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proBNP和hs-CRP水平与冠心病病人PCI术后无复流现象的相关性分析

2017-07-05 13:52熊小奇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年11期
关键词:冠心病病人血清

熊小奇

NT-proBNP和hs-CRP水平与冠心病病人PCI术后无复流现象的相关性分析

熊小奇

目的 研究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冠心病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无复流现象的相关性。方法 分析我院近3年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血流是否恢复的80例病人病历资料,根据病人术后血流情况分为复流组(28例)和无复流组(52例)。另选取同期行冠状动脉造影疑似冠心病病人作为对照组(40例)。于病人术前0.5 h、术后即刻、术后0.5 h、术后2 h及6个月后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NT-proBNP与hs-CRP水平,分析NT-proBNP和hs-CRP水平与术后血流是否恢复的相关性。结果 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小板分布宽度(OR=1.70,P=0.011)、平均血小板体积(OR=5.93,P=0.000)、hs-CRP(OR=1.10,P=0.018)、NT-proBNP(OR=1.47,P=0.020)是病人行PCI术后无复流的独立危险因素。两组病人术后即刻检测NT-proBNP与hs-CRP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2 h后复流组恢复逐渐下降且与无复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病人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后,若术后早期出现NT-proBNP水平、hs-CRP水平明显增高现象,则可对病人进行无复流疑似并及时排查,以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

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术;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高敏C反应蛋白;复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由于其效果好、创伤小优势成为临床治疗冠心病的常用手段,也是有效手段之一,能有效恢复心肌血流重建同时将损伤降到最低的一种方式[1]。病人经过积极的有效治疗后可有效控制病情,改善症状,仍有部分病人手术治疗后出现心肌无复流[2]。引起病人术后心肌无复流因素包括微血管损伤、炎症反应、白细胞聚集、血管栓塞、氧化应激等。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影响病人的救治结果[3],但其对病人术后血流是否恢复尚无明确定论。我院对80例冠心病病人行PCI治疗后的NT-proBNP与hs-CRP水平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其是否与病人术后复流存在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分析我院近3年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血流是否恢复的80例病人病历资料,根据病人术后血流情况分为复流组(28例)和无复流组(52例),另选取同期行冠状动脉造影疑似冠心病病人作为对照组(40例)。所有病人均符合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的诊断标准[4]。复流组男17例,女11例;年龄54岁~82岁(65.3岁±6.6岁);住院时间7 d~13 d(8.4 d±1.2 d)。无复流组男30例,女22例;年龄50岁~79岁(65.0岁±6.9岁);住院时间6 d~13 d(8.2 d±1.5 d)。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12岁~68岁(44.7岁±6.9岁)。3组病人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流组与无复流组病人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向病人及家属告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标准 病人无PCI手术禁忌证者且3个月内未使用任何糖皮质激素。排除标准[5]:①已进行溶栓治疗;②血液检测有问题;③既往行冠状动脉成形术、放入支架或冠脉旁路移植手术;④近期行抗凝治疗或其他手术治疗;⑤病人自身免疫系统异常;⑥合并糖尿病、肿瘤、各类急慢性炎症、严重内科疾病;⑦本身有出血性疾病、先天性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⑧不配合治疗或不愿接受PCI手术治疗病人。

1.3 研究方法 抽取两组冠心病病人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0.5 h,手术结束即刻、术后2 h和术后6个月进行空腹静脉血5 mL。另抽取对照组病人空腹静脉血5 mL,将所有病人血液标本注入EDTA抗凝管中,之后加入500 IU/mL抑肽酶混匀,并静置0.5 h后进行离心,以3 000 r/min,离心10 min,获取血清后置于-70 ℃条件下冷冻待测。采用酶联检测法检测病人血清hs-CRP水平,采用快速荧光免疫法检测血清NT-proBNP水平,整个操作流程根据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NT-proBNP<80 pg/mL为正常,检测范围5 pg/mL~5 000 pg/mL。

2 结 果

2.1 3组病人不同时间血清NT-proBNP水平比较 复流组与无复流组病人术前血清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流组与无复流组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检测NT-proBNP水平,复流组与无复流组相比术前均显著升高(P<0.0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 h无复流组病人NT-proBNP水平继续升高,复流组病人NT-proBNP水平出现下降,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3组病人不同时间血清NT-proBNP水平比较(±s) pg/L

2.2 3组不同时间点血清hs-CRP水平比较 复流组与无复流组的病人术前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疑似冠心病的对照组(P>0.05),术后即刻检测hs-CRP水平,复流组与无复流组相比术前均显著升高(P<0.05),且无复流组显著高于复流组(P<0.05),术后2 h两组病人hs-CRP水平均开始下降,复流组病人hs-CRP水平下降显著高于无复流组(P<0.05),且两组间比较P<0.05,两组术后6个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3组不同时间点血清hs-CRP水平比较(±s) mg/L

2.3 与无复流相关因素的回归分析 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小板分布宽度(OR=1.70,P=0.011)、平均血小板体积(OR=5.93,P=0.000)、hs-CRP(OR=1.10,P=0.018)、NT-proBNP(OR=1.47,P=0.020)是病人行PCI术后无复流的独立危险因素。详见表3。

表3 与无复流相关因素的回归分析

3 讨 论

冠心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其中慢性炎症在整个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起诱导作用。有研究数据发现,炎症刺激并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6]。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冠心病病人治疗逐渐趋于微创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是临床上常见且主要的一项手段,相较以往外科手术,具有创伤小、疗效确切等优势。PCI术后无复流现象对冠心病病人的治疗效果影响严重,一旦发生术后无复流现象,说明冠状动脉内血流流动缓慢,甚至无血流通过,采用给药方式进行干预无法达到血管远端[7]。目前PCI术后发生无复流机制尚不明确,有研究指出该现象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参与导致[8];有学者提出可能与血管痉挛、微血管栓塞或损伤、白细胞聚集、血小板激活等相关[9-10]。国内大量研究指出炎症因子参与整个冠心病病人发病过程,包括hs-CRP在疾病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11-12]。NT-proBNP在早期对心脏结构改变引发的功能性病变可进行有效且真实反映[13]。

hs-CRP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起介导作用,同时是一种非特异性炎症标志物,能刺激单核细胞释放白细胞介素,同时调控巨噬细胞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吞噬。血管发生粥样硬化时,可在早期对血管内皮细胞进行检测,结果提示大量细胞膜形成的复合物在血管内皮附着,造成炎症发生,损伤内皮[14]。进行PCI手术时,由于重建要损伤的血管,冠脉内皮细胞由于损伤,其舒血管因子释放明显降低,缩血管因子释放增多,造成血管异常收缩与舒张,冠脉持续收缩增加已损伤的内皮。随着一氧化氮(NO)的释放降低,血栓形成能力提高,此时易出现微血栓,复流不再发生[15]。

NT-proBNP是一种心源性神经激素,具有扩血管作用,当心肌细胞受损、心室负荷过高、心室壁压力过大时NT-proBNP水平升高。相关研究指出,心力衰竭病人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且该水平与其二次入院率、死亡率密切相关,因此临床上将NT-proBNP水平升高作为病人治疗效果的独立性标志物,相较左心室射血分数更灵敏[16]。因此病人是否需要强化治疗、是否需要进行长期随访、是否需要入院监测重病的风险,采用NT-proBNP水平检测即可。本研究发现,复流组与无复流组病人术后即刻检测NT-proBNP与hs-CRP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2 h后复流组恢复逐渐下降且与无复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hs-CRP与NT-proBNP水平是病人行PCI术后无复流的独立危险因素,病人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后,若术后早期出现NT-proBNP与hs-CRP水平明显增高,可对病人进行疑似无复流并及时排查,提高病人治疗效果。

[1] 赵美丽.冠心病介入治疗前后hs-CRP和NT-proBN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20(8):1046-1049.

[2] 过高峰,宋磊.高敏C反应蛋白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与经急诊PCI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J].安徽医学,2013,34(3):302-304.

[3] 童绍珍,胡永丽,郝树梅,等.血清hs-CRP检测对冠心病PCI手术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的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17(4):461-463.

[4] 黄鸿博,王海霞,胡征,等.丹参多酚酸盐对冠心病PCI患者术后血液流变学及心功能的影响[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4,31(3):225-227.

[5] 李军.高敏C-反应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12):1693-1695.

[6] 孙梅琴,彭漪,徐维芳,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白细胞介素-37、超敏C反应蛋白、单核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6,26(8):44-47.

[7] 蒋泽波,梁俊明,李妮君,等.NT-proBNP联合TDI评价冠心病患者PCI术前后心功能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药科学,2013,3(10):209-210.

[8] 赵晓川,赵昕,杨晓旭,等.监测NT-ProBNP水平指导β受体阻滞剂治疗危重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疗效观察[J].临床军医杂志,2016,44(5):495-499.

[9] 刘丽军,马燕霞,冯慧旻,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影响[J].中国综合临床,2013,29(3):275-277.

[10] 杨睿,郑晓晖,王培,等.PCI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NT-proBNP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3,53(11):36-37.

[11] 赵洁,吴俊,贾玫,等.冠心病患者血液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超敏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4,37(3):227-229.

[12] 齐洁,王小飞,王蕾,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单次负荷剂量与常规剂量瑞舒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预后影响的比较[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5,13(6):606-610.

[13] 陈添华,周萍萍.50例冠心病PCI治疗前后hs-CRP、IL-6、IL-8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上海医药,2016,37(17):41-44.

[14] 王玲玲,唐银辉,罗伶俐,等.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无复流患者血清ADAMTS-13和hs-CRP水平的变化[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16(3):610-612.

[15] 赵强,肖强,李元民,等.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肌钙蛋白I和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的变化及其对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预测价值[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4,22(7):418-421.

[16] 伍先亮,贾永平,吕吉元等.cTnI、hs-CRP及NT-proBNP水平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择期PCI术后左室重构的预测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6):672-673.

(本文编辑薛妮)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柳铁中心医院(广西柳州 545007),E-mail:xiongxiaoqikl@163.com

信息:熊小奇.NT-proBNP和hs-CRP水平与冠心病病人PCI术后无复流现象的相关性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11):1359-1362.

R542.2 R256.2

B

10.3969/j.issn.1672-1349.2017.11.021

1672-1349(2017)11-1359-04

2017-03-20)

猜你喜欢
冠心病病人血清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谁是病人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Meigs综合征伴血清CA-125水平升高1例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病人膏育
还能活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