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 郭晗
北斗助力共享单车实现精细化管理
● 文 |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 郭晗
我国素有“自行车王国”之称,“共享单车”的出现瞬间赢得了大众的青睐。在很多城市的地铁站点、居民社区、大学校园、商场景点,共享单车一夜间仿佛雨后春笋般出现,成为街头一景。
市场化企业推动自行车回归城市,是城市“互联网+”出行创新的延续。共享单车在2017年初让人们领略到了共享经济的火热与繁荣,第三方数据研究机构比达咨询发布的《2016年中国共享单车市场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底,中国共享单车市场整体用户数量达到1886万,2017年,共享单车市场用户规模将继续保持大幅增长,预计2017年底将达5000万用户规模。
共享单车具有体积小、低碳环保、操作简便、随时取用和停车等优点,与“有桩”的公共自行车相比,其“无桩”理念给市民带来了极大便利,解决了“最后一公里”出行的问题。然而,随之而来的乱停乱放、共享单车破坏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很多城市因为大量无序堆放的单车而阻塞了交通,造成人们出行不便。
在共享单车出现之前,自行车几乎是一个快要没落的交通工具,机动车占用非机动车道停车的现象非常普遍。近年机动车的不断增长,停车位也越发紧缺,导致城市管理者不得不将有限的资源尽可能的投放给机动车。自行车并不能得到足够的停靠空间。这也是导致现在乱停乱放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
2017年,针对共享单车“乱占道”等层出不穷的管理问题,各省市级政府、各部委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以引导共享单车产业的发展。
3月3日,成都市交通运输委员会、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和成都市公安局联合印发了《成都市关于鼓励共享单车发展的试行意见》,明确指出,鼓励推广带有车辆卫星定位和智能通讯控制模块的智能锁,鼓励使用国产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3月17日,南京市交通运输局发布了《南京市促进网约自行车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鼓励网约自行车企业推广带有车辆卫星定位和智能通讯控制模块的智能锁,鼓励使用国产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4月21日,《北京市鼓励规范发展共享自行车的指导意见(试行)》向社会征求意见。其中针对车辆提出要求:企业投放车辆应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并安装卫星定位装置。这是继深圳、成都、上海、南京之后,国内第五个城市发布类似征求意见稿。4月22日,《天津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正式发布,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明确了政府、企业、用户各方责任,并对乱停乱放、私占损毁、押金不退等热点问题作了明确规定。
“五一”假期,杭州、深圳等地明确禁止共享单车进入热门景区;北京理工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对共享单车进入校园也进行了限制;北京、上海等部分小区禁止共享单车入内。近期,在南京、深圳等城市,交警、城管等政府部门已与共享单车企业建立信息共享“黑名单”机制,并公布了相关违法失信人员名单。
解决共享单车的管理问题,不能“一禁了之”,也不能“一黑了之”。最简单的解决办法就是给单车提供电子围栏,给每辆共享单车安装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在一个城市的区域内,划出可停放区和不可停放区,使单车在不可停放区域无法锁上车,用技术解决管理上的问题。
摩拜单车已全面支持“北斗+GPS+格洛纳斯”三模卫星定位,定位速度更快、精度达到行业最高的亚米级。4月6日,ofo小黄车与北京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公共平台签署了《北斗ofo小黄车战略合作协议》。达成战略合作后,ofo小黄车将在京津冀地区配备“北斗智能锁”,同时更进一步优化电子围栏定位技术,并基于海量出行大数据向政府提供共享单车停放区域规划方案和建议。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导航系统,是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的重大成果。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不仅有位置的信息,还有授时和短信的功能,用起来不仅精度比较高,位置信息比较准确,而且通信交互更为方便。
经历了2017年3月初的升级之后,北斗导航可以提供全国广域米级定位增强服务。而在京津冀区域,覆盖精度可以以厘米级计算,定位精准度更高。共享单车行业与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合作,将有效解决共享单车胡乱堆放等管理问题,助力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同时,也是诞生于军工领域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商业化进程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