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铂+马英+锋牛阳��
【摘要】回医学本科专业是我校特色新专业,具有浓郁的民族地域特色。通过对回医学专业及回医学方向本科生调研发现,回医学本科专业在课程设置、回医学系列教材建设、回医学诊疗技术等方面存在问题,故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期待提高回医学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回医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R-05【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7)11-0116-03
回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与阿拉伯-伊斯兰医学东西合璧的产物,具有鲜明的回族特色和伊斯兰文化印记[1]。回医学和其他民族医学一样,是我国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是中国卫生事业和祖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地区重要的卫生资源及人类共享的宝贵财富。随着近年来民族医药的大发展,回医学研究已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回医学教育也随之发展。但是,回医学发展相对于其它民族医药的发展显得滞后,尤其是人才匮乏明显制约着其发展。
宁夏医科大学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唯一的高等医学院校,从2011年开设中医学专业(回医学方向)并开始招收本科生,2013年开始招收回医学方向硕士研究生,2016年4月经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批准开设回医学本科专业并于同年秋季正式招生。通过对回医学专业及回医学方向本科生调研发现,回医学本科专业在课程设置、回医学系列教材建设、回医学诊疗技术,师承教育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以期待提高回医学人才培养质量。
1回医学本科专业卫生人才培养现状调研分析
通过对回医学专业及回医学方向67名本科生调研发现,34名学生对现在回医学教育现状不满。其中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1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教学模式实施的基础,是保证学生形成合理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的关键因素[2]。调研发现46名学生认为课程设置统一性不够合理,基础理论与临床课程衔接不够,课程设置不够紧凑,缺乏相关的衔接性,使得课程整体统一性不够好。特别是基础理论课中常强调的辨证论证的诊断方法,在临床课程中强调不够。且理论课与临床见习课设置衔接不够,学生在校学习三年的理论课程后,四年级才开始到医院见习,这不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而多数关于临床技法的课程仅有1~2次见习课,学生只在课堂上观摩,实践内容较少,动手能力较差,导致理论与临床实践相脱节。37名学生认为总体课程数量偏多,回医学课程较少。回医学专业学生在校期间,既要学习中医、西医课程,又要学习回医学课程,学生学习任务繁重;而且课程设置中的中医、西医课程较多,回医基础理论和特色诊疗技术课程设置较少,没有能够较好的体现回医学专业的民族特色。此外,要把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学术的特色发扬光大,少数民族医药高等教育必须注重人文素质教育[3]。而回医学专业目前尚未开设回医药文化及相关哲学思想的课程,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回医药文化底蕴及激发其对回医药的浓厚兴趣。民族地区高等医学教育的特殊性,一方面体现民族地域性的特点,以回医学专业为例,学生要学习回族简史等知识,接受回族文化教育,具备独特的回族文化知识结构。另一方面是高等医学教育的特点,回医学教育培养目标应突出回医学教育的特点,要培养出高素质的回医药人才。
12系列教材42名学生认为教材内容重复较多,部分课程内容前后重复,甚至在多门课程重复。有些教材中会出现与实际内容相关性不强的内容。此外,部分回医药的验方及临床技能,虽然已被挖掘,但并未经过大量的临床验证,就被编写到教材中,显然是不合适的。44名学生认为回医学系列教材回医特色不突出,回医药理论不明显。目前回医学专业所沿用的教材是2007年宁夏医科大学中(回)医学院出版的8本回医药系列教材,这些教材内容大多来源于文献及民间,回医药虽自成体系,但理论体系并不完善。由于回医药基础理论是近年来才开始发掘和系统整理的,理论框架不够完善,其发展水平与中医药基础理论存在较大的差异。包括许多民间回医学的技法及验方还未被挖掘出来,基本沿用中医教材模式,回医学特色不鲜明。而回医学的特色来源于诊断、治病技法,及其使用方式。这些治疗技法和用药方式与本民族特有的气候环境特点、风俗习惯、信仰等关系密切。46名学生认为教材实践技能内容太少。回医学是一门经验性、实践性应用学科,但在教材中实践技能内容相对较少,偏重于理论内容的编著,导致学生实践教学课时较少。
13人才培训回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特色不浓,诊疗技术特色不突出。44名学生认为回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特色不浓,诊疗技术特色不突出。目前,回医药高等教育主要是沿用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模式,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方法以及实践教学等方面缺乏新意,如在课程设置方面涵盖了中医、西医和回医课程,并且与中医、西医专业相同时间内要学好回医专业的全部课程。此外,回医学是来自于民间的实践性医学,其诊疗方法内涵丰富,简便特色突出,随着院校教育取代了师承教育,实践教学作为重点的教学模式逐步被弱化,并未探索出更加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模式。回医学流传着许多操作简单,疗效明显的诊疗技法,这些技法大多以家传或师承的形式散在民间,部分技法至今仍未被挖掘整理,仅流传于民间。部分回医学诊疗技法因为各种原因还面临着失传的危险。而回医学专业的学生仅通过在学校学习回医药是远远不够的。回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广大基层医药工作者,所以民間医师有效经验的传承尤为重要。
2针对回医学本科人才培养现状提出的建议
21全面优化课程设置临床基础理论课程设置上,全面优化主要课程。这样能使人才培养模式符合本科质量要求,有较好的现代医学知识,有全科医师的素质[4]。如设置《西医诊断学》、《中西医内科学》、《中西医外科学》、《针灸学》等为主要临床课程。同时,设置《回医内科学》、《回医外治学》、《回医骨伤科学》、《回医汤瓶八诊疗法》等课程为专业课程。一定要将回医学专业的相关课程置于首位,重点学习,与中医、西医课程主次分明。通过主干课程梳理整合,提高回医学本科教育的整体授课效果,全面提升回医学专业的整体教学质量。此外,合理构建课程体系,加强临床实践教学环节。医学是一门实践学科,临床实践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医学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回医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支,回医学特色的诊疗方法,只有通过实践教学,反复操作才能真正掌握。在回医学本科教育中,必须使实践教学贯穿于始终。只有在课程设置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完善临床教学模式。最后,优化课程体系,提高选修课比例。目前,在课程设置中存在着必修课所占比例大,选修课比例少的问题。所以,要整合课程内容、优化课程设置,增加选修课门数和学时比例,形成以必修课为主,选修课为辅的课程设置,并且增加体现地方特色的课程或内容。
22重新修订回医学系列教材要构建回医学本科专业的教学模式,完善专业教材建设尤为重要。优质的教材是优质教学的保证,是教育良好持续发展的前提。目前回医学专业所沿用的教材是2007年宁夏医科大学中(回)医学院出版的8本回医药系列教材,本教材编写相对简单,不够全面,不能彰显回医学特色。经过几年的回医学教学、科研、临床积淀,以及随着回医学师资队伍的壮大,教材修订具备了人力资源保障。故需要重新修订回医学系列教材,经学校同意,此套教材正在修订中。回医学系列教材的重新修订,是发展回医药事业的客观要求,更是发展回医药高等教育事业的要求。在新教材修订中,必须精炼教材内容,将具有重复性、不适合的内容删除,重点彰显回医学的独特理论与临床技法,强调回医治病的特色与优势。在教材修订过程中要强化技能知识的编写,注重培训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尤其是《回医外治学》、《回医骨科学》、《回医汤瓶八诊疗法》等特色临床实践课程,一定要注重临床实用性,理论结合实际的修订,以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23教学内容要彰显回医学专业的特色回族聚居地独特的文化、民俗、回汉文化等因素,使回医学具有明显的民族地域性特色。在治疗方面,回医学强调内外兼治,尤其重视外治法。一般病证,仅采用外治法即可。如回医八疗中搦药疗法、挑羊毛疗法是极具回医学诊疗特色的外治法,对某些疾病治疗显现出较好的疗效。有些病证既采用内治法,又配合外治法来治疗,很少单独使用内治法。可见外治法在回医学中占有重要作用,相对于内治法,外治法不用通过胃肠道,能够减少肝肾代谢,对胃肠道、肝肾的副作用较少,有直达病灶的作用。所以,在回医学本科教育中彰显回医学特色,须增加回医学特色诊疗技术,比如回医刺血疗法、回医敷贴疗法、回医水浴疗法等内容,让学生掌握安全、简便易学的特色疗法,彰显回医学专业特点。此外,要把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学术的特色发扬光大,少数民族医药高等教育必须注重人文素质教育[3]。回医药是回族人民智慧的结晶,蕴涵着回族的传统文化、生活习俗、民族特色。没有民族文化的滋养,回医学就失去了其本源。在回医学专业教学中增加回族文化内容,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回族文化,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回医学的热情,巩固专业思想,留住回医药人才。所以,在教学内容中,要增加伊斯兰文化、回医学哲学基础等课程内容,让学生了解回族文化及哲学思想,感受回族文化的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专业思想。最后,师带徒教育模式也应融入到回医学专业本科教学中,继承和挖掘民间回医学的宝贵经验。可选拔一些热衷于回医学的学生,以师带徒的形式进行传承,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另一方面能整理民间回医学的临证经验,使其得到有效的传承发扬。
总之,要提高回医学人才培养质量,体现回医药高等教育的办学特色,回医学本科专业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都需要改进与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层次回医學人才,才能保持回医药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单于德.东西医药文化合璧的回族医药学[J].回族研究,2000,16(4):67-72.
[2]章程鹏,黄必胜,召文亮,等.中医教改实验班开班特色浅析[J].中医教育,2007,26(5):46-47.
[3]秦阿娜,刘伟志,钟伯雄,等.人文素质与少数民族传统医学教育[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0(2):1-2.
[4]黄贵华,邓远美,罗伟生.民族地区中医药教育临床教学改革实践[J].广西高教研究,2002(4):87-88.
(收稿日期:2017-04-01编辑:穆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