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洁丽++纪成旺++黄秋昊
摘要:为了解近二十年我国经济增长对土地的消耗变化情况,文章使用了区域重心、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对全国及分省近二十年的单位GDP建设用地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全国单位GDP建设用地规模空间分布差异大,呈现从西到东逐渐减少的趋势。近二十年单位GDP建设用地规模不断下降;我国的GDP、建设用地、单位GDP建设用地分布近二十年来一直处于不平衡的状态,这种发展的不平衡一直没有被有效打破。单位GDP建设用地区域重心轨迹逐渐由东北向西南发展,后又朝西北方向转移;各省的单位GDP建设用地存在正相关性,呈现先大增后减弱的趋势。历年来局部自相关高高关联区域集中在西部地区,低—低关联区域集中在华东地区。
关键词:单位GDP建设用地;区域重心;空间自相关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是建设用地与GDP的比值。在一定时期内,建设用地规模与GDP比值的下降幅度反映的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变化情况,是综合考量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加快经济转型和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效益的重要体现。一直以来,政府高度重视经济发展中的土地资源消耗问题,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从2009年开始,政府就着手控制单位GDP建设用地规模。2009年,国土资源部等部委发布实施《单位GDP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的新增建设用地消耗考核办法》,为评价经济增长对土地的消耗情况提供了基础。2011年,“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下降30%;2016年,“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20%。到目前为止,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土地合理利用进行了研究,而单位GDP建设用地的相关研究尚未启动,相应的研究成果较少。文章尝试对近二十年来全国的单位GDP建设用地变化情况进行系统分析,为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为差别化土地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一、 研究数据来源及处理
以31个省(市、区)为评价单元,研究时间跨度为1996年~2015年。台湾、香港、澳门地区不作为研究子区域。研究涉及两个方面的数据:一是建设用地数据,包括城镇、村庄、采矿及特殊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利设施用地。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中国区域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等。数据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时间序列上使用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不同。1996年~2001年使用的是1984年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2002年~2008年使用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适用);2009年~2015年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又有所调整。二是2009年启用二调数据,与2008之前通过变更调查形成的数据差别较大。通过地类归并和数据修正后,形成1996年~2015年建设用地时间序列数据。二是国内生产总值数据。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年鉴、各省区市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官网。为形成可比时间序列数据,利用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将国内生产总值换算成以1995年为基期的可比价数据。
二、 单位GDP建设用地规模时空演变
纵观1996年~2015年全国各省单位GDP建设用地规模的时空演变,一是单位GDP建设用地规模空间分布差异大。单位GDP建设用地规模空间分布总体上呈现从西到东逐渐减少的趋势。总体上看来,经济水平越发达的地区,单位GDP建设用地规模越小;经济水平越欠发达的地区,单位GDP建设用地规模越大。以2015年为例,单位GDP建设用地规模最低的省份为上海,达到232亩/亿元,其次是北京、天津、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地。单位GDP建设用地规模最高的省份为新疆,为4 742亩/亿元,其次是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西藏等地。我国东中西部各省经济发展水平、土地资源禀赋、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各不相同,2015年,最高省份单位GDP建设用地规模为最低省份的20倍之多,差异较大。二是单位GDP建设用地规模呈不断下降的趋势。随着我国节约集约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大量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政策的出台,使得建设用地使用效率逐步提升,土地利用朝着节约集约的方向逐步发展,单位GDP建设用地规模呈不断下降的趋势。全国平均单位GDP建设用地规模从1996年的6 514亩/亿元下降到2015年的1 527亩/亿元,下降了76.55%。其中,内蒙古下降率最高,达到89.01%,其次是天津、陕西、吉林、重庆、山东等;新疆下降率最低,為74.76%,其次是浙江、云南、宁夏、上海、北京等。一般来说,单位GDP建设用地规模大的地区,下降的空间更大;单位GDP建设用地规模小的地区,下降的空间更小。
三、 单位GDP建设用地重心分布和演化
为了进一步了解单位GDP建设用地的区域分布规律,探讨单位GDP建设用地和GDP、建设用地分布之间的内在关系,借鉴力学原理,引入区域重心的概念,对我国近二十年GDP、建设用地、单位GDP建设用地的重心变化分别进行模拟。重心研究方法可以有效解释区域发展的均衡性和差异性规律。因我国区域辽阔,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土地资源禀赋、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各不相同,因此借鉴按照传统地理学的划分,将全国各省划分为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北、西南七大片区进行进一步研究。东北片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华北片区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天津市、河北省、北京市、山西省;华东片区包括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安徽省;华南片区包括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华中片区包括湖南省、湖北省、河南省;西北片区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西南片区包括西藏自治区、云南省、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
1. 全国层面单位GDP建设用地重心变化。采用1996年~2015年期间各省的数据,模拟出1996年~2015年全国的GDP重心坐标、建设用地重心坐标和单位GDP建设用地重心坐标变化。可以得出:(1)近二十年我国的GDP重心在安徽西部,建设用地重心在河南中部,单位GDP建设用地重心在陕西西南部,而我国的几何中心在甘肃中南部地区。三个重心都偏离了几何中心,说明我国的GDP、建设用地、单位GDP建设用地分布近二十年来一直处于不平衡的状态,同时三个重心二十年来的分布相对稳定,说明这种发展的不平衡一直没有被有效打破。GDP重心偏离几何中心最远,其次是建设用地重心,再次是单位GDP建设用地重心,都呈现出东部密度高于西部,南部大于北部,东西方向的不均衡性大于南北方向的特征,说明东部和南部地区是中国的经济和建设发展的高密度区域。(2)GDP重心位于建设用地重心东南部,建设用地重心位于单位GDP建设用地重心东南部。说明东部南部地区单位GDP上承担的建设用地更少,也就是说东部南部地区每单位经济发展中消耗更少的建设用地。(3)全国1996年~2015年间,单位GDP建设用地重心轨迹逐渐由东北向西南发展。南北方向移动较少,东西方向移动较大,后又朝西北方向转移。这与我国的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吻合。中西部的建设用地量增多,每单位经济发展中消耗的建设用地相对东部地区要多一些。
2. 片区层面单位GDP建设用地重心分布。(1)东北片区:西部和南部地区(主要是辽宁省)是东北片区经济和建设发展的高密度区。西部、南部地区每单位经济发展中消耗更少的建设用地,东部、北部则相反。近二十年,单位GDP建设用地重心轨迹逐渐由南向北发展。(2)华北片区:东部和南部地区(主要是北京、天津、河北)是华北片区经济发展的高密度区。东部、南部地区每单位经济发展中消耗更少的建设用地。近二十年,单位GDP建设用地重心轨迹逐渐由北向南发展。(3)华东片区:东部(主要是浙江、上海、江苏、山东)是华北片区经济发展的高密度区,北部(主要是安徽、江苏、山东)是建设用地发展的高密度区。东部、南部地区(主要是上海、福建、浙江、江苏)每单位经济发展中消耗更少的建设用地。近二十年,单位GDP建设用地重心轨迹逐渐由北向南发展。(4)华南片区:东部(主要是广东)是华南片区经济和建设用地发展的高密度区。西部、南部地区(主要是广西、海南)每单位经济发展中消耗更少的建设用地,东部则相反。近二十年,单位GDP建设用地重心轨迹逐渐由东向西发展,后又由西朝东发展。(5)华中片区:东部(主要是河南)是华中片区经济和建设用地发展的高密度区。三省每单位经济发展中消耗的建设用地规模比较均衡。近二十年,单位GDP建设用地重心轨迹逐渐由北向南发展,后又朝北继续发展。(6)西北片区:东部(主要是陕西、甘肃)是西北片区经济发展的高密度区。建设用地重心位于中部,说明东部(主要是陕西、甘肃)和西部(主要是新疆)是建设用地发展的高密度区。东部地区每单位经济发展中消耗更少的建设用地。近二十年,单位GDP建设用地重心轨迹逐渐由东向西发展。(7)西南片区:东北部(主要是重庆、四川)是西南片区经济发展的高密度区,东部(主要是四川、云南、贵州、重庆)是建设用地发展的高密度区。西部地区(西藏)每单位经济发展中消耗了过多的建设用地。近二十年,单位GDP建设用地重心轨迹逐渐由西向东,再向西发展。
四、 单位GDP建设用地的空间自相关
全局空间自相关描述了整个研究区域上空间对象之间的关联程度及是否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布模式,用于探索属性值在整个区域所表现出来的空间特征。Moran's I指数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空间自相关统计量,取值范围为-1~1,正值表示该空间事物的属性值分布具有正相关性,负值表示具有负相关性,0值表示不存在空间相关,即空间随机分布。本文分别对全国各省单位GDP建设用地进行全局和局部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近二十年,全国单位GDP建设用地的全局自相关系数围绕在0.3~0.4左右,这说明各省的单位GDP建设用地是存在正相关性的,相似的观测值趋于空间集聚。1996年~2010年间,Moran's I持续增加,尤其是2002年以来增加幅度较大。这与2002年起我国开始实行土地招拍挂制度,刺激了建设用地市场具有一定的关系。2011年起,全面启动第二次土地大调查,Moran's I有所下降,但仍保持着高位。纵观二十年间Moran's I变动不大,可以进一步说明这样的空间集聚程度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了稳定性。
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近二十年来,单位GDP建设用地局部空间差异稳定在一定范围,除个别省份外并没有出现太大的波动。1996年~2015年,高—高关联区域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西藏,单位GDP建设用地规模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是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的“热点”。这些区域位于西部,用地相对粗放,建设用地使用效率低,土地产出效益也低;低—低关联区域1996年后主要分布在上海、浙江、福建。1888年,增加了山东。2000年,又增加了江苏。2006年增加了天津,2008年又弱化。2008年~2015年,低—低关联区域主要分布在上海、山东、江苏、浙江、福建5个地区。这些区域是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的低值集聚中心,其自身单位GDP建设用地较低,周围区域也不高,建设用地使用效率较高;2000年,出现高—低关联区域,主要分布在吉林。2001年,增加了安徽。2009年以后,高—低关联区域主要是吉林地区。高—低关联为“孤岛效应区”,即区域自身单位GDP建设用地规模较高,但周边较低的。
五、 结论与讨论
1. 结论。通过分析,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全国单位GDP建设用地规模空间分布差异大,呈现从西到东逐渐减少的趋势。总体上看来,经济水平越发达的地区,单位GDP建设用地规模越小;经济水平越欠发达的地区,单位GDP建设用地规模越大;我国土地利用朝着节约集约的方向逐步发展,单位GDP建设用地规模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一般来说,单位GDP建设用地规模大的地区,下降的空间更大;单位GDP建设用地规模小的地区,下降的空间更小。(2)我国的GDP、建设用地、单位GDP建设用地分布近二十年来一直处于不平衡的状态,同时三个重心二十年来的分布相对稳定,说明这种发展的不平衡一直没有被有效打破。东部和南部地区是中国的经济和建设发展的高密度区域,每单位经济发展中消耗更少的建设用地。全国1996年~2015年间,单位GDP建设用地重心轨迹逐渐由东北向西南发展,后又朝西北方向转移,与我国的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吻合。中西部的建设用地量增多,每单位经济发展中消耗的建设用地相对东部地区要多一些。(3)1996年~2010年间,Moran's I持续增加,尤其是2002年以来增加幅度较大。2011年起,Moran's I有所下降,但仍保持着高位。近二十年全国各省单位GDP建设用地是存在正相关性的,这样的空间集聚程度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了稳定性,单位GDP建设用地局部空间差异也稳定在一定范围。高-高关联区域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西藏,是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的“热点”。2008年~2015年,低—低关联区域主要分布在上海、山东、江苏、浙江、福建5个地区,是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的低值集聚中心;2009年以后,高—低關联区域主要分布在吉林,是"孤岛效应区"。
2. 讨论。(1)2015年最高省份单位GDP建设用地规模与最低省份的相差了20倍之多。一方面说明了地区差异之大,另一方面也说明提高全国建设用地节约集约水平任重而道远。上海部署的建设用地减量化行动卓有成效,江苏实施的节约集约用地“双提升”计划,努力实现节地水平和产出效益双提升,都是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的有效抓手,是值得各地借鉴和推广的。(2)从研究成果看,近二十年,各省的单位GDP建设用地尽管各有下降,但其空间分布和相互关系呈现了一定的稳定性。可以继续扩大时间维度,研究近三十年乃至五十年的全国单位GDP建设用地时空分异,进一步发现其规律。同时,各省省内单位GDP建设用地也存在地区差异,如江苏省,苏北、苏中、苏南地区的单位GDP建设用地水平存在明显差异,文章以省均值作为全国分析的数据基础,下一步可以尝试以市域甚至县域为单元,以更丰富的区域数据探索全国的单位GDP建设用地空间分布状况。(3)在行政层面,不管是从数据的可获得性、权威性出发还是从考核目标的可操作性、可行性出发,用单位GDP建设用地水平是考量地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效益的最快速、简便和有效的方法。但从研究层面来说,有些建设用地并不产出GDP,也存在非建设用地产出GDP的情况,使用GDP和建设用地数据。探讨清两者的相互关系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李晓刚,欧名豪,荀文会.土地集约利用探析[J].资源与产业,2006,8(2):104-106.
[2] 王海燕,濮励杰,张健,等.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时空分异的实证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12,(4):47-53.
[3] 王静.中国建设用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面板计量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13,(8):52-58.
[4] 杨桂山.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区域经济发展——长江三角洲近年耕地数量变化研究的启示[J].地理学报, 2004,59(S1):41-46.
[5] 叶涛,史培军.从深圳经济特区透视中国土地政策改革对土地利用效率与经济效益的影响2007,22(3):434-444.[J].自然资源学报,2007,22(3):434-444.
[6] 赵翠薇,濮励杰,孟爱云,等.基于经济发展阶段理论的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以广西江州区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06,21(2):172-179.
[7] Kubis A, hartmann M.Analysis of Location of Large-area Shopping Centres.A Probabilistic Cravity Model for the Halle-Leipzig Area[J].Jahrbuch fur Regionalwissenschaft, 2007,(27):43-57.
[8] Papazoglou C.Greece's Potential Trade Flows: A Gravity Model Approach[J].Int Adv Econ Res,2007,(13):403-414.
[9] Jean-Marie Grether, Nicole A Mathys.Is the World's Economic Centre of Gravity in Asia[J].Area,2010,42(1):47-50.
[10] 徐建华,岳文泽.近年来中国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的演变及其对比分析[J].地理科学,2001,21(5):23-26.
[11] 李在军,管卫华,柯文前.中国区域消费与经济、人口重心演變的时间多尺度研究[J].经济地理,2014, (1):7-1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号:41571082);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项目(项目号:201411014-3);江苏省国土资源厅科技计划(项目号:2016030)。
作者简介:陈洁丽(1985-),女,汉族,浙江省长兴县人,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节约集约用地、土地规划、遥感应用;纪成旺(1982-),男,汉族,福建省尤溪县人,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副处长,研究方向为土地利用管理;黄秋昊(1977-)(通讯作者),男,汉族,江苏省无锡市人,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土地利用和规划。
收稿日期:2017-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