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引发的血案

2017-07-05 09:33木华陈英俊
奥秘 2017年4期
关键词:张择端汤臣严嵩

● 木华 编 ○陈英俊 绘

1、明代嘉靖年间曾任内阁首辅的严嵩,权倾朝野。他神童起家,善诗文,精通书画。其子严世蕃,在严嵩大红伞的庇护下,官至工部左侍郎。与其父亲一样,严世蕃“招权纳贿,贪利无厌,尤好古尊彝奇器书画,搜取不遗余力”。

2、为了向严氏父子献媚,下级官吏便投其所好。中书舍人罗龙文不惜用白银千两从文徵明手中购得唐代书法家怀素的《自叙帖》,浙江总督胡宗宪以数百两白银的高价从仁和丁氏手中购得《越王宫殿图》,从钱塘洪氏手中购得《文会图》,进献给严氏父子。

3、时任蓟辽总督、兵部左侍郎、右都御史的王忬,也是其中之一。他嘉靖二十年(1541)中进士,曾北御蒙古,南抗倭寇。文坛领袖王世贞是他的大儿子,抗倭名将俞大猷是他的老部属。位居高官的王忬想,到底给严氏父子送一幅怎样的作品作为雅贿呢?最终,他把目光对准了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

4、历史长卷《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张择端的代表作,描绘了北宋故都汴京的景色。张择端完成《清明上河图》后,将它呈献给了宋徽宗。宋徽宗非常喜欢此画,亲笔在图上以瘦金体题写了“清明上河图”五个字。“靖康之变”后,《清明上河图》流落北方金国民间。而南宋的臣民怀念北方故土,思乡之情寄托于《清明上河图》,使该画声名鹊起。

5、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该画藏于静山周氏家中。明宣德至正德年间有李贤印,藏蓝氏、吴氏家,又先后入京师朱文徵家,宜兴徐溥家、李东阳家。嘉靖三年(1524),为长洲陆完所藏。

6、据明李日华《味水轩日记》载,陆去世后,陆夫人非常珍爱《清明上河图》,把此画缝在一个绣花枕头中,不管坐着还是睡着,都随身带着,寸步不离身。陆夫人有一个外甥,姓王,善绘画,而且很乖巧,会说话,很得夫人的欢心。趁夫人高兴的时候,他就提出要求借看。

7、夫人被他伶牙俐齿一说,不好不借,只有加以严格限制,不准携带笔砚,只能坐在小阁中观赏,也不许有其他人在场。这样王生往来两三个月,共数十次观赏,逐渐将构图布局、位置暗暗记在心里,回去以后就把全图临仿了下来。

8、据明沈德符《野获编补遗》载,严嵩的党羽鄢懋卿、胡宗宪,听说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在已故内阁首辅王鏊家里,但其家巨富,难以用钱财打动,就找到一个叫汤臣的苏州人想办法。汤臣是一个装裱匠,在严嵩家里做事。汤臣和王忬交情不浅,便把这一信息告诉了王忬。王忬便请汤臣求购《清明上河图》。

9、明代商品经济发达,字画古玩十分兴旺。在巨大的消费需求和利润空间的双重刺激下,书画作伪在明晚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当时,一大批绘画技艺高超的无名画家聚集苏州,靠仿名家书画谋生。沈周和文徵明的画往往被模仿。

10、对于这种情况,文、沈并不计较。他们认为这些不知名的画家绘画技艺并不低,借助名家而获得一部分利益,是可以理解的。据载,沈周见到别人仿自己的作品时,不生气也不追究,有时甚至还爽快地答应其请求,为之题款。文徵明竟替造假者辩解。

11、当时,苏州制作假画最多的,一是假造仇英的画,二是仿造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苏州仿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传世的不下二十卷,布局大致相同,都摹自仇英的稿本。 在这种大环境下,颇有名气的书画作伪高手黄彪脱颖而出,成为苏州的代表人物。

12、黄彪不仅自己是个造假高手,还发动其家族造假,他的儿子黄景星也精于仿古,善仿仇英的仕女人物画。

13、由于江南语音“王”、“黄”不分,故黄彪或被记作“王彪”,“王生”。在李日华《味水轩日记》中,王生拿自己的临摹本出售给王忬,获利八百两银子。在明人沈德符《野获编补遗》中,汤臣仅买到摹画高手黄彪仿制的一幅赝品《清明上河图》。可见,王忬最终弄到手并献给严氏父子的是一幅赝品《清明上河图》。

14、到了明代,古玩不再是奢俭之争,而是雅俗之辨。在众多古玩中,书画被抬到了最高位置。可以想见,得到《清明上河图》的严氏父子,别提有多高兴了。于是严氏父子广宴宾客,拿出《清明上河图》品评炫耀。

15、画中,在疏林薄雾中,掩映着几家屋舍、草桥和扁舟,两个脚夫赶着五头驮炭的毛驴,向城市走来。在一片柳林中,枝头刚刚泛出嫩绿。路上一顶轿子,内坐一位妇人。轿后跟随着骑牛的、挑担的,从京郊踏青归来,直奔汴河畔……全画的序幕,宋汴梁的都市生活万象深深吸引了宾客。

16、在明代,“胜客晴窗,出古人法书名画,焚香评赏”是有闲阶层的日常生活场景之一。可以试想,当贵客或挚友临门,焚上名贵的薰香,拿出这幅《清明上河图》,严氏父子是何等的惬意。

17、可是,众多宾客中,与王忬有隙的一人当众指出此作为赝品,让沉浸在喜悦中的严氏父子丢尽了脸面。还有一种更流行的说法是,汤臣索贿不成,指言其伪。徐学谟、李日华、顾起元皆持此说。

18、在由王忬事迹衍化成的戏剧《一捧雪》中说,王忬在巡抚两浙时,裱画匠汤臣生活困难,王忬因同情他,就带他回到自己家中做一些活计,后来又将其推荐给了严世蕃。汤臣在严府看出画乃新作,恩将仇报上门要挟,索要王忬之妾雪娘。王忬怒将汤臣赶出府去,汤臣于是向严世蕃告发。

19、得知《清明上河图》为赝品后,愤怒的严氏父子认为王忬是有意以赝代真。嘉靖三十八年(1559),严氏父子先借滦河之警陷王忬于囹圄,第二年更以“边吏陷城律”将王忬斩于西市。徐学谟、詹景凤、沈德符、李日华都把王忬被诛的原因归为“伪画致祸”。

20、事实真是如此吗?非也。原来,为世宗所信任的王忬,一直与权相严嵩不合,对严嵩陷害忠良经常弹指唾骂。而其子王世贞也与严嵩的儿子严世蕃不合。嘉靖三十八年,严嵩父子以俺答前来侵犯潘家口为名,将王忬下狱论死。

21、《清明上河图》不过是严嵩父子索求众多书画中的一例。当时,吴中某家藏有赵伯驹的名作《赤壁图》,某权臣为献媚于严氏父子,找藏家求购,藏家不忍割爱。文徵明告诫藏家勿因吝惜一幅画而带来祸患,并愿意为他临摹一幅,以“存其仿佛”。

22、吴城汤氏收藏有唐代画家李昭道的《海天落照图》,某郡守为了迎合严世蕃,欲求购。汤氏对此图很珍爱,于是便请仇英摹写一件赝品,希望能蒙混过关。不幸消息泄露,惹怒郡守,为免叵测之祸,汤氏只有忍痛割爱。

23、由赝品《清明上河图》引发的故事,并没有因王忬被诛而画上句号。既然王忬的这幅《清明上河图》是赝品,那说明真迹还在民间。据文嘉《钤山堂书画记》,陆完的儿子因为欠了官债,把此图卖给了昆山顾氏。这幅名作在顾氏家不久,便到了严氏父子手中。

24、严氏父子垮台后,抄家清单《天水冰山录》被保存下来。严嵩的抄家物资中,不仅有大量田产、金银财宝、绫罗绸缎、钟鼎彝器,并有大量名人字画。嘉靖四十四年(1565)八月,这幅经历坎坷的《清明上河图》,被抄入明内府。

25、随后,明穆宗即位,王忬得以昭雪,赐两祭全葬,追任兵部尚书。而黄彪临摹的赝品《清明上河图》,则退还给王家,由王忬二儿子王世懋收藏。至于告密者汤臣,也未能善终。

猜你喜欢
张择端汤臣严嵩
张择端与《清明上河图》
汤臣倍健轻资产盈利模式研究
明代大老虎严嵩可能不是穷死的
张择端站在城楼观街景
李绅和严嵩
张择端:汴梁的天际线
严嵩父子的贪经
明代权臣严嵩父子的传说
张择端与《清明上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