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亚玲
“这法儿,那法儿,读不好教材就没有法儿;老师只有读出味儿来,才能教出味儿来。”这是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于老师的这句话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文本细读与阅读教学的关系:老师要上好阅读课,细读文本是基础,是关键。
什么是文本细读?其字面意义是指仔细地、认真地閱读文本,具体指的是运用语义学方法对作品语言、结构和细节进行“细腻、深入、真切的感知、阐释和分析”。从眼前看,细读文本是为了上好课,而从长远看,细读文本则可以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
那么,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该怎样进行文本细读呢?
一、文本细读,须静下心来读
美学大师朱光潜在《谈美》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慢慢走,欣赏啊!”人生是这样,读书是这样,教师解读文本也应当是这样。当我们开始接触一个文本的时候,最好暂时忘却教师的身份、教学的任务,以一个普通读者的心态放松地欣赏作品,获得自然的阅读体验和真实的审美直觉,这是非常珍贵的。比如:翻开《山中访友》一文,字字珠玑,语言优美,画面感也很强,是一篇极富诗情画意的美文。读着读着,便浮想联翩,总是感觉读不够,也读不透,我情不自禁地对自己说:“慢慢读,欣赏啊!”让自己沉浸在文字的海洋里,沉浸在美丽的大自然里,那种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二、文本细读,还须多读、熟读
朱熹说得好:“大凡读书,须是熟读。熟读了自精熟,精熟后理自见得。”这是读书人的切身体会。教师熟读了,在课堂上才能成为一个谙熟一切的向导,在前边引领着,点拨着。“书忌耳传”“文贵自得”。这是我对阅读教学的理解。读啊思啊,思啊读啊,一遍又一遍,不知不觉就会有新的发现了。
《冬阳·童年·骆驼队》中有一段这样的话:“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粗略一读,你会觉得这一段课文写得并不怎么样,甚至感觉前面那两句话是多余的。但只要你反复细读,就会发现,加上前面这两句,味道可大不一样了——时光流逝,作者感叹童年一去不复返了,那种对童年的留恋之情溢于言表。读着读着,我们的心也不禁跟作者的心融合在一起了。
三、文本细读,须从语言入手
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说得好:“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作者一般不会在文本中重要的地方加着重号,所以我们对文本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不能轻易放过,要细细体会它们的作用,保持一种对语言文字特有的敏感。
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执教的《慈母情深》,正是凭借他对语文教学那份敏锐的感觉,捕捉到了如下的文字,用他的教育智慧,引领学生一遍又一遍地在语言文字中涵咏。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这简洁的语言,一定在王老师的脑海中像电影慢镜头一样,一遍又一遍地播放过了,因此才有了“这‘背直,这‘转身,这‘眼神既然说的都是母亲,却为什么不把‘我的母亲放在前面,而要放在后面?”这样的深度讨论。
这些课堂上的精彩,不正是来自于王老师对文本的细心揣摩,对语言文字的细腻感觉吗?
四、文本细读,别忘了“生本”
有人说“教师解读文本,要有普通读者、教师、学生三种身份”。这句话告诉了我们:“文本”重要,“生本”更重要,细读“文本”的同时不要忘了“生本”。毕竟,教师读文本是为教学服务的。所以,我们在阅读文本时不妨来个换位思考:如果让孩子们来读这篇课文,他们会怎样解读呢?他们会遇到哪些不懂的地方?他们会提出什么问题?如果他们发生理解错误,我们应该怎么去引导?……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有篇课文《匆匆》,对于文中“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我为什么要白白走这一遭啊?”这些句子,学生不容易理解啊,他们也许会误解为“作者朱自清虚度了八千多个日子,他无所事事,白白地走了一遭了”。因此,我们老师在细读文本时应当关注学生,多些考虑“如果学生解读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去引导呢?”
细读文本时,要是做到知人论世,就有十足的底气把经典名作演绎为精彩的课堂了。
五、文本细读。还须充实文化底蕴
“从根本上说,文本细读读的不是那个文本,而是你自己。心中有的,眼中才有;心中没有的,眼中始终没有。能将文本读厚,能潜心文本,这种能力的具备,靠的就是不断地充实自己的文化底蕴,不断地扩大自己的阅读视野,不断地积淀自己的生活体验。让自己强大起来,让自己丰满起来。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王崧舟老师的这段话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不是有很多特级教师为我们做出了示范吗?比如:于永正老师在备《圆明园的毁灭》时,专门翻看了《中国通史》中有关鸦片战争的章节;备《海洋——21世纪的希望》时,在网上搜集了不少有关海洋方面的资料。孙双金老师为了上好《二泉映月》这篇课文,从网上下载了各种不同版本的《二泉映月》,查询到阿炳当年亲自演奏的《二泉映月》录音,一遍一遍地倾听,一遍一遍地比较,整个身心沉浸在《二泉映月》那优美、凄婉的旋律中。王崧舟老师为了教好《长相思》,读了整本《纳兰词》,了解了纳兰性德的生平,阅读了一万多字的鉴赏文字,写下了1500字的文本细读感受。按他自己的说法,“细读,让我魔术般地把短短36个字的一首《长相思》化成了繁华如东流水的课程资源”。窦桂梅老师在谈到《清平乐·村居》这篇课文的解读时曾说,自己在读了辛弃疾大量的作品之后,对于这篇课文的理解有了更多的认识,她甚至读出这首词是辛弃疾生命之树上的“一片叶子”,透过这一片叶子,可以领略作者生命之树的苍劲与力量。
名师们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这些普通老师呢?由此可见,细读文本,其实不仅仅是语文教学的需要,更是一个人享受阅读、品味文学之美的过程,只有在文本中慢慢地走,细细地观察,才能从中发现别人不曾留意的细节,才能有机会与许多美景不期而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