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名牌”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尝试与思考

2017-07-05 21:20秦宏文惠伟
体育师友 2017年2期
关键词:体育课堂身体素质

秦宏文+惠伟

摘 要:“撕名牌”游戏随着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的热播而迅速走红。面对孩子们热衷的表现,社会各界反应不一,有的人觉得这个游戏能发展身体素质;有的人则认为会造成孩子的身体伤害;甚至一些学校禁止在校园内玩“撕名牌”的游戏。通过分析和研究发现,在体育课堂教学中采用“撕名牌”的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并对游戏的方法进行了改进和提高,效果较好。

关键词:撕名牌;体育课堂;身体素质

中图分类号:G80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7.02.003

随着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节目的热播,节目中最激烈、最具悬念的“撕名牌”的游戏也迅速走红开来。“撕名牌”其实就是一种休闲竞技类的游戏,它把人员分为两组(也可以是个人赛),每个人后背上都会贴上自己的名字,叫做名牌。游戏开始后,双方在不伤害对方的情况下可以采用运动战或者正面对战,想方设法把对方后背上的名牌撕下来即为胜利者。这款游戏,不光吸引着无数年轻人,甚至影响到了很多的中小学生。在课余时间里,孩子们有的扮演邓超、有的扮演王宝强,还有的干脆在牌上写自己的名字,操场、走廊都成了他们捉对“厮杀”的开心乐园。面对孩子们热衷的表现,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家长们的反应不一,有的人觉得这个游戏能锻炼孩子们的反应能力,发展身体素质;有的人则认为在相互撕名牌的过程中,一系列追逐撕拽的动作,可能会造成孩子的身体的伤害;还有的人认为孩子们不分场合,甚至会在楼道、教室或者上下学的路上,带来了很多的安全隐患。甚至有一些学校,则明令禁止在校园内玩“撕名牌”的游戏。

出于一名体育教师的职业敏感,促使我默默观察着孩子们在游戏中的表现,孩子们合作的热情,投入的状态,甚至满头大汗也依然在不停得奔跑……笔者发现,“撕名牌”热反映出来的,不仅仅是对明星的崇拜,更多是学生对个性的追求和青春的时尚。面对学生的需求,我们不能简单的反对和打压,而要尊重学生的合理需求,寻找到适当的切入口,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团结拼搏”的体育精神融入到学生的体育课堂教学中间去。

1 体育课堂能够提供相对安全的场地和条件,避免伤害或降低身体受伤的情况发生

笔者通过网上查询,在全国各地都有学生在玩“撕名牌”游戏时受伤的报道,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两方面:一是场地环境的限制。很多学生都是在教学楼、走廊、路边空地或偏僻废弃的场地上玩耍,很容易与障碍物、过往车辆或行人发生碰撞,在四川某地甚至发生一名大学生在玩撕名牌游戏时不小心坠落在电梯井而丧命的悲剧。其次是在玩撕名牌的过程中,因为准备活动不到位,动作过于激烈,无人管理和引导而发生的肌肉拉伤或磕碰摔倒,严重的还会导致手脚的骨折。反观在我们的体育课堂中,体育教师可以选择相对空旷、平整、柔软的足球场或塑胶场地上来完成“撕名牌”的游戏,降低了学生因场地,杂物等因素而发生的意外受伤。体育教师在游戏的过程中既是组织者,同时也充当着裁判员的职责,他能够带领学生做好身体各部位的热身,在游戏的过程中随时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提醒和制止一些恶意、粗野的动作,保证活动的安全和效果。

2 体育课堂中采用“撕名牌”的游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有了兴趣,他们才会主动积极地去参加体育锻炼。中小学生对于《奔跑吧兄弟》节目这么迷恋,对于“撕名牌“的游戏这么热衷,说到底,就是节目和游戏深深地吸引住了学生,使他们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学生喜欢这些明星,所以他们才会关注这档节目,才会喜欢这样一类的体育游戏。那么在体育课堂中,我们体育教师当然也可以利用 “名人效应”,在体育课堂中采用“撕名牌”的方法,把一些相对枯燥的速度、耐力和力量练习,转化为趣味性的游戏和练习来进行,从而来增强学生的参与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为我们的体育课堂教学服务。

3 体育课堂中采用“撕名牌”的游戏,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速度、灵敏和耐力素质,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众所周知,中国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多年来一直不容乐观,除了现代生活水平优越带来的营养和饮食的问题,学生在体育课中不爱运动,不想运动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体育课堂教学内容枯燥乏味,运动密度和强度达不到要求,学生的身体素质自然无从谈起。“撕名牌”游戏,是通过奔跑、躲闪、对抗、合作等多种手段来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想高度集中,情绪异常兴奋,容易保持高强度的练习强度和时间,不会轻易放弃比赛。对于学生的灵敏、力量和耐力素质,都能起到非常好的锻炼效果。

笔者结合体育课堂教学的要求,按照“撕名牌”游戏的最初规定,对“撕名牌“进行了分类的设计和改进,制定了三种不同的方法来发展学生的速度、耐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1 明星追逐跑

难度系数:*适合人群:小学各年龄段学生

锻炼目的:发展学生的反应能力和速度素质

方法:学生2人一组,同向而站,前一人领先后一人2-3米,两人的名牌上可以写上自己喜欢的体育明星。听到教师的哨声后,两组同学均向前跑出,后一组的同学如果在5秒内成功赶上前一组的同学并撕下对方的名牌则为获胜。双方可交换位置,或者临近的两位同学互换,体验不同的明星追逐。

规则:(1)两人奔跑的方向、路线要一致。(2)撕名牌时不得用力推拉。

3.2 看谁最勇敢

难度系数:* *适合人群:小学各年龄段学生

锻炼目的:发展学生灵敏能力和耐力素质

方法: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站在规定的范围内(10-15米),可以是圆形或者是方形。听到哨声后,学生四处躲闪追逐,去撕周边同学背后的名牌,撕掉一个就表示你消灭了一个敌人,被撕掉的同学则退出场外。在规定的时间内,撕掉的名牌越多,谁就是最勇敢的人。

规则:(1)不得跑出圆外。(2)撕名牌时不得用力推拉或撕扯身体其他部位。

3.3 合作争胜

难度系数:* * *适合人群:小学中高年段学生

锻炼目的:发展学生的灵敏、力量、耐力,提高相互之间的合作意识

方法: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再分成对等的2对人(至少4对或5对以上)。在规定的范围内,通过合作的方式,去撕掉对方的名牌,被撕掉名牌的同学退出场地。最先完成的队伍或者在规定时间内还留有名牌最多的队即为获胜方。

规则:可以进行合理的身体对抗,但不能做出拌摔对手等危险或犯规的动作。

通过修改后的游戏方法,在我的体育课堂中大受欢迎,参与率几乎百分之百,甚至平時一些经常偷懒的学生和体能状况较差的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也能够坚持完成。甚至一些学生在下课后都不愿离开操场,缠着我要求再来一次。更有甚者,向我提出每节体育课上都要玩这个游戏。

在练习的过程中,我也不断思考和总结,要想保证练习的效果,我首先要控制游戏活动的时间和强度,以免学生体能透支,发生危险或意外的伤害事故。“撕名牌”,是集速度、灵敏和耐力为一体的一个综合性的游戏项目。对于一些体能薄弱或身体有异常的学生来说,长时间的高强度练习,可能会导致体能的透支。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中要及时观察,合理安排游戏的次数和时间。既要鼓励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也要注意合理的休息和必要的放松。其次,要避免追求体育课的锻炼效果而忽略了游戏的趣味性。我们只能是把“撕名牌”的游戏当做是增强学生体能素质的一个辅助性练习,而不能消弱了它的趣味性。没有了学生的参与和兴趣,再好的游戏也只能成为一种摆设。

参考文献:

[1] 刘洋.《奔跑吧兄弟》落幕,“撕名牌”风靡我市校园[N]. 烟台日报,2015-2-1(08).

[2] 李峰艳.体育教学要接地气——“撕名牌”游戏引发的 思考[J].中国学校体育,2015.12:86-86.

猜你喜欢
体育课堂身体素质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关于提升高中体育生身体素质的方法及策略研究
锻炼
新发现
体育课堂教学中口令与队伍调动规范策略
谈体育课堂创设“和谐互动”的认识
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关于高校体育课堂“手机”现象的思考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对我国中学生体质健康影响因素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