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利萍
摘 要:由于工程管理存在复杂性,因此增加了其难度,具体表现为工程管理的涉及面相对较广。任何一项工程管理活动应该在相应的自然环境中展开,均会受自然条件的影响,主要包含地形地貌,自然气候等等重要内容。在工程管理的每一个阶段中均应该认真考虑与分析生态问题,应该重视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工程管理双方间的关系。
关键词:工程管理 生态科技 创新能力 建设研究
现代社会的各界人士均已经重视在工程管理中的生态文明问题,因此开始注重生态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设研究问题。而工程却存在一定的复杂性,为此会涉及较多的领域,这使有关的管理工作中会出现一定的困难。为此应该将生态完全的贯彻在工程的整个过程中。
一、简要分析工程管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情况
截止目前,我国现代化的工程管理模式已经有集约式替代粗放式,工程管理手段开始不断的演进,使工程管理工作愈来愈精细化。现代社会的信息化特征较为明显,信息化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工程管理之中,利用当代先进的信息系统,该系统可以为工程的管理工作提供诸多的便利,能够提高工程管理自身的工作效率,同时有助于减少管理成本。尽管在我国当代工程管理中存有诸多的不足,市场不均衡发展,因行业的区别而出现较大的差距,未形成相对统一的区域工程建设标准等等,除此之外,工程管理制度自身的工作建设利于与执行力度不够,法律法规存在缺陷,还有部分地方的相关部门为能够较好履行自身的工作职责,不负责的工作态度。除此以外,在实际的工程管理的活动中不具备较高的技术含量,为此,现阶段的生态科技创新力度不能够帮助科学技术提供较多的系统性论证,工程的设计主要是因为之前调研工作中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为此出现诸多不合理的地方,并且在相对比较复杂的工程管理中缺少相应的专业型的工程管理人员,以致于相关工程企业不能够完全的投身于生态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设之中。
二、浅析工程管理的社会属性和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转向生态化
对于具体的工程项目而言,有关企业一般会注重经济性与技术性的问题。当代社会愈来愈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因此企业与公众开始重视工程管理自身的社会属性。具体来讲,生态文明主要是指人类在实际的改造自然,实现个人目的时,能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进行的努力。现阶段中,我国处于城镇化建设阶段,大型的工程项目已经正式展开。同样正是由于大型工程项目的建设才会对于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应该正确的区别生态文明建设和工程管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具有比较重要的现实与社会的双层意义。在工程项目的建设中,工程管理的生态味素已经变成了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样也是决定性的因素。科学技术的创新能够促进社会现状发生改变。目前,科学技术在工程项目的基础上,积极转变着现代社会。工程管理工作已经将技术自身的工具理性与工具加之发挥到极致。然而,人类是技术革新的新起点,较难平衡好环境与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也正因如此,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技术的两面性变得愈来愈明显。首先,技术创新能够给人类提高较为便捷的生活;其次,技术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出现较多潜在的风险与威胁。在技术的两面性下,应该在生态文明背景下考察好科技的创新工作。由此可见,生态文明建设和工程管理之间不可区分,生态文明建设不能够离开科技的创新。因此需要约束好科技的创新,创造工程管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双赢的局势。
三、在企业生态科技创新能力发展中的主要影响因素的详细分析
(一)相关法律法规的因素
在现代市场失衡的现状下,法律法规是相对较为重要的调控手段,能够在较大的程度上做好对于企业的约束工作,并且对于企业起到重要的监督促仅作用,使企业能够是企业对于生产中产生的环境成本加以负责。并且能够制定相应的卓有成效的法律法规细则,有助于强化企业生态创新动机,对于企业开展创新活动产生相对较强的积极作用,促进企业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统一,使这两者能够共同的进步发展,值得关注的是,若是技术的更新成本不能为科技创新带来的效益相抵消,较难实现两者的双赢局势。为此,在对于法律法规制定的阶段中,应该考虑好政策的工具性,预测性以及法规自身的强度。首先,政策的工具性,各种政策工具应该进行因地制宜的做好组合,使企业发挥出自身最优的生态创新积极性。政府应该在实际的市场宏观调控的阶段,利用管制和经济刺激的手段,利用合理化政策加以引导。其次,法律法规的预测性,科技创新自身具有一定的确定性,风险相对较大,因此需要制定具有预测性的法律法规,能够对于生态科技创新起到积极的创新作用,企业应该利用创新收益抵消成本,在生态科技创新方面做好资金的投入工作,主要目标是获取最大化的经济收益。对于生态文明的建设阶段,企业若是想收获经济效益,需要紧紧依靠于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而政府需要利用有力高效的政策支持污染较少的企业,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能力。最后,法规强度,该当面主要是对企业污染指标的实际控制强度。因此应该加强法律法规的强度,确定企业污染的定量指标,有助于企业积极进行科技的开发。
(二)浅析对于市场竞争的主要影响因素
首先,市场结构,在实际的生态科技创新阶段,市场结构属于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无非是竞争程度与市场的集中度是主要的衡量标准。为此,若想使企业自身的生态科技创新能力得以提高,应该重视市场的集中度与有效的竞争,使市场结构具备一定的合理性。其次,顾客需求,企業进行生态科技创新需要重视顾客的需求,在市场中存在的供需关系能够对企业的产品起到决定作用。例如,人们愈来愈重视绿色产品的需要,因此企业的产品应该重视生态化的转变,提高自身的生态科技创新能力。
结束语
由上文可见,在生态文明建设与工程管理两者间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应该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创新能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使工程达到良好的管理目的,进而能够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进步。
参考文献
[1]陈娟.我国工程管理生态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研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0):00046-00046.
[2]郝红志.小议工程管理和生态科技的创新[J].精品,2015(12):85-86.
[3]张佩,冯璐.我国工程管理生态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23):13-16.
[4]张文侠.生态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版),2014(20):1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