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哲学“顺势思维”对中医“治未病”理念的影响

2017-07-05 15:01张世超顾洁斌张丽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7年6期
关键词:治未病体质

张世超+顾洁斌+张丽

【摘要】顺势思维是中国哲学的主要思维特征之一。“治未病”学说具有中医学的原创特色和优势,深受中国传统哲學的影响,并在未病先防、欲病先治、既病防变和病愈防复等方面,充分体现了顺势思维的特点。

【关键词】顺势思维;治未病;体质

【中图分类号】R22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7)11-0012-03

顺势思维,指在观察分析与研究处理问题时,采用遵照与顺应自然的趋势及事物的时序变化因素的手段与方法。可见人们在决策、行事时本着遵循自然规律、善时蓄势的信念,则更易于实现成物成己、正己正人。正如吕思勉先生指出的“古代哲学,最尊崇自然力。既尊崇自然力,则只有随顺,不能抵抗[1]”。受惠于中国传统文化滋养的中医学,在中医治未病理念的实践中充分体现了“顺势思维”的内涵特质。

1中国传统哲学顺势思维的特点及体现

中国古代以农业立国,在农耕文明的实践中,认识到惟有自身行为合乎天道,顺应自然,尊重顺应客观规律,方能五谷丰登、安居乐业。因此,中国古代形成了天人合一的世界观,习惯从人与天地相参,奉天承运,应天顺人角度出发,形成因循天道,尊道贵生,顺势而为,因势利导的思想和理念。缘于“天人合一”整体观念的影响,春秋末期范蠡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具有遵循、顺应之意的“因”的概念。其曰:“因阴阳之恒,顺天地之常,柔而不屈,强而不刚。”又云:“天因人,圣人因天”(《国语·越语下》),强调圣人决策、行事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顺势思维”作为中国哲学的主要思维特征,有丰富的文献体现。《尚书·商书·说命》中:“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可见只有充分把握客观规律,才能达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易经·既济·象》云:“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其认为只有把握客观规律,并结合所处的境遇,才能居安思危,有备无患。“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道经第二十五章》)则是道家主旨,顺其自然而成其所以然。《孙子兵法·九变》云:“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则是兵家实现“有备无患”的战略指导思想。总之,顺势思维的特点广泛体现在中国人对自然、社会等诸多问题的认识中。

首先,在自然环境的改造中,特别是面对自然灾害时,只有顺应自然规律,才能转危为安。大禹治水体现了顺势思维的道理,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思路,对洪水进行疏导,最终化水害为水利。此乃尊重自然,顺势而为的智慧之举。

其次,在治国安邦社会管理中也强调顺势而为的治理理念。“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意是社会中最为根本的势因所在。因此,认识和遵从民意是社会管理者的顺势要略,“民本”成为重要的社会之道。“成康之治”是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太平盛世,由于西周初年统治者吸取商朝灭亡的教训,实施惠民政策,以礼治国、崇尚道德教育,“成康时期”农业生产蓬勃发展、人民生活相对改善。成康之治亦为顺势之治的应用典范。

第三,顺势思维广泛运用体现于中医药学领域。中医强调明天时变化,顺地理势因,洞人情世事。《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指出:“无失天信,无逆气宜,无翼其胜,无赞其复,是谓至治。”可见高明的医者务必做到“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事”,重视自然法则,因时因地而异,顺应四时阴阳,方能守其四时正气,制其非时之气,达到以平为期、守中贵和的“至治”,实现生命的康宁。

2治未病思想的理论与临床运用所体现的顺势思维

“治未病”学说是中医学的原创特色和优势所在,深受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其理念可追溯至殷商之际。随着中医学的发展,治未病思想逐步发展为系统的未病先防、欲病先治、既病防变和病愈防复四个方面。

21治未病理论的充实与发展及所体现的顺势思维中国医家借鉴吸收古代哲学之精髓,将顺势思维与预防意识紧密联系与结合,且充实与发展。《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了“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素问·刺热》所论述的“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

中医学特别强调因势利导,《灵枢·师传》阐述:“未有逆而能治之也,夫惟顺而已矣。”的顺势斡旋的治疗思路。后世医家沿着这种思路,将此进一步深化,如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卷一·诊候第四》中谈到:“五脏未虚,六腑未竭,血脉未乱,精神未散,服药必活。若病已成,可得半愈,病势已过,命将难全”,并对治未病思想作了经典的表达:“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这种思想进一步提高了对疾病的转归及预后的认识和把握,有助于精准施药,立体防控。徐大椿在《医学源流论·防微论》中亦说:“病之始生浅,则易治;久而深入,则难治……故凡人少有不适,必当即时调治,断不可忽为小病,以致渐深”。总之“治未病”对疾病客观规律的认识、把握与运用上是中医学最具原创特色的学术理论。

22“治未病”在具体实践中体现的顺势思维中医学认为,人的生命系统由精气神三要素构成,保持各自的充盛,维系三者之间的协调互济,才能实现“阴平阳秘”的理想状态,气血充盈,脏腑经络整体协调,运转有序,可谓“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

中医“治未病”作为中医药学的组成部分,着眼于阴阳和合互济,气血生生不息,精神爽利充沛,脏腑经络整体联动有条不紊的愿景。临床应根据患者体质及情志,加上所处的节气,所在的生活环境,本着“辨识体质,有所侧重,整体调控,以平为期”最终“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

首先,在未病先防阶段,把握体质特异性,慎避易感病邪。体,指身体、形体、个体;质,指素质、质量、性质。在中医体质学中,体质的概念是指在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等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2]。诚如吴德汉[3]《易理辑要·锦囊觉后篇》中有云:“要知易风为病者,表气素虚;易寒为病者,阳气素弱;易热为病者,阴气素衰;易伤食者,脾胃必亏;易劳伤者,中气必损。”提示医家注意体质的差异性往往决定着个体对某些病邪的易感性。无独有偶,目前临床实践中表明,痰湿之质易为湿邪所困和膏粱厚味所伤;气虚之质不耐外邪,易为劳倦所伤;气郁之质易为情志所伤;阴虚质对热邪的耐受力较弱,易感温热之邪;阳虚质对寒邪的耐受力较弱,易感阴寒之邪等。例如过敏体质者往往对风寒、花粉、油漆、鱼腥虾蟹等因素和食物具有易感性,应慎食海鲜、鱼虾之类,做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正是防病强身的一种养生方法。

其次,在已病阶段,遵循个体染疾后,不同体质的转化规律。及时截断扭转,防传防变。由于内因是事物发生变化的根据。疾病传变与否,虽与邪之盛衰深浅及治疗得当与否有关,但体质因素亦有重要影响,可见疾病的演变要视个体体质内部阴阳气血的盛衰而定。个体体质千差万别,病情的发展也因此而复杂多样。就温病的传变而言,叶天士《温热论》云:“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这是一般的传变次第,部分患者感受温邪之后,邪热极易化燥伤阴,内传营血,很快出现高热神昏、抽搐、发斑、舌绛等症,叶天土《温热论》中的“逆传心包”,就是指病不经气分阶段,而逆入营血的一种临床类型,这与患者平素阴虚火旺体质常有很大关系。具体到疫病的传变,同是感受温疫,出现种种不同的“变”证,原因何在?吴鞠通阐释说:“传变不常,皆因人而施”,即是由患病机体的体质特殊性所引起的。通过对体质类型的辨识,可以掌握疾病的传变和途径,从而预知其下一阶段的可能感染之处,并据此实施提高易受感染之处抵抗力的预防性治疗,有效控制病理传变。

第三,在病愈阶段,调整体质偏颇,促愈防复,巩固疗效。体内正气恢复,抗邪能力增强,邪气通过各种渠道被逐出体外,疾病就能向愈发展。反之,若是体质虚弱,阳气不复,邪盛正虚,则病深不解。《灵枢·论痛》云:“同时而伤,其病多热者易已,多寒者难已。”说明正气盛体强病易愈,正气衰体弱预后不佳。《素问·评热病论》对劳风的病理演变规律和预后有“精者三日,中年者五日,不精者七日”论述,如果是精气旺盛的年轻人,通过治疗一般三天左右可痊愈;精气较弱的中年人五天左右可以痊愈;年老体衰的人,七天左右才能痊愈。可见,了解体质对于推断疾病的预后吉凶具有重要意义。在疾病预后,防止疾病的复发也是“治未病”的重要环节。《诸病源候论》曰:“复者,谓复病如初也。”因此采取一定的措施以资预防,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偏颇体质是疾病发生的基础,根据病后患者体质阴阳寒热虚实的不同,施以不同的调护措施改善体质的偏颇,以使其尽快恢复到健康状态。调补虽不能直接祛邪,但能通过促进脏腑功能以补偏救弊,达到燮理阴阳,防止复发的目的。在证候消失、疾病痊愈之后,只有使患者的偏颇体质得到纠正,消除病证发生的基础,增强对致病因子的抵抗力,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疾病复发的条件,以防止疾病卷土重来。

总之,在“治未病”时从具体的人出发,认识与顺应不同体质的规律,权衡干预措施,遵循法天则地、因人制宜的要求,针对性地进行调理干预,以体质为依据进行防治调护,是“治未病”思想的具体体现。未病之时,通过各种措施调养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邪能力,防止疾病的发生。既病之后,应注意体质对疾病的制约和影响,掌握疾病的演变规律,在治疗中积极改善患者的偏颇体质,防止疾病的传变或病证的加重。病后根据患者体质阴阳寒热虚实的不同,施以不同的调护措施改善体质的偏颇,以使其尽快恢复到健康状态,防止复发。

3顺势思维及治未病思想的当下启示

在“治未病”的理念与实践中,着眼于巩固有序协调的健康状态,避免失序紊乱的病态出现。运用顺势思维指导“治未病”务必认识个体的体质差异,即牢牢把握顺应人体自身的规律,“化不可代,时不可违”。因此“治未病”,除了要遵循四时阴阳变化的一般规律,更要意识到个体体质的特异性。整体把握,尊重差异,顺势而为,精准施术,充分调动人体的防御修复能力。最终实现“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达到身心的和谐康宁。

总之,“治未病”思想与“大健康理念”相契合,具有防治一體的功能,是增强全民健康意识、提高健康素质的重要途径。目前随着疾病谱的转变,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激烈,生态环境也不容乐观,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医学模式从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转型,由治病的医学转向保健的医学;由关注人的疾病转向关注人的健康;在重视科学技术的同时更加重视人文关怀[4]。因此医学对预防保健格外重视,以研究和实践中医“治未病”成为国内外医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美国心脏协会曾有一个生动的比喻:如今的医生都聚集在一条泛滥成灾的河流下游,拿着大量经费研究打捞落水者的先进工具,同时苦练打捞落水者的本领。结果,事与愿违,一大半落水者都死了,被打捞上来的也是奄奄一息。更糟糕的是,落水者与日俱增,越捞越多。事实上,与其在下游打捞落水者,不如到上游筑牢堤坝,让河水不再泛滥。医者应防患于未然,避免更多人“落水”。为扭转这一怪圈,应从单纯的治疗疾病为主,转向预防与治疗并重,从而将“末端治理”变为“源头治理”[5]。可见全世界关于确保生命健康的方式是殊途同归的。

参考文献

[1]吕思勉. 先秦学术概论[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5:10.

[2]王琦.中医体质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3]吴汉德.湖湘名医典籍精华:综合卷·医理辑要[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社,2000.

[4]靳琦,王琦.中医“治未病"说略[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 30(11): 725-728 .

[5]白剑峰. 病人为何越治越多[J]. 人人健康,2013,(03):1.

(收稿日期:2017-04-17编辑:穆丽华)

猜你喜欢
治未病体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大学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孙思邈治未病观与养生理论探析
体质辨识在社区糖尿病“治未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从治未病理论探讨肿瘤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