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文龙
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的品德的活动,培养人的品德,这是古今中外以至未来各个社会、国家、地区、民族、阶段等各种内容、形式、对象的德育的、共同的、本质同的属性,是德育的质的规定性。《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极大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已成为全社会的追求。遵循《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引导少年少年儿童“学会生活“,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必须担负的重大责任。
小学德育工作的途径比较多,主要是思想品德课和各科教学、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共青力和少先队活动、班主任工作、社会活动和各种类型的劳动等。其中,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是教学。德育工作必须结合教学工作来进行。这是因为:由于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上度过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来学习的。如果离开了教学,离开教师来谈思想教育工作,这是错误的;又由于各科教学中本身具有丰富的思想教育因素;结合教学来开展德育工作,具有潜移默化是教育作用。
以前,自己曾经有过这样的想法,认为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通过思想品德课来完成,其他学科是辅助性地开展。通过不断的学习、研究,使我有限新的认识。思想品德课固然担负有系统地向学生进行德育的任务,各科教学的目的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还要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这才改变了以前的看法。并且决心在自己今后的德育工作中,多渠道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最大限度地渗透德育。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进行了以下几项操作,与君共同感悟。
一、认真研究学生的特点,是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的前提
教师要运用生理学、心理学的分析理论来分析学生的年龄特征,分析时代和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他们表现出好奇好动、自尊心强、思想单纯、可塑性大、接受新事物快。另一方面,他们表现出思想不成熟、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差、缺乏识别和抵制腐朽思想的能力。他们既易接受教育,也易受到腐蚀。教师在各科教学中,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常抓不懈,不可听之任之。尤其是正处于改革时代潮流之中,世界上信息技术更新频频传来,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到教育,都在改革。对外开放、对内搞活、一国两制,这种史无前例的程度和规模,给学生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这也在为课堂教学中开展德育工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比如可以结合生产发展和经济的搞活、就业门路的广阔,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前途理想教育;可以结合学生眼界的开拓,头脑的丰富,对学生进行提高分析能力和鉴别能力的教育;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自尊心的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开放以后,明显地感到我国的科学技术落后,面对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更要奋发图强,为早日实现现代化更加刻苦地学习;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从低年级起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尊、自爱心理和自治、自理能力。
二、坚持德育规律,是开展德育工作的重点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导之以行“是我国模范班主任的教育实践。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由知、情、意、行四要素组成。德育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这四个要素的教育。
(一)道德认识和道德观念的教育。
这方面主要指对人的生活、社会、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在各科课堂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性,教育学生知对错,会辨别真善美和假丑恶,知道因不因该。认识逐步加深了,才能形成道德观点,从而转化为道德信念。
(二)道德情感的教育。
道德情感是人们对事物的态度。爱憎、拥护和反对这些都是随认识而来。当学生在某个道德问题上产生了强烈的情感之时,就会在他们身上形成一种力量,推动他们去追求、去舍弃、去赞成、去反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道德情感的教育。如果学生对此表现冷漠,没有引起他们情感的变化,则认识只会停留在口头上。因此,提高学生认识时要引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如在语文“詹天佑“一文中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自学,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了解了詹天佑不顾阻挠、要挟和嘲笑,毅然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线路,最后提前竣工,给嘲笑者一个有力的回击。最后,设计了这相的环节:1909年9月,某报编辑部为了纪念这一有意义的历史事件,发起了一个征集路名的启事,并要召开一个新闻发布会。学生看了该启事后,纷纷积极地行动起来,在”新闻发布会上,一个又一个“小记者“各抒已见:中国路、创新路、力量路、唯一路等。当一名学生说到“唯一路”时,另有一名学生说:“我不觉得是‘唯一路!,而应该是‘之一路!因为这不是唯一的路,而只是其中之一,以后我们还要修筑更多的路。”
通过学生的观察、对比、联想,把爱国主义情感落于思维活动中。
(三)道德行为习惯的教育。
道德行为习惯是衡量一个人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最重要的标志。学生情感的真与假、言行上的一致与否、认识上的深和浅,只有从行动上来考察。在课堂教学中要对学生的行为提出严格的要求,进行严格的训练,要注意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如教学一年级数学“图画的应用题”时,通过牵牛花图、小廘图,要求学生能用三句完整的话口述题意,会根据题意分析数量关系,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列式计算。在此过程中,教育学生要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这也是一种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四)道德意志的教育。
人的意志有坚强和脆弱之分。要把良好的道德行为坚持下来,需要有坚强的意志。意志脆弱的学生,缺乏毅力,一遇到困难就停滞不前,或者在行为上出现反复;意志坚强的学生,能接受种种困难的考验,迎难而上,巩固了良好行为。在各科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要提高学生的认识,帮助他们树立坚强的信心和决心,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另一方面,要重视实践中的锻炼,让学生在各种艰难的斗争中,磨练自己的意志。如在体育课的教学中,对于接力赛跑这一项目的教学,不仅锻炼了身体,更主要的是磨练了学生为达到目标而顽强拼搏的精神和奋发向上的意志。
总之,在各科课堂教学中,一定要紧密结合学生实际,根据学生在不同的年龄和学习阶段的思想,认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来进行。重点配合思品、语文、社会、艺术课和课外活动课等科目的内容,以生动的形象,进行以“五爱”为中心的社会常识和社会公德教育,指导学生从小培养好思想品德和正确的行为习惯。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思考来提高认识,寻求问题的答案,要强调从学生实际出发,注入新仙鹤,创造新经驗。运用各种合理的手段和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自觉努力地获取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思想因素,最大限度地渗透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