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程
美术新教师的成长是一个先“加”后“减”的过程。这里所说的“加”法是指加有益学生领悟教学的善巧方法。“减”法则是减去教学多余累赘的无用知识点。本文以《有趣的哈哈镜》教学设计为例,浅谈美术教育的“加”与“减”。
一、教学设计上的“加”法与“减”法
1. 教学设计上的“加”法
美术课亦是一种文化,美术课具有无限的可能性与创造性。美术课的教材内容的编写非常精炼、概括,具有可塑性。在《有趣的哈哈镜》教学中,课本教材非常简练提供了数句的文字和几张图片。教师在设计教案的时候需要有一定创意与发现,还需要借助网络资源收集相关信息来充实、丰富教学内容。这就是教学设计上的“加”法。
在深入研究教材之后,理清思路,将教学过程初步设计成“用实物观察引入哈哈镜——美术课堂中的‘哈哈镜——怎样制作——展示”四个环节。这样设计符合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能帮助学生将课堂延伸到生活中,并有序逐步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能让每个学生都充分体验看到哈哈镜变化后的奇特画面所带来的快乐感受。
根据上课的需要,我添加一个课前预习——快乐体验环节:课前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用不锈钢勺子当镜子照照,观察勺子中自己的样子会有什么样的变化?思考为什么会这样?
添加课前预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一个玩的过程中体验照哈哈镜的快乐,感受其带来的新奇感,同时也激发他们探索镜子变形的缘由,从而将“哈哈镜”这个知识点通过课外渗透到学生身上,以此体现出美術课的文化性。
2. 教学设计上的“减”法
上课前,我添加了课前体验:照哈哈镜。目的不仅是创设一个学生亲身体验并探索答案的情境,同时也是有目的地减少课堂中过多地解释哈哈镜成像原理,也为学生理解哈哈镜原理之后的制作环节节约了时间。
在课堂中,我直接导入课题“哈哈镜”,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总结:“为什么哈哈镜照出来的样子会变形?”这时课前体验和探索开始发挥作用了,学生很快地总结出:“我们把勺子当作哈哈镜,勺子的表面是弯曲的,所以照出来的样子会变形。”
在弄明白哈哈镜的成像原理之后,我讲道:“圣诞老人和小女孩,他们也想像小朋友一样照照哈哈镜。”从而巧妙地将课题过渡到折纸添画的方法上。我以变魔术的方式展示学生喜欢的圣诞老人和小女孩的折纸添画后,抛出问题:“这样的画有趣吗?有趣在哪里?”从而引导学生思考:“我为什么要学习画这样的画?”激发学生的求学欲望。
二、“加”与“减”灵活运用
激发学生求学欲望之后,并不要急于教授学生新的知识,此时要及时提出课堂要求。因为一年级的学生在一次次惊喜后,容易分散注意力,所以需要及时集中他们的注意力。等到大家都安静的时候,才开始教授新的知识。为抢一时时间,少了这个必要的环节,强行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这样做只会使自己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一堂课里,教师通过教学设计进行课前设计和预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刚开始写教案的时候,我总是想通过教案的设计来展示自己,所以不停地往框架内添加我认为的知识和重点,因为太想给学生传授我认为好的知识,却不明白这些好的知识是需要慢慢引导和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的,而不是在一堂课内这么急急忙忙可直接灌输就可以的。我太过急功近利了,忽略了学生年龄特征和接受程度。同时也忘了他们才是教学真正的主人,我的课堂就是要为他们服务的。如果此时,有教师听课,则会给他们感觉这是一堂语文课,或者是一堂表演课……带着这样的问题,我开始思考怎样的教学设计才能真正服务我的学生。
两年的工作经验,我体会到课堂不仅是老师展示的舞台,同时也是学生的展示舞台。新教师的成长是一个先“加”后“减”的过程。教学中,要“加”有助于学生领悟教学的善巧方法,要“减”去教学多余累赘的无用知识点。
责任编辑黄日暖
见习编辑黄博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