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文本语言,提高语用能力

2017-07-04 10:11谢美娇
师道·教研 2017年6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课文语言

谢美娇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思想的载体,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对关键词语和句子进行仔细揣摩、鉴赏,领会其真正的内涵和表达上的作用,加深对语言运用的理解,不断增强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和说话能力。换句话说,就是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即“语用能力”。这是语文学科的特殊使命,是其他学科代替不了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引导学生对语文资源的语言文字的品味,教给学生掌握品味语言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一、在“读”中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朗读是眼、耳、口同时协调活动的,各器官形成多渠道的暂时联系。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来体会语言之美,通过内化、感悟,形成特有的语感。因此,教师每教一篇新课文,可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课文的美,然后通过对好词佳句、精彩文段的反复诵读,感受语言的丰富性,发展语言的连贯性,领会语言表达的规律性,从而增强对语言的规范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学生从朗读的语调、音色,体会作品中鲜明的人物形象、语言运用的生动精妙,领會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耳醉其音”“心醉其情”。如教《阿里山的云雾》这篇课文时,我采用了多种朗读方法来诵读描绘“起风时云雾千变万化”这部分。除齐读外,或让学生先听录音,体会范读的速度、声调的高低以及感情的流露等;或由学生自己试读,自己体会、揣摩;或指名配乐范读,其他同学听后评价。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耳与心谋,感悟语言的意蕴、情感和韵味,以培养学生说话的语感,促进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从而提高了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

二、在“比”中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文章总是表现某种思想或某种感情,这种思想或感情更多的时候是从细微处表现出来的,有时是一个动作,有时是刹那间的心理活动,有时是颇为奇特的好词佳句,而这样的表现恰恰是最真实的,是贴近文章主旨的。因此,引导学生对文章中关键词进行比较、揣摩,培养从小处着眼去把握大局,感受文章思想和感情的能力,能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的第四段时,我先让学生边读课文边划出描写班长的动作的语词,并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学生抓住“抢”“插”“举”几个表示动作的词,初步体会到班长的机智勇敢。然后思考课文中哪些词语用得好,好在哪里,如有学生认为“猛”和“磨盘大的”两个词语用得好,因为它们不仅写出了班长的动作很迅速,而且还显示了他对敌人的仇恨。最后引导学生把课文中“砸”换成“扔”“投”“撇”“掷”等词,让他们揣摩比较表达效果的不同。又如教学《火烧云》这篇课文时,在学习火烧云颜色变化这部分时,大部分学生能够从“红通通”“金灿灿”等词看出表示颜色变化“多”的特点,但不一定能找出颜色变化“快”的特点。我投影出句子,进行对比:A、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通通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白。B、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红通通的,金灿灿的,半紫半黄,半灰半白。通过比较,让学生从“一会儿……一会儿……”通过对比,中体会变化“快”这一特点,再指导有感情的朗读,注意读出惊奇、高兴之情,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样,让学生通过词句等多种形式比较体味语言运用的妙处,让学生体会出书本语言的准确性,有效地培养语感,从而形成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三、在“议”中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采用小组学习形式进行讨论交流学习,学生通过相互议论、探讨,团结协作,合作交流,能议出词句的精彩之处。如教学《放弃射门》时,我首先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分组讨论:(1)第一段为什么着力强调“每个足球队员,都会竭尽全力去冲击对方球门”?(2)第四、五、六自然段的叙述跟放弃射门有什么联系?然后提出辩题:福勒放弃射门,到底应不应该?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进行辩论,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纷纷发挥自己的智慧,用精辟的语言、充分的论据去驳倒对方,从中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品味了语言的精妙。这种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不但得到口语的锻炼、思维的锻炼,而且能真正达到“以学生为主体”的目标,真正做到“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责任编辑魏文琦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课文语言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背课文的小偷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语言文字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