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惠
面对农村小学生写作文的大难题,教师们常常觉得一筹莫展。每到作文课,学生几乎是集体失声,只有零星几个回答。布置下去的作文,上交率到不到50%,勉强交上来的,也是内容空洞,语言乏味,没有真情实感,或东拼西凑应付了事。农村学校的学生不像城市的学生见多识广,学校图书室藏书不多,又因人员的短缺,没有规范的管理,几乎成了摆设。学生里外来工子女众多,别说藏书,好些家庭连一张书桌都没有,他们接触的只是课本里的内容,积累远远不够。再者就是家长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无法辅导孩子写作文,甚至反对孩子读课外书。近年来,我校参与了《让农村小学生快乐作文的实践研究》课题立项(课题编号:GDXKT6351),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探索。
一、投其所好,以说促写
一天批改周记时,我看到一篇《科比告别赛》,不禁眼前一亮:
今天是星期六,我早早把数学和英语作业做完,就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视机看重播的科比告别赛。我从小就崇拜科比,他是我的偶像,这是科比在NBA生涯中的最后一场比赛了,他曾经以81分的单场纪录让全世界的球迷都喜欢……科比进球了,场外的球迷们高呼“科比”“科比”,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我也高兴得手舞足蹈,接着我又哭了,因为以后再也看不到科比了……呜呜……这时,妈妈从菜地回来,看见我又哭又笑的,又唠叨开了:“怎么又看电视啦?作文写了吗?老师说你经常不交作文,你不好好念书,像妈妈那样没文化只会种菜,赚不了几个钱又遭罪……”科比又进了一个球,这次科比出战42分钟50投22中,砍下60分。我的科比——他就要离开篮球场了……呜呜……妈妈一个劲地催我做作业,那该死的作文啊……
第二天的周会课上,我读了那篇周记,表扬了小豪,请他向同学们介绍经验。小豪说:“看完球赛后就想写出来,让大家也分享科比精彩的球技,但好些词语不会写,句子不知怎样运用,只好去查词典,还去请教隔壁的房东哥哥……”同学们给了小豪热烈的掌声。接着,我把连夜上网查找到的科比职业生涯的励志小故事与大家分享。一石激起千层浪,没想到科比球迷还真不少,他们听得津津有味,还不时地纠正和补充我讲错的或不完整的地方。我干脆让大家敞开来谈,有的同学讲易建联,有的讲宁泽涛,女生们大多讲的是歌星、影视明星的故事,那节课空前热闹。最后我提议:大家每天抽30分钟看《新闻联播》,每节语文课前2个学生上台说新闻,双休日可以看更多的节目,一个星期抽一节课时间进行一次故事演讲比赛,看谁演讲的故事最精彩、最感人、最具正能量,谁说的普通话最准确、最流畅,然后评选出一位“最佳主播”或“最佳演说家”。
这样,语文课再也不是单纯讲课本内容了:“一位80多岁的老婆婆经常自带干粮坐上公交车,坐了一圈又一圈,直到公交车到终点站仍不愿下车,究竟怎么回事呢?大家跟随我去看看……”“人们只听说喝联邦止咳水会上瘾,据珠江台《今日关注》报道,喝强力枇杷露也会上瘾,同学们可要注意了……”下面的学生赶紧拿起笔记本做简单的记录,以备投票时有较为客观的标准,整理后又是一篇美文。到了每周一次新闻故事演讲比赛时,教室里更加热闹非凡,央视《挑战不可能》、江苏卫视《最强大脑》、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等节目里的内容,经常出现在学生的演讲故事里。
“昨天我在深圳都市频道《第一现场》看到这样一条新闻:惠州市惠阳区秋长镇某校两名男生,在深圳与惠阳交界的龙岗河中玩水,不幸溺水身亡。家长抱着孩子僵硬的尸体久久不愿放下……”小欣同学以沉痛的语调播报完毕,学生们的眼睛都湿润了,最终她以播放流畅、富有感情及有现实教育意义夺得了本星期的“最佳主播”。小斌同学将这个新闻整理成一篇题目为《惠阳两孩玩水溺亡,家长抱着痛哭断肠》的作文,参加新圩镇“防溺水安全教育”征文比赛获得了一等奖。在“惠州市中小学消防安全知识”征文大赛中,晓瑜同学也把在央视新闻里看到的火灾案例引用到自己的作文里,荣获了市小学组二等奖。
看电视—播新闻—讲故事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学生积累了大量素材,语感越来越强,更重要的是,那些安全教育、励志成才、助人为乐、孝敬父母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学生之口重播一次,所取得的效果,比我苦口婆心的教育更好。他们每次播报完毕后,我都及时进行点评和总结,更加激发了学生讲好故事的热情。
二、建立博客,以趣促写
播新闻讲故事活动已经成为我班的“例牌节目”,但我发现好些同学讲完故事后讲稿就不知所踪了。我与学生商量,关闭消磨时间的QQ聊天,改写博客,写下每次播报的新闻,加上自己的观点及从中得到的启示,不就是一篇很好的博文吗?
我特意看完《淘气包马小跳》系列,在自己的博客上写下了一系列的读后感,点击率大增,学生纷纷留言:“原来老师也看儿童书呀!”我回复:“我不但看马小跳,还有它的作者杨红樱老师的亲笔签名呢!羡慕吧?”然后我把在中山参加“华语地区小学语文专题研训峰会”时,听杨老师讲座及签名时的那种热烈场面写下来,发在博客里。看到老师与自己的偶像面对面接触过,学生们心中的激动难以言表。我承诺,谁的博客写得多、写得好,我就把有杨红樱老师签名的笔记本送给他。从此,班里的博客圈更加热闹了:“每天放学后,我都倘佯在我家的菜地里流连忘返,小灯笼似的西红柿挂满了枝头,青翠欲滴的大白菜和胖萝卜,更惹人喜爱,还有大葱和小蒜,韭菜扁豆姜,看着这绿油油的一片,我陶醉了……”
以前,学生们看《笑猫日记》《男生日记》等只是为了消遣,现在无论是看电视还是看书,都会写点什么,特别是每天要讲的新闻故事,经过第二次加工后,更为精炼,讲起来更加流畅。上网QQ瞎聊的逐渐减少了,家长看到孩子在进步,也不再干涉孩子上网或看电视了,有的家长还听从我的建议买了大量的书籍供孩子阅读。班上开展了好书推荐活动,同学之间的图书交换着看,阅读量大大增加了,写的博文也越来越多。
学生每发一篇博文,都希望得到大家的关注,尤其是老师的鼓励。因此,每天晚上,不论工作有多忙有多累,我都挤出时间,用心点评每一篇新博文,及时地送上鼓励的话语。学习委员小斌看完《三国志》后,又看了《三国演义》的原著,后來看了电视剧,越看越恼火,写下了观后感。他说周瑜是个风流倜傥、心胸宽广、品德高尚的大英雄,在赤壁之战,表现出超人的智慧和军事才能,并不是气量狭窄的小人,诸葛亮三气周瑜,说什么“既生瑜何生亮”根本是没有的事。我点评:“老师非常佩服你能读完大部头,更欣赏你对名著的用心品味及独到的见解,但文学艺术形象与历史形象是有差别的,就算是历史学家写的也未必是真实的,正如易中天品三国时说的:‘历史形象不等于历史真相。电视剧允许艺术的加工,所以不要太较真,多品读那些好词佳句,多领略大文豪们的风采……”
有个调皮的男生,平时总是惹是生非,同学们都不喜欢他,他写了一篇题目为《小白是我的好朋友》的博文:“昨天放学后因贪玩我又忘了时间,六点多才回家,远远地看见妈妈手里拿着一根大大的棍子在家门口等着我,想躲已经来不及了,妈妈狠狠地把我揍了一顿,边打边骂还边哭,说生下我是来讨债的。我浑身上下都疼,蹲在一旁哭得很伤心,哥哥和妹妹在桌子上吃饭也不理我,只有小白——我的小狗走过来舔舔我受伤的手,还在地上打滚逗我开心……”大家看到这篇博文后,都非常同情他,也不再排挤他了,我还与他妈妈进行了沟通。
三、课堂指导,水到渠成
我紧紧抓住课堂这个主阵地,利用课本开展扎扎实实的训练,让学生知道,课文本身就是最美的范文,每一篇都值得我们一读再读,细细品味。其中精彩段落要熟读成诵,烂熟于心,有了这些积累,驾驭语言的能力就会提高。在带领学生品析词句的同时,我重点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并指导学生进行仿写、续写、改写,或写读后感,真正使“读写结合”落到实处。学生们因有强烈的写作愿望,所以特别投入,生怕错过一个小环节,发言也非常踊跃,与以前气死沉沉的课堂相比有天壤之别。
《广东第二课堂》杂志常常成为我的好帮手。里面的作文非常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每篇作品都有名家点评,最有意思的是专家写作经验趣谈,我常“借花献佛”,借助“高手支招”作为我的作文讲义。《打败作文大怪兽》一文,讲的就是如何把平时学到的修辞手法运用到作文中去,让学生很受启发。比如:描写一朵花时,“花很漂亮”就是简单的描述,如果把“比喻”这个调味剂加进去:“阳光照耀在花园里的玫瑰花上,透过晶莹剔透的晨露,花瓣上的脉络清晰可见。她如此鲜妍明媚,如同一个羞答答的小姑娘展开了笑靥。”这把干巴巴的花写得生动活泼。在《广东第二课堂》里,学生学会了用各种修辞手法和引用名人名言写作的小窍门、小妙招,并运用到自己的博文中。慢慢发现,自己的博文质量一篇比一篇高,新闻稿也越写越好,再也不害怕作文了,一切都水到渠成。
刘墉说:“不要怕土地坚硬,只要你有手,土地就是软的;不要怕路途遥远,只要你有腿,路途就是近的。”对于农村小学生的写作困惑,只要我们用心,也能帮助他们突破难关,走出迷茫。
责任编辑魏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