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蓓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1)
【摘 要】本文以积极心理学视角对航海类学生就业难提供心里障碍调适,以增强毕业生就业心理素质,优化航海类毕业生的就业心理环境。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航海类毕业生;心理调适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国家对航海类人才需求量增加,对航海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航海类院校人才培养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逐步完善航海人才培养体制,培养心理素质过硬、专业综合技能突出的航海人才至关重要,加强海员队伍建设,培养专业化、国际化的航海人才迫在眉睫。目前高校教育逐步从求量到求质转变,实施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证,但航海类专业受“招生难”、“就业难”影响下,国内航海人力资源远远不能满足国家海运战略的需求。航海类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呈现出较多的心理问题,高校必须利用积极心理学理念提高毕业生就业观念和责任意识,排除不良心理因素的干扰,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强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意识,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力,促进航运复苏和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加快推进航运强国的步伐。
一、积极心理学定义和内涵
(一)积极心理学定义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针对传统心理学只注视人类的消极行为问题而忽视人性中积极的、正面的东西,提出的研究人类积极的力量和美德的心理学范畴。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人性的优点与价值、人类积极的品质,探索人类美好的生活方式,充分挖掘人类固有的、潜在的和具有建设性的力量,提高人的创造力,促进人类自身的发展与完善。
(二)积极心理学的内涵
积极心理学倡导人们要有积极地生活态度和良好的心理状态,它充分发掘人们的潜能、关注人优秀的品质、健康的心态,从客观角度研究人的优点,用客观的心态看待问题,不断激发自身的积极特质。积极心理学主要涉及三个层面:一是积极的主观体验,如幸福感、满足感、快乐感、乐观主义等;二是个人的积极特质层面,如工作能力、爱的能力、毅力、勇气、人际交往能力、宽容、对美的感受力、创造性、关注未来、灵性、天賦和智慧;三是群体组织系统的层面,主要关注公民美德和使个体成为具有责任感、、使命感、利他主义、宽容、有礼貌和有职业道德的公民的社会组织,其中包括健康的家庭、良好关系的社区、有效能的学校、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等。
航海类毕业生就业必须以积极心理学理念对毕业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以积极因素影响大学生就业观,充分挖掘有利于就业的个体和群体因素。只有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知识、理论和实践原理来调适学生的心理困境,将积极心理学全面介入学生的学习和就业,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航海人才。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把积极心理学应用于航海类毕业生就业是高校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开辟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措施。这将给航海类就业提供新思路、新视角,促进航海类学生积极乐观地人格特质。
二、航海类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
(一)思想不够坚定,择业观出现偏差
大多数航海类专业学生进入大学前对行业并不了解,更没有相应的职业规划。随着对航海类专业认识的加深,对危险性、艰苦性、独立性和国际性等外界因素的干扰不能正确面对,部分学生失去立志航海的坚强意志和坚定信念。职业选择力求稳定、能不上船就不上船,甚至选择与专业毫无相关的就业岗位,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责任心、自豪感、使命感缺失,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造成毕业生择业观偏差,职业期待错位现象的产生。
(二)毕业生职业满意度不高
工作满意度是指从业者在工作的过程中,对工作本身及其有关方面的主观感情色彩的感受的心理状态。对从业者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和人生观都有重大的影响。海员需要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与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与心理素质、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出色的应变能力、团结协作和团队精神、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敏锐的观察力。这些因素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心理困扰,而且海员是非常特殊的一种职业,他的工作环境相对封闭,工作单调,艰苦,再加上自然条件变化多端,危机四伏,危险性高。海员患身心疾病几率较高,人际关系紧张和不协调现象严重,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工作积极性降低,从而失去职业忠诚度。
三、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就业心理调适
航海类毕业生就业要在积极心理学理念指导下,积极引导大学生心理调适,激发毕业生的主观幸福感,以培养学生对海员职业的积极情绪体验,构建良好的就业环境,塑造学生积极的就业人格。整合一切资源,积极搭建校企就业平台,切实提高学生的就业环境。
(一)培养积极的情绪体验
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情绪是指“能够激发个体产生接近行为或行为倾向的情感”,如幸福感、希望、满足感和乐观等正价值。培养航海类毕业生积极情绪体验、塑造积极的意志品质,使其充分认识到作为航海人的骄傲和自豪。航海类毕业生就业的调适要合理设置积极的心理调适目标,激发积极情感体验的动机,积极构建完善的调适机制,使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重视国家的利益、荣誉和尊严。每位学生都要学会坦言面对复杂的生存环境,对待问题应有积极的认识和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在社会环境中获得较多的激情、灵感和创造性。用积极心理学引导大学生乐观的期待未来,增强大学生遭遇挫折的承受力,提高大学生的积极情绪的感受性。我们还必须充分挖掘积极的情感资源和创设积极的情境氛围,增强大学生的幸福感和满意度,降低学生就业心理障碍问题的产生。
(二)培养积极人格,提升就业竞争力
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型人格可以帮助个体更容易取得成功,从而获得更多的幸福,有利于个体自我价值的实现”。航海类专业就业指导应该运用积极人格理论来对学生进行积极型人格塑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加强对学生航海安全、职业文化、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航海职业能力、健全的身心素质与团队协作能力,完善学生的综合能力,逐步强化积极情绪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最终积淀成学生个体稳定的人格特质,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拥有强大的就业心理素质和最佳的择业心态,促使自己成为创造性和复合型人才,才能成为社会和工作岗位需求的人才。
(三)营造积极群体组织系统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综合”。积极心理学认为,良好的社会组织系统对人的正面影响是全方位的,积极的群体组织系统是个体产生积极体验的最直接来源,是构建积极人格的重要支撑力量。因此,创造一个利于积极情绪和积极人格产生的外部组织系统至关重要。航海类毕业生就业需要社会、企业、学校发挥联动机制,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航海类院校要整合一切资源,优化航海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快专业建设,优化航海专业课程设置,把大学生的素质培养和积极心理意识教育落到实处,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优化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外部环境,造就大学生积极地就业情绪和就业人格,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推动航海类毕业生就业工作,缓解就业压力。高校还应该将航海文化和企业文化融入学生的就业指导课,把“半军管”管理文化带进航海文化特色校园,让学生深刻感受航海文化和企业文化,励志航海、奉献海运。
四、结语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和“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给航海类毕业生就业带来了重大机遇和挑战。航海类院校应该抓住航运发展的契机,以积极心理学对航海类学生就业难等心里障碍进行调适,以适应未来航运发展和岗位需求,切实提升毕业生质量,缓解就业压力。
【参考文献】
[1] 邹娜.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职航海毕业生就业工作研究[J].文学教育,2016(9)146-147.
[2] 马仁娥,陈刘方.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就业心理的调适 [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8)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