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力平
“雄安新区”包括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及周边部分区域,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文化底蕴丰厚。在雄县,现在仍有北宋抗辽名将杨六郎镇守“三关”时修建的古战道遗迹;在容城,考古发现有新石器时代生活遗存的上坡遗址、南阳遗址以及黑龙口战国时期的燕长城等;在安新县,则有著名的国家级5A景区白洋淀……
“雄县”因大雄山得名
雄县有“京南畿辅”之称,控扼津门,关锁中原,历史上为兵家必争之地。
据清初顾祖禹所撰《读史方舆纪要》称:保定府雄县“县治西南二里,高峙数十丈,峰顶广夷,一名望山,以其标领群岫,为众望也。其左翼为小雄山,奇峰牙列,石罅甘泉出焉。五代周置雄州,盖因山为名。”
历史上雄县曾有过两座山,一为大雄山,一为小雄山,均在县城西南二里许。大雄山又名望山,高十余米,为“雄州八景”之首,曰“雄山晚照”。大雄山是宋景德初年(公元1004年),太守李允则在外罗城积土所建,明为预防水患设施,暗为观察敌情动态。金皇统二年(1142年),雄州节度使在上面修建了亭阁,增其景观。小雄山是宋朝时为防御契丹所筑,也有军事作用。因年代久远,这两座山逐渐缩小,后被平整,现已无存。
另传,“雄县”之得名与古代战事有关。《嘉靖雄乘》载: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周世宗柴荣伐辽,取瓦桥关、益津关、淤口关,收复了被契丹占领二十多年的瀛州(今河北河间)、莫州(今任丘)、易州(今易县)三地。后因病终止了北伐,回朝前,为固边,诏在瓦桥关设雄州,益津关设霸州。“雄霸”二字取“威烈”之意,以震遼,“雄”之名始于此。其含义第一为威武之意,向辽展示武力威严;第二是形势险要之意,当时瓦桥关凭河据淀扼控中原,是南北必经之路;第三还有周世宗心怀大志、雄霸天下之意。
古雄州在宋辽时期是两国交界处,战事频繁,北宋名将杨延昭(即杨六郎)在此镇守达16年之久,小说、戏剧和演义中都有杨六郎镇守“三关”的故事。据传,杨六郎镇守的“三关”是山西的雁门关、偏头关和宁武关。但经考证,“三关”应为河北雄县的瓦桥关(也称雄关)和霸州的淤口关、益津关。这“三关”是宋辽边境上的重要防线,地理位置极为险要,而瓦桥关为“三关”之首,也是“雄州八景”之一,名为“瓦桥夜月”。为加强防守,杨延昭还修筑起一道地下防御工事——战道(地道),从雄县向东北延伸至霸州、文安、永清,长达数十里。战道呈穹形顶,全部是砖石结构,内设议事厅、兵器室、粮草处,并布有迷魂洞、藏兵洞等。工程浩大,结构复杂,有“地下长城”之誉。时至今日,在雄县祁岗和邢村等地仍保留着古战道的遗迹。
“容城”之名始见于汉代
据《容城县志》记载:汉景帝中元三年(前147年),以匈奴降王徐卢封容城侯,是为容城侯国:“汉封降王有容氏于此,置容城县。”另有一说,其得名源于“容成子”。“容成子”据传为道家始袓,道号“易家”。他曾脚踏龟背,观日月星象,受龟纹启示绘成阴阳道纹,后周丞相姜子牙在此基础上绘成八卦。文王演《易》后感容成子之功,追封容成子后代“易家”封号。封地之内,不纳税赋,不服徭役。后秦始皇“焚书坑儒”,此地渐渐荒芜。后代感念始袓恩德,遂将这里称“容成子”,后演变为“容城”。
容城历史相当久远,从上坡遗址发掘中发现,这里有磁山、龙山、二里头和商代文化层,最早的磁山文化可上溯到8000年前。此外,容城还有南阳遗址、东牛遗址、午方遗址、北庄遗址以及黑龙口战国时期的燕长城等历史文化遗存。
容城县历经两千多载,造就了很多名贤大儒和英雄豪杰,其中刘因、杨继盛和孙奇逢被誉为“容城三贤”。刘因,字梦吉,元雄州容城人,著名理学家。著有《四书精要》《易系辞说》等。杨继盛,号椒山,容城县北河照村人,明代进士,官至兵部员外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因上疏列举奸相严嵩“十大罪状”,被严嵩所害。明穆宗即位后以杨继盛为直谏诸臣之首,追赠太常少卿。孙奇逢,号锺元,容城县北城村人,明末清初理学家。创立“夏峰学派”,著有《理学宗传》《圣学录》《北学编》《洛学编》,有“北方孔子”之誉。
“白洋淀”为“安州八景”之一
早在新石器时代,安新县境内已有人类生息繁衍。战国初期为燕国辖域,后为燕南赵北地,境内建有葛城(今安州镇)、三台城、浑埿城(今安新镇)。安新县建置在沿革上较为复杂,现境的西南部于东汉末年建有依政县,唐置唐兴县,宋建顺安军,金建安州,元代改名新安县,明、清因之,道光十二年(1832年)新安县入安州,明合实分。民国三年(1914年)取“安州”“新安”二地名各首字称“安新县”,并延续至今。
白洋淀位于安新县东部,旧称白阳淀,又称西淀,是在太行山前的永定河和滹沱河冲积扇交汇处的扇缘洼地上汇水形成,因淀水“汪洋浩淼,势连天际”,故称“白洋淀”为“安州八景”之一。其由来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很久以前的一个中秋之夜,嫦娥仙子偷吃仙药之后便身不由己,飘飘然离开月宫,就在她将要落入凡间的一瞬间猛然惊醒,这一惊非同小可,随身宝镜落入人间,摔成了大大小小的143块,由此形成今天白洋淀的143个淀泊。
白洋淀水域辽阔,有“北地西湖”“华北明珠”“鱼米之乡”美誉,金、明、清三朝帝王都曾巡猎、驻跸于此。白洋淀最大的水面本称“洛汪淀”。据传有一次水围,忽然刮起大风,乾隆皇帝所乘龙船过于高大,一下子被狂风刮翻,他与群臣纷纷落水,幸有多位渔民相助,把他们救到岸上,由此“洛汪淀”改称“捞王淀”。
安新县除了白洋淀这张“名片”外还有众多古迹。梁庄遗址位于安新县城东南,是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4000年左右。留村遗址位于安新县城西,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距今约5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