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是教学设计之基

2017-07-05 15:41吴英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二嫂鲁迅故乡

吴英

在《故乡》里,有两个人物最震动人心:曾经“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的活泼少年,经过生活的打压而变得“仿佛石像一般”;曾经“擦着白粉,终日坐着”的“豆腐西施”,二十年后却变得庸俗势利、贪图便宜。鲁迅先生通过这些变化,揭示出辛亥革命时期中国农民生活痛苦的社会根源,表达出心中的痛苦和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基于这样的解读,笔者决定以“变”字为中心、以三幅图画为线索来设计教学,进而引导学生走进人物内心世界,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一、现实中的故乡——凋敝萧索的中国荒村图

《故乡》写于1921年。当时,由于辛亥革命的失败、帝国主义的操纵和军阀的混战,中国农民陷入更深的被剥削和被压迫之中。为了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笔者要求学生课前查阅辛亥革命的历史资料,并根据课文第二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的景物描写绘制一幅“鲁迅家乡图”。

学生笔下出现了苍黄的天空、凋零的树木、枯瘦的野草、裸露的墙壁和乱七八糟的村舍。为什么是“乱七八糟”的呢?学生回答:“因为原文有‘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一句,‘横字写出了村庄的死气沉沉,而‘萧索一词又为这幅图画增添了一抹灰色,让人感到几分凄凉。”这么荒凉落后的地方,鲁迅先生为什么对它如此眷念?不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大家经过分析,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对于中国文人来说,乡情已积淀为生命中难以割舍的情怀,无论身在何处,情感中总有挥之不去的对家园的记忆。

分析至此,教师顺势引入了下一个环节的教学:“趣味无穷的百草园、月夜下的社戏、淳朴可爱的长妈妈……在鲁迅先生笔下,记忆中的故乡总是美丽而又让人神往的,让我们再读课文,看看作者记忆中的故乡是一幅怎样的图画。”

二、记忆中的故乡——生机勃勃的瓜地刺猹图

学生自读课文后,画出了第二幅图画: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西瓜地,一望无际的海边沙地上,一个充满活力的少年手持钢叉,奋力刺猹。这个可爱的少年“戴着小毡帽,紫色的圆脸,颈上还套着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简直就是童话世界里的一个小精灵。

学生在阅读了文本第15—33自然段后,对这个“小精灵”有了更立体的了解。他是博学的,既认识海边五颜六色的贝壳,又通晓獾猪和刺猬的习性;他是能干的,不仅能在夏夜的瓜地里看瓜,而且会在冬天的雪地里捕鸟;他是热情的,“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我们到海边捡贝壳去”,他心里装着“无穷无尽的稀奇事”,向他同龄的小伙伴叽叽喳喳地讲述着自己的农家生活和海边见闻;他敢于反抗,父亲要带他走时,他“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他珍视友情,“后来还托他的父亲带给我一包贝壳和几支很好看的鸟毛”。学生对这个年龄和自己相仿的小英雄充满了喜爱之情,分别用金黄、碧绿和深蓝等明艳的色彩作为画面底色,又用白描的技法把人物画得栩栩如生,让这幅画充满了梦幻和温馨的气息。此时此刻,大家都对这个善良、活泼、快乐、勇敢的小男孩充满喜爱,并像他的父母一样,希望他平安健康地成长,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美满的人生。

“那么,二十年后的故乡会有哪些变化?出现在我们面前的闰土又会是什么样的呢?”教师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二部分,找出作者对中年闰土的描写。学生找到了这样一些词句,“破毡帽”“薄棉衣”“长烟管”“满是皱纹的脸”“松树皮一样开裂的手”。从这些描写中,我们猜一猜,中年闰土现在的生活状况怎样?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得出了这样一些结论:粗笨开裂像松树皮一样的手,显示出他长年从事艰辛的体力劳动;肿得通红的眼睛、刻满了皱纹的灰黄的脸是大自然的风霜雨雪肆意吹打的结果;“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可以看出他的生活十分困窘;“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显示出他付出很多,但受到层层盘剥,日子过得毫无快乐和希望。有一名学生的发言引起了大家的深思:二十年中,闰土反复遭受兵、匪、官、绅的欺压,这让他意识到自己的地位如此卑微,因此见到儿时的好友時,他才会态度“恭敬”地喊出“老爷”来。这一声“老爷”喊出了心酸,喊出了悲哀,真实地显示出他经过一次次的希望、失望后,最终陷入绝望的心态。

分析杨二嫂的形象时,一名女生故意把“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这句话的音调提高,尾音拉长,因为她认为这一句不仅表现出杨二嫂的尖刻,更饱含着小人物的心酸。很多女生把年轻时的杨二嫂画成瓜子脸,高发髻。她们认为,瓜子脸是女性漂亮的标志,这种美丽的形象与中年后的“圆规”形象形成对比,更能让人感到岁月的无情和生活的残酷。对于她的性格,学生也有了新的看法:上面有官、匪、绅的重重压迫,周围又是势利的小镇环境,一个弱女子为了把生活过下去,并过得稍微好一点,只能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并把虚情假意和狭隘自私当成聪明。从这个角度来说,杨二嫂的变也充满了小市民的无奈,她也是一位值得同情的人物。

通过对两个关键人物的分析,学生发现:在《故乡》中,“变”字贯穿于文本始终——曾经魂牵梦萦的故乡变得衰败冷寂,曾经活泼英俊的少年被生活这把利刃磨成了一个麻木的木偶人,曾经安分守己的豆腐西施变成了刻薄的圆规。种种变化之中,隐藏着作者内心的失望与苍凉,但身为“斗士”的鲁迅并没有绝望,我们从“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中不难看出,在鲁迅先生看来,只要人们满怀希望地去奋斗,就会打破旧世界,迎来新生活。

三、理想中的故乡——诗情画意的农家乐园

《故乡》的结尾,作者写道,“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金黄的圆月”是理想的象征,是作者对理想的故乡的向往。

鲁迅先生理想中的故乡是怎样的?教师设计了“再回故乡”的说话环节,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现实生活画一幅“山乡巨变图”,然后用自己的话把图中的情景描述出来。学生的画纸上出现了宽阔的公路,造型别致的小楼,绿油油的田野,金灿灿的麦浪……而闰土,学生把他设计成了农家乐的老板,他在海边承包了一片沙地,建成了自己的海边农家乐园。这是否是鲁迅先生理想中的故乡?笔者不敢肯定,但细细想来,仅就物质水平而言,差别总不会太大吧!

(作者单位:枣阳市第四中学)

猜你喜欢
二嫂鲁迅故乡
故乡的牵挂
月之故乡
鲁迅《自嘲》句
闻香抢钱
闻香抢钱
店里不知身是客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喇叭”二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