才需求展开分析。提出为适应当前和未来辽宁经济环境变化所需高层次、复合型会计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结构,希望为辽宁地区各类高校制定适应经济发展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参考。
关键词:自贸区 会计人才 需求
2016年党中央、国务院围绕“一带一路”、构建自贸区网络体系的整体思路,提出在辽宁等七个省份设立自贸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区)。据《经济参考报》报道,此批自贸区建设中,辽宁省主要任务是落实中央关于加快市场取向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着力打造提升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整体竞争力和对外开放水平的新引擎。辽宁自由贸易区的设立将为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提供新的契机,同时也催生了对高水平商贸、金融和财务等专业人才的需求。会计作为一种商业语言,为企业经营管理和贸易伙伴等利益相关群体提供财务信息,是对内、对外贸易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探索当前及未来自贸区建设带动下辽宁经济环境变化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对推动自贸区发展、构建新的贸易规则、促进辽宁经济振兴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会计人才需求背景分析——自贸区带动下辽宁经济环境变革
自贸区的建立是我国新时期构建新贸易规则和治理体系的重要平台,是促进我国在贸易全球化趋势、规则制定阶段抢占话语权的重要战略步骤。辽宁自贸区的建立将有力于推动辽宁与周边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进而加快辽宁地区产业转型和优化、升级。届时,传统老工业基地的经济环境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对外开放程度加深,辽宁经济全球关联度提升
辽宁是沿海省份,但经营理念、产业结构、经济模式等都接近内陆式,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辽宁发挥得天独厚地缘优势以及资源禀赋的能力。在辽宁的对外开放政策方面,2009年国务院通过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提出“五点一线”规划。“五点一线”规划对沿海地带产业基地建设和资源协调的系列举措使辽宁迈出了开放的第一步,但辽宁的对外贸易发展仍相对落后。2016年入选第三批自贸区,辽宁将深入全面启动开放式发展模式,特别是可以促进与日韩国家贸易的发展,带动整个辽宁甚至东北地区经济繁荣。开放程度的加深,对外贸易往来的频繁,国外资本的流动,会使辽宁区域经济发展与全球一體化经济关联度日益密切。
(二)传统产业结构转型、优化升级。新兴产业获发展
辽宁曾是全国老牌工业基地。为国家经济建设立下汗马功劳。但受传统思维观念影响和经济量级巨大难以灵活应变的约束,近几年经济发展中没有及时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引入新型经济模式,逐渐落后于其他省份。随着贸易区辐射作用的增强,辽宁将逐步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及适用技术实现对传统工业企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升级。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也会随着贸易的发展和投资环境的改善得到规模发展或填补省内空白的机会。
(三)投资环境改善,外资大量涌入
国家三度推进自贸区建设,主要意图是通过区域合作逐渐将贸易规则传递到全球其他地区,从而在贸易规则与标准制定中占据主导权。上海自贸区的实践证明,目前国际贸易规则的谈判已经从过去仅限于贸易领域,向投资领域扩展,其触角延伸到投资便利、竞争政策、社会条款等与贸易有关的各个领域。由此可见。辽宁自贸区的建立必将催生国际投资与贸易规则的衔接以及政府对改善投资环境等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引导。在此背景下,大量外资有望进入辽宁,成为活跃辽宁经济的积极因素。各种形式的外资企业、银行将纷纷进入辽宁,形成对会计、贸易、金融等高端人才的巨大需求。
二、会计人才素质结构分析——自贸区带动下配套会计人才需求
人才是地区经济发展的血液。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进行了结构性调整,从关注重点大学的发展逐步转向关注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在这一背景下,辽宁各高校抓住机遇,以服务辽宁区域经济发展为办学定位,为辽宁输出大批人才。但由于辽宁产业结构长期以工业为主,对外贸易等其他产业相对落后以及新兴产业布局不足等问题导致人才结构失衡。一方面,高等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有所侧重,主要为满足辽宁传统经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很多高校虽然也进行了教学改革,增设了很多符合开放式经济发展模式的专业,但传统产业并不能有效吸纳这部分优秀人才,而致使大量人才流向东南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面临即将崛起的新型经济环境,辽宁的高等教育机构应该提前感知和预先做好人才培养和储备工作。就会计而言,省内高校教育分层、多元化实践为社会输送大量会计人才,但会计人才仍存在结构化失衡问题。具体体现在各层次人才的布局上,低层次人才滞留、找不到工作;高层次、复合型国际会计人才短缺。而服务辽宁自贸区发展及为辽宁经济转型而进行的人才储备则指的是高层次、复合型会计人才。结合辽宁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笔者对该类会计人才素质需求作如下分析:
(一)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判断能力
随着对外开放程度向纵深方向发展,辽宁经济全球关联度会再次提升。这一背景催生了对具有国际视角会计人才的需求。依据会计作为微观学科的传统观念,会计人才只要具备基本的专业素质,依据我们国家会计法规和准则恰当处理企业内部经济业务,对外提供本企业财务信息即能很好地胜任会计工作。但经济全球一体化背景下。企业面临的产品市场与金融市场逐渐步入国际化轨道,会计人才应首先具备突破微观界限,放眼国际的宏观视野。了解国际经济运行规律、掌握对外贸易规则、熟悉各国及国际会计准则体系与利害关系,能够为企业对外经济活动往来提供管理和决策支持,在涉及到国家利益的问题上深明大义。总之,冲破微观世界限制,在宏观思维基础上的专业判断能力是会计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
(二)掌握适应产业发展与新经济模式的会计业务要领
面对辽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型经济模式的涌现,新兴实践活动迫切要求会计人员冲破传统业务的限制。会计与金融商贸等专业的界限愈加模糊,和其他专业的交叉融合愈加明显。因此对会计人才而言,要同时兼顾知识体系和业务能力的双重复合。首先。知识体系的复合是指会计人员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应相应具备国际经济、电子商务、国际金融、国际贸易、财经外语、涉外法律等多领域知识。业务能力的复合是指会计人员除了精通传统“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业务处理方法外,还要掌握涉及国际收支、外汇汇率、外汇交易与外汇风险管理、外汇管理制度、国际贸易结算、国际信贷及融资等方面的业务。从知识体系的扩充到业务范围的扩大,未来辽宁经济发展将对会计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具备外语及跨文化沟通能力
在外资和外贸成为经济体活跃因子的未来。要求会计人才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传统观念认为,会计是偏重技术性的工作。不需要强调对沟通能力的特殊要求。但从近几年美国频繁对华提起反倾销诉讼案,会计规则的制定和其对贸易往来的影响,足以让我们清楚会计作为商业语言功能在自贸区背景下对贸易主体的重要性。会计语言业已成为各国贸易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不仅需要会计人才具有外语交流和业务能力,更重要的是在通晓经济贸易伙伴国的文化习惯、熟悉各国会计准则体系基础上的良好沟通能力。
(四)恪守职业道德,维护国家利益的高度责任感
辽宁对外经济交流的广深发展,将地区会计职业界推进了全球一体化的大熔炉。坚守职业道德,是会计职业界一贯秉持的信念,而这种信念,在新的经济环境下被赋予更深刻的意义。会计人员良好的道德素质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积极热情的工作面貌将被贴上国家标签,展现给全球经济体。因此,在开放的经济环境中,更需要会计人才恪守职业道德,为国家和民族展现良好的道德风尚。
三、研究启示与展望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辽宁自贸区的建立将推动省内高校对人才储备和供给的研究、实践热潮。单一性知识结构的人才已不能应对复杂的形势,社会迫切需要厚基础、宽口径、具有复合知识和能力的人才。高层次、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将是未来辽宁自贸区建设及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持续研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