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先辉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多媒体教学被广泛应用并迅速发展,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利用视频、声音、动画、微课、录频等新教学手段,直观地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辅助资料和内容,更有利于让学生通过这些感知提高自主性,提升学习成绩。传统的语文教学只要求学生学会听、说、读、写即可,而如今是在这些基础上培养学生欣赏作品、总结、编辑等多方面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的带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已经提出信息技术与教学结合的观点,很快运用到了实践中并取得了成功。虽然信息技术在我国飞速发展,但受到我国地域广阔、城乡差距等问题的影响,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发展极不平衡。但相较于其他学科,作为主要学科之一的语文已经愈加趋于成熟。语文阅读首先需要学生主观地整体把握文章的信息及内容,其次要对文章中的隐藏信息深入挖掘,最终通过整体调控理解全文。
一、了解背景和导入阅读
首先,教师除了要设定学习目标以外,还要对作者简介及文章的写作背景这些基本信息做一个全面的掌握和了解。对于学生而言,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可在课前布置作业。例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苏州园林》这篇说明文,教师要求学生课前在家上网搜索有关作者叶圣陶的简介及相关文学知识并于课上将搜索到的有效信息与同学们分享讨论,既提高了学生们利用关键词来搜索信息的能力,又培养了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使阅读效果预期实现。
其次,为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师要构建一个引领学生求知的情景,透过这个情景创设,让学生自动跟随进入学习的环境中。综合运用信息技术中的声音、动画、视频等手段,使情境更直观,让学生们在生动、形象的引导下,迸发出强烈的探究热情。下面仍用《苏州园林》这一课进行举例:“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全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通过视频和图片展示苏州园林,让学生明白,苏州园林不是某个园林的名称,而是指苏州这个地方的园林群体),简直就是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下面,让我们看看现代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是怎样来介绍苏州园林的。”
二、自主阅读和互动交流
接下来主要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阶段。首先,为了强调学生是主体,需要学生自主阅读全文,对全文有个初步的认识和理解。其次,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想法,把自己对文中问题及疑惑提出,小组探讨,各抒己见。最后,教师为学生解答在小组讨论中未解决的问题。教师在答疑过程中,不要采用标准答案,假如学生有些奇思妙想之处,要耐心进行引导,切忌批评及否定,以免限制学生思维。若遇难点,教师除了引导,对重、难点的梳理及点拨也是必要的,适当的点拨会促进学生对内容更深的探寻。例如:《苏州园林》是初二年级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说明文,可以先让学生自主阅读全文,教师圈点勾画幻灯片展示问题:1. 作者在开始是如何评价苏州园林的? 2. 苏州园林的总体特点是什么,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3. 本文的结构、顺序怎样? 再通过视频播放《苏州园林》某一景物,让学生对比文章描写内容分组讨论,提高阅读的敏感性。
三、课外练习
通过互动,学生对所学知识、方法有了基本了解认识,最后便是如何更好地去应用。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外多练习、检测,进一步对所学知识进行提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时间利用网络建立线上閱读讨论平台,由小组或全班围绕某一种中心问题发表各自意见和看法,共同研讨,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地进行学习。如通过课上学习,学生已经掌握阅读说明文的方法及说明顺序,那么在课下,可以以“我们的学校”为中心点,分别对学校的教学楼、办公室、宿舍等进行说明概述。
为了迎合新课改的内容要求,本文阐述了信息技术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策略。由于加入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学生们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的兴趣中,激发了学习语文的热情,并通过融合信息技术下的自主阅读、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达到了互相配合学习的目的。
责任编辑罗峰
实习编辑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