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艺华
摘要:我国社会具有典型的“多重二元性”。城乡二元结构是中国的根本国情。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二元教育体系、二元劳动就业结构、二元社会保障制度等都导致了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文章主要介绍二元结构是如何影响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并提出了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农业工业化及现代化进程等建议以改善中国城乡收入差距问题。解决二元结构下我国的城乡收入问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新常态”下的我国在实现共同富裕道路上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二元结构 城乡收入差距 建议
一、中国二元结构的基本特征
二元分割,又可称为城乡差别或二元社会结构,我国在社会结构上实行城市/乡村二元分割的概括表达。它包括户籍、住宅、粮食供给、副食品供应、教育、医疗、就业、保险、劳动保障、婚姻、征兵等10余种制度,成为判断农民与市民阶层的依据。
中国社会具有典型的“多重二元性”。这主要表现在:一部分比较发达的现代工业与大量的传统农业并存,一部分现代化城市与广阔的传统农村并存,一部分现代工业与大量的落后手工劳动或半机械化的企业并存,一部分经济比较发达地区与广大不发达和贫困地区并存。在这种“多重二元结构”中,城乡二元结构是中国的根本国情。其特色表现为:中国农村人口比重大,城市化水平低,城乡人口结构性矛盾突出;城乡分割,城乡居民存在两种身份制;城市和农村形成互相独立的两大经济板块;乡镇企业(中小企业)的发展形成城乡两大工业系统;城乡经济发展水平悬殊,城乡差别有扩大趋势。
二、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现状
城乡收入差距是城乡发展平衡情况的一个重要表现,接下来,我们将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城乡收入来源差距、区域问城乡收入差距三个角度来分析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现状。
据相关统计数据,2000年之后,我国基尼系数始终保持在0.4的警戒水平上,尤其2005到2010年的六年时间里,更是均保持在0.48的高位警戒线之上。我国城镇内部和农村内部的基尼系数水平较为合理,但总体基尼系数过高,可见,城乡差距仍然是我国总体基尼系数过高的重要原因。以我的家乡福建省为例,据中商情报网2015年4月17日报道,2014年,福建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2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5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为农村的2.4倍,城乡间的收入差距问题显著。
(一)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
本文中,我们用城乡人均收入比率来衡量我国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即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
从表1可以看出,1978-1985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呈现下降趋势,该阶段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改革中心从城镇转移到农村,农村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物质生活改善,城乡收入差距缩小。
1985-1994年城乡收入差距城呈现上升趋势,该阶段我国加快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经济改革中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城市经济及居民收入提高,城乡收入差距拉大。
1994-1998年城乡收入差距呈现下降趋势,该阶段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不断发展,大量农民进城务工,乡镇企业发展,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整体提高。
1998-2010年城乡收入差距呈现显著上升趨势,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迅速,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城乡收入差距拉大
2010-2014年差距有所下降,我国采取措施努力缩小收入差距,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但就总体而言,自1978-2014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城乡人均收入绝对差距呈扩大趋势,但该差距的变化幅度城乡下降趋势。由此,我们可以说城乡收入差距大仍然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但近几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情况有所改善。
(二)区域间城乡收入差距
从表2中可以看出,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最大。东北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最小,中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基本上大于东部地区。但自2005年至2014年,各区域城乡收入差距均呈现下降趋势。暂不论东北地区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缓慢,我们基本可以得出结论,区域的收入差距情况大致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相符,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城乡收入差距越小,显然,这种情况不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三、二元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一)二元户籍制度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根本原因
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的颁布标志着中国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的正式建立。《条例》规定: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的证明,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出手续。1992年,国家就成立户籍制度改革文件起草小组,此后不断致力于实现“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的改革目标。目前,我国还处于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向居民统一户籍登记管理制度转变的过渡阶段,各项政策的具体落实还需要经过时间与实践的检验,中国长期以来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产生了不少的社会问题,如城乡差距、贫富差距等。
二元户籍制度使得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的流动受到阻碍,城市与农村割裂开来,城乡之间生产要素如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的自由流动受到限制,财税政策、产业政策等更多地向城市倾斜。“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成为了区分居民身份的重要标志,由此带来了因身份不同而享受不同的社会待遇的各种不平等问题,城乡资源配置不合理,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享受更好的医疗服务、教育水平、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远高于农村,工资水平亦是如此,然而二元户籍制度使得城乡劳动就业市场割裂开来,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自然不断拉大。二元户籍制度是我国二元结构的重要体现,也是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根本原因,改革二元户籍制度是解决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重要举措。
(二)二元教育体系不利于长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教育是影响中国人力资本形成的关键因素,二元教育体系是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是中国社会的突出问题。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等,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受教育机会不平等,城乡义务教育政策不统一,城市拥有更先进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更优质的教师资源、更广阔的的教育筹资渠道,而在农村许多地区,仅有小学和初中学校,高中学校及高等院校基本上都在城市,不少农村地区甚至连九年义务教育所需的资源提供都存在问题,农村居民的受教育水平普遍低于城市居民,城乡居民劳动力素质拉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自然拉大。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的蔡昉提到,(从教育人手消除城乡二元结构)2013年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流动儿童达1200余万人,留守儿童达2100余万人,入学问题和教育质量问题都亟待解决。而在二元结构下的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户籍问题、学籍问题等都是我国亟需解决的问题。只有改变城乡二元教育体系,城乡的收入差距才能在长期不断缩小。
(三)二元劳动就业结构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拉大
二元户籍制度使得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存在较大的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市的住房问题、子女教育问题、社会保障等都很难解决。实际上,农村与城市的劳动就业市场是割裂开来的,普遍而言,城市劳动力比农村劳动力拥有更高的技能水平、受教育水平及工资水平,城乡劳动力市场难以自由流动,就业技能、就业知识、技术等难以沟通,城乡劳动力素质差距不断扩大,自然导致城乡劳动力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尽管农民工进城能获得相较于农村较高的收入水平,然而由于劳动力素质、身份歧视等问题,大多数农民工从事建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收入水平上升空间及职位晋升空间较小。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与城市居民一样获得长期较高水平的工资收入,然而暂时流入城市的农村劳动力又需要负担与城市居民一样的生活成本,再综合考虑通货膨胀、税费负担等因素,农村劳动力的实际收入能提高多少呢?中国的工业发展很大程度是以牺牲农业的经济利益为代价,同时农民工也是中国工业化建设中的重要力量,而农民工真正从中获得了多大利益呢?二元户籍制度下的二元劳动就业制度也是造成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重要因素。
(四)二元社会保障制度加剧了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
社会保障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形式之一,主要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组成,而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必然导致我国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城乡社会保障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城镇拥有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住房保险、住房保障等不断完善,社会保险覆盖率达90%以上。相较城镇,我国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尚有很大的完善空间,除了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及养老保险以外,农村其他保险项目仍处于缺失状态。就医疗保险支出而言,2014年,我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达8133.6亿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当年基金支出仅2890.4亿元,这实际上也反映出了城乡社保基金投入存在较大的差距。
社会保障制度是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方式之一,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调节收入分配格局,而我国的二元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很好地发挥收入再分配的作用,反倒会进一步拉大城乡收入差距。此外,农民缺少社会保障使得农民拥有较高的边际储蓄倾向,为了医疗及养老的需要,农民更倾向于将收入储蓄起来,这样以来,农民的投资意愿不强,农村的投资建设便很难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收入水平也很难提高,城乡收入差距将不断拉大。
四、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建议
(一)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促进劳动力转移流动化
城镇化进程中,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同时伴随着人口从农村向城市流动这一结构性变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应该关注农民与农村的发展,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整体水平提高,实现社会共同富裕。若中国全面完成新型城镇化建设,原先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割裂状态将逐步被打破,城乡间的劳动力转移能够自由流动,城乡居民间的收入差距将不断缩小。然而,新型城镇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切不可急于求成,出现“被城镇化”的现象,这样,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现状才能有所改善,城乡间的差距才会真正缩小。
(二)加快农业工业化及现代化进程,创造农业“新常态”
大部分农村的实际情况限制了农村必然形成以第一产业为主的生产结构,而如何发展好农村的第一产业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城乡收入差距缩小。1978年我国在适应当时实际情况下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干到户,包產到户”,提高了农业的劳动生产率,解放了劳动生产力,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随着生产力的提高,我们需要变革农业生产关系,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如今,以土地承包权颁证确权和土地合法流转为核心催生的农业新常态使以工业化的组织方式对传统的农业生产进行改造成为可能。农业应该真正享受工业化成果,运用工业生产成果,如先进的生产设备、先进的经营方式等促进农业工业化,农业更多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发展起来,运用现代化发展理念,农业与生态协调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农业也应该创造自己的“新常态”,促进农业生产方式向更加先进的方向转变,促使农村更多依靠自身的力量缩小与城市之间的差距。
(三)深化城乡体制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城乡体制改革根本上是要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改革需要统一城乡户籍,居民拥有统一平等的身份,改革二元教育体系,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分配合理化,投入更多资金支持农村教育的发展。改革二元劳动就业结构,促进城乡劳动力自由流动,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市场,形成公平的就业竞争市场。改革二元社会保障体系,城乡享受平等的社会保障,促进城乡社会保障资金投入均等化。突破城乡二元体制结构,促使城市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设备向农村流动,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城乡共同形成创新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