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弘扬雄安新区的本土文化,京津冀学者非遗考察摄录团队在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对这一地域的音乐类非遗项目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工作。2018年1月3日至4日,笔者随考察团在容城县青少年宫对沟市村王凤仙、邵振清夫妇表演的西河大鼓进行了拍摄,并收集了乐器、唱词等相关资料,对两位艺术家进行了访谈,从而较为全面地了解了他们的相关资料。在掌握一手资料的前提下,笔者对容城县西河大鼓及王凤仙、邵振清夫妇演艺生涯、演唱特色等进行了初步的探究。
【关键词】大鼓;表演艺术;曲艺;容城县;王凤仙
【中图分类号】J632 【文献标识码】A
一、河北省的曲艺历史渊源
一提起北方曲艺就会想到天津一样,说到木板大鼓会想到河北河间。曾经对京韵大鼓、京东大鼓、乐亭大鼓、单琴大鼓等北方鼓曲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的木板大鼓发源于河北河间。为什么在这里会产生一个影响如此之大的曲种,有人说这里曾经很穷,当地人只能靠卖艺为生,从而推动了木板大鼓的传播原因果真如此么?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河北曲艺的历史渊源。河北,因位于黄河以北而得名,简称“冀”。河北地处华北平原,东临渤海、西朝太行山、北面燕山,腹地内环天津和北京。省会石家庄,省内下辖石家庄、秦皇岛、唐山、邢台、邯郸、张家口、承德、保定、廊坊、沧州、衡水等11个地级市,河北有着悠久的曲艺历史渊源,可追溯到古代宫廷中的滑稽戏,以及民间故事、笑话等。先秦诸侯贵族蓄养倡优的风气盛行。《史记·货殖列传》中就有记载,河北定县古中山国“多美物,为倡优”。此后几代王朝,从皇室、公卿贵族都蓄养倡优,磁县的北朝墓中就出土了大量的徘优陶俑。《太平御览》卷五六九引《赵书》载,石勒参军周延,為馆陶令,因罪下狱,遇宫庭筵会,便被召进,令著倡伶衣,命徘优戏弄,以为取笑。宫庭中的徘优活动,主要有讽谏、戏弄以及惩戒贪官的功能,后来发展成为了参军戏,对后世的曲艺有深远影响。
宋金时期,说唱艺术和宋杂剧大量地流入北方。《三朝北盟会编》中记载,金人攻占东京汴梁后,曾征掳了杂剧、说话、弄影戏、小说、嘌唱、小唱等艺人多达数百人。艺人们在北上的途中,不少流落于河北州县。元朝,河北经济文化的发展较快,出现了真定、清苑、大名、河间等经济繁荣的出名城市,人口众多。河北涿州出现了著名的诸宫调曲词作家王伯成,他的《天宝遗事》是现存的三部诸宫调作品之一。元散曲的兴盛,歌伎、艺人在城镇的青楼瓦舍、茶坊酒肆中演唱,用弦索、笙、笛、鼓板等乐器伴奏。河北出现了一些著名的散曲演唱家和散曲作家群,有白朴、卢挚、王和卿、侯正卿、刘秉中、李文蔚、杨果等著名作家。著名作家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也都籍隶河北或在河北活动。元散曲以形成于真定一带的“冀州调”作为北曲的一个重要派别(见明魏良辅《南词引正》)。明末出现了以鼓、板击节伴奏演唱词话的鼓词形式。山东人贾凫西(约1590-1676)任河北固安县令期间,就曾操木皮(木板、皮鼓),说唱鼓词(见孔尚任)《木皮散客传》。
清朝,河北曲艺全面繁荣,这不仅仅得益于迅速发展的经济和稳定的社会环境,贯穿河北中南部地区的南北交通大动脉,也为河北与外地曲艺艺术的交流提供了便利,促进了南北曲艺的交流和繁荣。河道中客货船往来不断,沿岸码头聚集着各地的客商。说书唱曲的艺人沿大运河北上或南下时行艺。每年各地都规模较大的庙会和节日,曲艺艺人都赶来撂地行艺。庙会演出为艺人们提供了艺术交流与竟争机会,开拓了曲艺市场,促进了曲艺的发展。由于河北地旋京都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北京的曲艺活动相互有着直接的影响,外省入京的曲艺艺人都要河北途中撂地。这一时期,省内流行的曲艺曲种众多,有鼓词、莲花落、评话,还有从南方流入的弹词、十不闲、道情及从东北地区流入的太平鼓等等。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河北献县、沧州一带瞥者弹唱的情况。河间著名的鼓板词艺人秦吉升是曾经在北京产生了很大影响。
明代的俗曲复兴,在当地发展成的各地方时调,如在【河西调】基础上形成的新“河西调”,【清平歌】发展成为了“乐亭腔”等等。受北京八角鼓的影响,当地的艺人也开始采用把曲牌连缀体的唱曲形式一起来演唱长篇故事的形式。清末,大鼓河北各地兴起,冀东的乐亭大鼓,冀中的京东大鼓、西河大鼓、木板大鼓,冀南的山东大鼓,种类繁多。涌现了知名的大鼓艺人有安新的马三疯、固城的何老凤、乐亭的温荣、沧州的庞凤城、枣强的李振起。在几代艺人的不断努力下,大鼓的演唱逐渐趋于成熟,并在省内迅速传播开来,成为广大平原地区最主要的曲艺形式。随着演出活动的日益繁盛,演唱大鼓的从业人员的大量增加,当地很多成立了“长春会”“说书会”等帮会性质的组织,学习会规及艺术交流活动。还初步建立了专门的演出场所,如唐山的二合书馆,保定的第一楼书场、马号书场等等。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京奉、京汉、京包等铁路的建成,河北的铁路、公路交通的迅速发展。交流的便利,工商业发达,促进了唐山、张家口、石家庄、秦皇岛、保定、承德等城市的发展。农村中的曲艺艺人进城谋生,城市曲艺呈现发展,出现了流派纷呈、名家辈出的局面,从业人员继续增加。西河大鼓出现了朱大官、王振元、李德全、魏聚奎、王殿邦、路英贵、郝英吉、王书祥、李成林、赵玉峰等名人;竹板书有张福堂、尹福盛、佘来荣、潘福恒、王来恩、马兰月等。乐亭大鼓有齐祯、陈际昌、戚用武、许真、唐子阳、李淑兰、韩香圃、靳文然等。
书馆林立。仅唐山市就出现过八十一家书馆。河北中部、南部和东部的广大平原地区当时曲艺活动最繁盛的区域。在农村,集场、庙会、祈神赛社活动繁盛。据记载任丘郭州庙会会期达一月之久,雄县每年共有庙会、香火会、佛门、家礼等民俗活动多达七十次共二百一十一天。行艺人数一直多达在三千人左右。一个说书艺人的收入远高于普通农民收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河北各级文艺领导部门的关心和领导下,建立起曲艺改进社、联合会等群众组织和职业演出团体,编演新曲目、整理传统曲(书)目。这一时期,曲种出现流派纷呈、名家辈出、后继有人的局面。一大批新老艺人活跃于曲坛。西河大鼓艺人王书祥、王艳芬、李成林、郑瑞田;乐亭大鼓艺人韩香圃、靳文然、戚文峰、佟文彬、杨来凤;竹板书艺人王来恩、马兰月、刘春棠、潘学勤;木板大鼓艺人王福祯、朱恩波、刘凤喜等;京东大鼓演员康福元、胡德江等等。1956年,被文化机关登记的职业曲艺艺人共有三千八百六十人,职业演出团体有八百三十六个。还有许多半职业艺人民间没有没登记。1958年,当地政府组织人员共抄录一了近二百个书目,中、长篇书目九十六部。八十年代以后,曲艺演出开始恢复,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媒体等多种娱乐形式的出现,演出队伍青黄不接,听众逐渐减少。
二、西河大鼓的发展历史
西河大鼓,曾又被称名梅花调、大鼓书、西河调、河间大鼓、弦子鼓等。由木板大鼓演变化而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天津茶馆演出时,被正式定名为西河大鼓。主要流传于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内蒙、北京、天津、东北等地。
西河大鼓的创始人马瑞河。马瑞河(1820-1890),绰号“马三疯子”(也有写作马三峰)。籍高阳县教台村人,十五岁随母改嫁至安新县端村。自幼爱听书学,后跟艺人田东文学习木板大鼓。演唱风格幽默、泼辣,所以民间又称“马三疯子”。
西河大鼓是由木板大鼓衍变而来的,大约出现在清道咸年间。木板大鼓艺人马瑞河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萌发了改革唱腔的想法。会吹唢呐、拉板胡、弹三弦、通音律的马瑞河在韩云甫、韩云亭兄弟帮助下,对木板大鼓进行了改革。他多才多艺,会唱坐腔戏(老调梆子、昆腔等),他用大三弦替代了中三弦,用铁板(月牙板)代替了木板,增大了音量,扩宽伴奏音域;他融合了戏曲、民歌等音乐素材丰富唱腔,并创造新腔,增加了“一马三涧”“紧五句”“双高”“反腔”唱法,使得曲调更加动听,增强了音乐性;用头板、二板、三板的板式规范了唱腔的板式结构,板式更加灵活。当时民间盛传“南有何老凤,北有马三疯”的美誉。马瑞河的改革为西河大鼓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清末民初,西河大鼓的演唱和伴奏日趋成熟,这得益于马三峰的弟子们进一步的改革和探索,编创了不少新的唱腔、唱法和鼓套。西河大鼓按方言形成了“北口”“南口”“小北口”形成了许多流派。以马三峰等人为代表的“北口”,演唱细腻,以“巧、俏”的风格见长;以袁宗凯、马小峰子(马三峰之子)、王殿邦为代表的“南口”,则擅说唱长篇书目,风格粗广。“小北口”以马瑞林、张永堂为代表,风格介于南、北口之间。此外,李德全、张双来、路英贵、郝英吉、魏聚奎等,西河大鼓广泛在冀中平原,乃至河北全省流传。艺人们主要在庙会、乡档子、灯棚等地演唱。如徐水灯棚曾多至百余档,其中绝大多数是说唱西河大鼓的。
民国初年,西河大鼓的艺人进入天津、天津、北京、东北、西北城市演出,西河大鼓进入城市后,又迎来了一个发展高峰。他们由季节性的明地发展到才暖棚、茶馆、书馆,逐渐有了固定的演出场地。为了适应城市的演出需要,将原来在农村演出《响马传》《呼家将》等中篇书目,发展为长篇大书,如《响马传》《呼家将》《刘公案》《施公案》《包公案》《薛家将》等。艺人们不断革新唱腔和伴奏,慢板、长腔、花腔很少被使用,二板、三板节奏逐渐趋势华丽多变。三弦伴奏,增加了花点、下手弹打弦鼓和小过门等等。这一时期,西河大鼓出现了各个流派,涌现了诸如赵玉峰、黄福才、郝英吉、赵玉峰、马连登、王书祥、刘庆端、程福田等名家。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西河大鼓的名称被确定下来。西河大鼓之前在当地被称为“梅花调”,易县女艺人王凤咏在天津“四海升平”戏园演出时,因“梅花调”与当地“梅花大鼓”名称相近为了区别。因唱该调的艺人多是冀中大清河、子牙河流域的人,而天津称此地为西河,故改用“西河大鼓”挂牌演出。
建国后,西河大鼓在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又开始复苏。西河大鼓的名家王书祥、魏炳山、李成林、李全林、郑瑞田、朱孝純、魏德泉、高庆恩、李跃德、武英占等重返曲坛。还出现了许多青年演员如刘德欣、王彦顺、李宝光、刘德三、张小娣、白建章、张均平、李小红、李春田、赵长发、赵桂芬、陈德照、马俊英、超岚章、段少舫、王连君、宋文章、张新艳、王增英、刘焕章、刘素仙、刘艳琴、郭金铃、许印春、李连魁、赵连芳、陶艳霞等。马增芬与其父马连登合作,创出“马派”,1957年在河北电台连播《呼家将》,引起哄动。
西河大鼓的表演形式,通常是二人搭档演出,一人说唱,一人伴奏。演唱者左手持铜板,右手击鼓站唱,伴奏操大三弦。西河大鼓的传统曲目为主,中篇有《河间府》《破孟州》《莱芜县》《三全镇》《太原府》《金锁镇》《杨宗英下山》等;长篇书目有《杨家将》《呼家将》《春秋》《武王伐封》《隋唐》《残唐》《月唐》《反唐》《南唐》《五女兴唐》《西汉》《东汉》《三国》《十粒金丹》《明英烈》《彭公案》《施公案》《大宋八义》《小八义》《大五义》《小五义》《于公案》《三侠剑》《剑侠国》《满汉斗》等;短篇书目《闹天宮》《打围》《回围》《小姑贤》《小姑刁》《蓝桥会》《打黄狼》《大西厢》《蒙正教学》《蒙正赶斋》等。2006年,西河大鼓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容城西河大鼓田野考察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弘扬雄安新区的本土文化,京津冀学者非遗考察摄录团队在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对这一地域的音乐类非遗项目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工作。2018年1月3~4日用了两天的时间,在容城县青少年宫对沟市村王凤仙、邵振清夫妇表演的西河大鼓进行了摄录,并收集了乐器、唱词等相关资料,还与这对夫妻档艺术家进行了访谈,从而较为全面地了解了他们的相关情况。在掌握一手资料的前提下,笔者开始了对容城县西河大鼓及王凤仙、邵振清夫妇演艺生涯、演唱特色的探究。
(一)容城县西河大鼓的历史与王凤仙、邵振清的从艺经历
河北的容城县位于河北省中部,京、津、保三角腹地,北靠北京,东邻天津,南依保定。总面积314平方公里,下辖五镇三乡,127个行政村,是一个面积小、人口少的县份。
容城县也曾经是西河大鼓艺术的昔日繁盛之地,西河大鼓创始人马三峰及其弟子朱化麟、王振元等人都在此地行艺谋生。朱化麟的弟子、容城县著名艺人王书祥(1903-1989)继承了朱派传统,形成了自己凝重、苍凉的演唱风格。1937年前后在天津一带演出,人们把他和张起荣、许仲春、马增芬一起誉为“四巧”,1958年他创作的西河大鼓小段《龙王辞职》获河北省首届曲艺汇演创作与演出一等奖,1960年后他又改编和创作了《红岩》《烈火金刚》等现代书目。1980年他被选为河北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在20世纪下半叶,容城县著名的西河大鼓艺人还有李连奎、王增英等人。王增英是河北省曲艺家协会会员,擅长表演大书《杨家将》《三侠五义》《烈火金刚》及新书《包办婚姻害死人》等。①李连奎在20世纪70-80年代较有影响,王凤仙等人就曾经向她学过艺。
由于西河大鼓能够根据社会形势的变化而及时地填上新词进行演唱,在1949年后常常作为党和政府的宣传工具来反映新时代的新风尚、宣讲不同阶段的国家政策、社会形势等。由于西河大鼓有这样的特殊文化功能,甚至在特殊时期西河大鼓也未如同其他传统艺术那样遭到灭顶之灾,而只是被禁演了表现“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传统书段。当时提倡艺人唱新书新段,并及时宣传新的“最高指示”和政策精神。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974年左右,容城县文化馆开办了“文艺培训班”,旨在培养本县的等西河大鼓各种文艺人才。“文艺培训班”的师资除了本县的王书祥等著名艺人,还有从安国县请来马良军、甄红耀等曲艺名家,当时尚在上高中的王凤仙被选拔到了这个培训班进行学习。
王凤仙1959年出生在容城县的小先王村,自幼喜欢文艺。谈起在培训班的这段学习经历,王凤仙很激动地回忆道:“心里很欢喜,格外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上课的时候,眼睛一眨也不眨地听;下了课回到家,再一遍遍练习。靠着这份努力,我总是能很快掌握老师们讲的演唱技巧,很短时间就可以登台了。”
培训班结业后,王凤仙继续师从于西河大鼓名家王书祥,并逐渐开始了自己的演艺生涯。开始是和别人搭帮唱小段,继而自己独立担纲,在实践中不断掌握新的段子,积累扩大自己的书目范围。王书祥老师对她的评价很高,“这个小凤仙天生就是唱西河(大鼓)的料”。她凭借自己的聪颖天资和个人努力,很快就在艺术上逐渐成熟了起来。
此后王凤仙一直活跃在在保定地区各县以及天津等地的民间演艺场合,及庙会、红白喜事、老人祝寿等各种礼俗仪式,以当地人喜闻乐见的西河大鼓演唱服务一方百姓。在演出实践中还不断虚心求教,曾向容城县的李连奎、王增英,任丘的刘焕章、以及高碑店市的马增昆、天津市的郝艳霞和艳桂荣等诸多西河大鼓名家讨教学艺。凭着自己对西河大鼓的热爱,不断积累演唱经验,在艺术上不断成熟进步,终于成长为一个优秀的西河大鼓演唱家。
1982年王凤仙在定兴县的一个村子里开场子演唱时,容城县沟市村小伙邵振清正好来这个村探亲,被王凤仙动人的声音和姣好的外表所吸引。从那以后不管她去哪个村演出,喜欢西河大鼓的邵振清都会跟着去。就这样,以西河大鼓为媒,两个年轻人相识相爱,成就了一段美满姻缘。
邵振清非常支持妻子王凤仙的西河大鼓演唱。为了能够更方便地四处献艺,在一次徐水灯棚的演出中,正式拜戴连堂为师学艺,学起了三弦。技艺逐渐成熟后,他们就组成了西河大鼓演艺的“夫妻档”,从此二人不但是美满的生活伴侣,在艺术上也是珠联璧合的一对绝配。王凤仙、邵振清夫妻育有一儿一女,女儿邵丹曾向我们回忆她的幼年情景:“小时候,父母去各村演出,我和哥哥经常被托给家里长辈照顾。”
王凤仙的演唱风格圆润婉转、吐字清晰,刻画人物生动传神、声情并茂、富有感染力。她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创造,她还尝试将梆子腔融入到西河大鼓的演唱中来,使她的演唱曲调更豐富,更具艺术感染力。
长期以来,她积累的代表书目有大书《杨家将》《回龙传》《响马传》等,还有《苏梅山卖妻》《罗成算卦》《丁香割肉》《宋江杀惜》《偷年糕》等小段,新编书目有《说唱好人》《三贤风骨世代传》《三贤之首说刘因》《金风送爽》等。但是由于目前的西河大鼓演艺市场以说大书片段和小段为主,久而久之她对连篇大书的记忆显得已经有些生疏了。
艺术上的长期积累,也使她获得了各种荣誉。2012年王凤仙在河北省雄县“首届曲艺邀请赛”上荣获“表演艺术一等奖”,2018年9月在北京市“第三届‘宣南杯京津冀鼓曲大赛”中荣获“优秀鼓曲传播使者奖”,她还是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
王凤仙的丈夫邵振清除了为她伴奏外,还帮助她做了大量文案工作,整理出了《回龙传》《响马传》等许多长、短篇书目的唱词和“书梁子”(书目故事梗概),使口传的说唱艺术有了文字的依凭,也为做好西河大鼓的传承工作奠定了资料基础。
(二)王凤仙的唱腔音乐分析
西河大鼓音乐属板腔体,板式有头板、二板、三板三种类型。头板,计一板三眼(4/4拍);二板,即一板一眼(2/4拍);三板,即有板无眼(1/4拍子)。西河大鼓的板式规律是先从头板开始,转二板,经慢流水②、快流水速度节拍逐渐紧凑到三板,最后接尾腔③结束。整个唱段从头板开始,越唱越快,在快三板达到高潮时煞板放慢转入尾腔结束唱段,符合中国传统音乐速度节拍所遵循的“散—慢—中—快—散”这样一个大规律。
但是在许多具体唱段的演唱过程中,艺人往往略过因慢速拖腔而显得冗长的头板,直接使用“二板起腔”④开唱,以减弱抒情性而突出唱腔的叙事性,王凤仙亦是如此。王凤仙的西河大鼓唱段多用二板起腔,中长篇多用快三板(紧三板)接尾腔结束,小段有时用“海底捞月”⑤结束。
这次考察所摄录的王凤仙演唱的一些段子唱腔结构的大致分析如下:
《金风送爽》。二板起腔—流水—拉腔—双高⑥—流水—拉腔结尾;
《丁香割肉》。二板起腔—拉腔—抢板⑦—拉腔—抢板—慢流水二板—流水—拉腔—三板起腔—拉腔—梆子腔—慢流水—串口⑧—拉腔—流水—拉腔—快流水—三板—拉腔—梆子腔—拉腔;
《罗成算卦》。二板起腔—慢流水四句—流水—拉腔—串口—流水—拉腔—慢三板—紧三板;
《酒色财气》。二板起腔—慢二板—流水板—海底捞月;
对王凤仙演唱的《金风送爽》里几个较有特色唱腔片段进行简单分析:
1.二板起腔
“二板起腔”的特点是旋律较宽广、具抒情性,但使用起来要比更缓慢的头板灵活,因此很多艺人都用二板起腔开头。二板起腔由上、下两句组成,一般上句落音“5、1”,下句落音为“1”。起腔后面往往接流水板。
2.流水板
流水板的速度介于二板和三板之间,有“慢流水”和“快流水”之分,两者的区别主要在演唱时的速度。流水板用途非常广泛,唱词可以有很多番,句数可多达几百句,短的则有几句而已。流水板上、下句结构,上句常见结束在“5”“3”上。王凤仙的流水板吐字清楚。
3.双高
“双高”有二板或三板,常与“慢流水”穿插使用。双高是唱腔连续用两个甩高的音调,一般在头板转二板时用,也可以直接在二板之中。关于这个唱腔的来历,流传着不同的说法,有说是从西城调里吸收来的,又叫“双高慢西城”;有说是从昆曲中移植过来的;还有人说是从蒙族民歌中融合了西城板和诗韵的唱腔产生的。双高的旋律婉转悠长,旋律围绕着“3”音进行。双高是比较难唱的腔调,所以艺人很少人唱,而且每个人演唱的风格也有所不同。
王凤仙演唱的双高高亢、大气,较好地配合了唱词的内容及情绪的抒发。西河大鼓唱腔的音域最宽可达三个八度,王凤仙的嗓音条件好,在很宽的音域中演唱时,高音能轻巧唱上去,不炸;低音能低下去,不虚,充分显示了她的演唱技巧。
(三)伴奏乐器
王凤仙西河大鼓的演唱形式为双档,即邵振清弹三弦,王凤仙一人击鼓、板演唱。三弦为大三弦,鼓为书鼓,左手拿的梨花片则是清末由木板大鼓改革为西河大鼓时马三峰的创造。演唱时,演员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感情的需要调整节奏和速度。琴师的伴奏对演员的演唱有着重要作用,伴奏为演员烘托唱腔、渲染感情,更好地表达唱词的内容,也为段落之间演奏过门音调制造气氛,演唱者也由此得以片刻歇嗓。
1.大三弦
大三弦又被称为“弦子”,由琴头、琴杆和琴鼓三部分组成。大三弦音色浑厚而响亮,音域有三个八度,属中低音乐器,演奏手法有弹、挑、双弹、双挑、扫、轮、搓等。邵振清使用的大三弦琴杆总长122cm,为扁铲形,上雕刻花纹装饰,用红木制成。琴头两侧有三个弦轴,用来拴琴弦和校正音准。琴弦使用的是钢丝弦,外弦与里弦为八度。琴鼓是三弦的共鸣箱,呈椭圆形,长23cm,宽21cm,厚9.1cm,两面蒙蟒皮,琴鼓中间是琴码。
2.书鼓
书鼓属棰击膜鸣乐器。王凤仙使用的书鼓,鼓身呈扁圆形,鼓框用硬质木料制作,双面蒙牛皮。鼓面直径25厘米,鼓身高8.5厘米。书鼓置于竹制的鼓架上,演唱时左手执板,右手执棒击鼓。
3.梨花片
王凤仙使用的梨花片(亦称月牙板)是半圆形的薄铜片,长14厘米,宽4.4厘米,厚0.25厘米,两片一副。演奏时,夹于指间,通过碰击发音。
(四)书目
此次采访录制王凤仙的书目,传统小段有《偷年糕》《酒色财气》两段,现挂小段《现挂一曲表心情》1段,新编小段《金风送爽》1段;中长篇有《杨家将》里的《灵堂》《校场比武》《佘太君被绑法场》三段,及《罗成算卦》《酒色财气》《宋江杀惜》《岳飞八百破十万》《井台会》《丁香割肉》《玲珑塔》《苏梅山卖妻》八段,共计十四段。《丁香割肉》和《苏梅山卖妻》是现在西河大鼓艺人较少有人演唱,比较难聽到。王凤仙的《岳飞八百破十万》是西河大鼓名家郝艳霞的亲传,王凤仙在表演时刻画人物形象生动,感染力强。长篇《杨家将》里的《灵堂》《校场比武》《佘太君被绑法场》三段,王凤仙在演唱时略显生疏,这是因现在的演艺市场较少说唱长篇书目所致。
《丁香割肉》又称《郭丁香割肉孝母》,是西河大鼓朱(化麟)派的代表曲目之一,唱词为江洋辙。故事述古时顺天府王家庄的王姓员外生有三个儿子,长子王义娶张氏,次子王祥娶李氏,三子王允娶郭氏丁香。一次婆婆有病茶饭不思,丁香为治婆婆的病割大腿上的肉做汤,婆婆喝后病痊愈,此事传为佳话。故事的内容虽与现代社会的认知有一定距离,但比较典型地宣传了传统的孝道观念。
《井台会》又名《李三娘打水》《井台认母》,也是是西河大鼓朱(化麟)派的代表曲目之一,唱词为遥条辙。故事源自南戏剧目《白兔记》,内容述五代时刘知远赴并州投军,其妻李三娘留在娘家,在磨房产下孩子后咬断脐带托人给丈夫送去。一日李三娘至井台打水时,一少年将翎箭射入她的水筲,原来少年是分别十六年的儿子咬脐郎,母子井台相认。三娘向儿子讲述了磨房产子的经过,写下血书给丈夫刘知远。这个曲目体现了戏曲对说唱艺术的反哺作用,许多说唱艺术的段子都是从成熟的戏曲作品里借鉴移植过来的。
《苏梅山卖妻》是西河大鼓的传统段子,由渔鼓道情《打蛮船》中的部分内容移植而来,唱词为天仙辙。故事讲述清道光光年间山东连年荒旱,苏家滩秀士苏梅山与妻子刘玉兰和一双儿女没有吃穿,梅山欲卖女儿。为了替女受罪,玉兰愿卖自己。梅山带着妻子到市场,强忍不舍卖妻。梅山回家,儿女不见母亲,追问去向,苏以实相告,儿女们要娘。无奈,梅山领儿女到江边追赶人贩子的船,一起投入江中。故事表现了传统社会里灾荒之年平民百姓无力抗争的人间悲剧,以及不同人性的善良与丑恶。
纵观王凤仙演唱的所有唱段,有的属于英雄铁骑故事,如《杨家将》的几个片段、《岳飞八百破十万》等,体现了北方鼓书长于表现英雄人物、忠臣良将的特点;有的属于劝人向善及对传统伦理道德的宣扬,如《酒色财气》《丁香割肉》等,以艺术的方式使人民群众受到道德的教化,是西河大鼓这类鼓书艺术的社会功能之一;还有的一些段子体现了民间百姓诙谐幽默的性格特征,如《偷年糕》,以风趣的唱词表现了一段民间百姓世俗生活画面;新编小段《金风送爽》及即兴演唱的《现挂一曲表心情》,则体现了西河大鼓艺术善于及时表现当代社会生活的特点,以及表演者高超的即兴创作能力。
四、容城县西河大鼓的传承与保护
现代化大潮的涌来,城市流行文化向农村的流行,使得整个社会生态及人们的审美观念都发生了极大变化。在此社会大势下,诞生于农耕社会背景之上的西河大鼓等传统艺术形式遇到了严峻的生存考验,昔日一个县有上百说唱艺人、从艺者凭自己的演艺本领就能使全家过上富足日子的时代,已经很难再现。容城县的西河大鼓如今面临着从艺者锐减的严峻局面,目前仅剩王凤仙和邵振清这对硕果仅存的夫妻档了,后继无人的情况到了岌岌可危的程度。从受众角度说,出现了西河大鼓观众人数萎缩、青少年不喜欢等状况。
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是顽强的。王凤仙和邵振清到各地去演出,总有许多忠实的观众追随。红白喜事、民间庙会等民俗场合,这一带农村仍有请说书艺人助兴的传统。在一些及时反映新形势新政策的演出中,如县里组织的宣传十九大精神巡回演出等,王凤仙的西河大鼓新段子也往往是最受欢迎的节目。种种迹象表明,传统的西河大鼓艺术尚未完全衰败到不可救药的程度,它的未来走向取决于现在如何去做。
令人欣慰的是,2017年12月,“西河大鼓进校园”的活动在容城小学正式启动,这个小学开设了西河大鼓的传承班,校内有近300名学生报名参加(经过淘汰现在还剩270多人)。学校还规定每周二、五下午各有两个课时的正式学习时间,由王凤仙、邵振清亲自担任辅导老师。除了上课,课外学生们还有西河大鼓的排练、演出活动。2018年的“六一儿童节”上,这些孩子们登台演唱了西河大鼓新段子《雄安春早》,把半年多来的学习成果以演出的方式向全校师生做了汇报。
容城县从小学生里培养未来西河大鼓的接班人和欣赏群体的做法,这对于西河大鼓的保护和传承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也是西河大鼓这种传统藝术的未来,有了孩子们对传统艺术的喜欢,就有了西河大鼓艺术的未来希望。西河大鼓传统上也是一种道德教育的方式,诸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岳飞传》《杨家将》等宣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劝人向善的段子,学生在学唱的过程中不仅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了艺术审美能力,还有助于他们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对于容城小学西河大鼓传承班的报名人数众多,王凤仙感到非常意外。她激动地说:“西河大鼓走进校园是一件大事,这让我重新看到西河大鼓传承下去的希望。我要尽全力搞好传帮带,把西河大鼓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在笔者写这篇文章时,又有许多信息从容城县传来:王凤仙、邵振清的西河大鼓随县里的宣传队下乡演出;罗马尼亚大使馆文化交流中心来雄安新区,西河大鼓作为地方文化的代表与来访的外宾同台表演;邵振清老师为辅导小学生的需要,又编写了几个西河大鼓新段子……这些消息都非常令人鼓舞,说明西河大鼓的影响在扩大、生命力在增强。我们祝具有悠久历史的容城县西河大鼓艺术在未来的岁月里后继有人、再现生机!
注释:
①《容城县志》编辑委员会编.容城县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411-412.
②【流水板】,是西河大鼓的基本唱腔,有【快流水】【慢流水】,上下句结构,上句落“5”,下句落“1”
③【尾腔】,用于一个唱篇或段落的结束,或称为收腔。
④【二板起腔】,一板一眼,西河大鼓多用【二板起腔】,比【头板起腔】要灵活,旋律优美.
⑤【海底捞月】,由于旋律突然低沉像海底捞月,因此而得名。可用二板、三板,常用于段落的结尾.
⑥【双高】,穿插在流水板中,擅长于状物写景或描述人物的穿着打扮,旋律豪放,在20句左右.
⑦【抢板】,唱前没过门,左手“啪”的一声拍板,枪板开始唱。
⑧【串口】,上下句结构,多用在情节最紧张处。
作者简介:高苹(1978—),女,湖南长沙人,中国艺术研究院科研处,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中国曲艺史与中国曲艺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