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德全
【关键词】 物理教学;信息技术;作用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9—0116—01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程理念已慢慢渗入到基础教育的课堂中,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问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它是指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学科课程的有机整体中,成为课程的组成部分,从而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达到整体优化,以高效达成课程目标。下面,笔者谈谈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利用信息技术导入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物理教学也是如此。一个好的导入犹如一首歌曲的前奏,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調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信息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具有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适时利用它能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在教学伊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在综合考虑教学实际和学生特点的基础上,适时利用信息技术导入新课,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教学“生活中的透镜”一课,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日常生活中常使用的透镜,以及相关原理。比如照相机,教师结合图片展示照相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重点讲解镜头为凸透镜,成像特点为倒立和缩小的实像;而照相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哪一些细节,教师则可以举例说明,拍特写还有集体照时应该如何调节光圈和焦距等。同时,若课堂时间允许,教师还可以向学生展示冲洗底片的过程,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实验教学操作,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物理学科的学习离不开科学实验,而合理的观察和有效的实验操作也是增强学生物理知识理解和应用的主要过程和途径。传统实验中,因客观性原因,物理实验室中一方面由于诸多实验室规章制度对学生操作诸多限制,怕发生意外和造成实验仪器的损失;另一方面由于实验环境和实验条件的限制,实验结果往往和物理理论不相符,甚至出现试验数据相反的情况,究其结果,限制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缩小了学生实验中发现问题的机会,使学生更多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虚拟实验室操作,则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比如,传统电学实验课时,教师通常会告诉学生,电流表的接线柱不能接错、电压表不能超过量程、电池组不能短路等,并且很多实验限制学生自己操作,这些规定无形中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在网络环境下,倡导学生自主探讨性实验,既可保护仪器,又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能把很多传统实验做不到的效果一一再现。例如,在网络环境下利用“仿真物理实验室”虚拟电学实验室软件(在线版网络软件),能够实现网络与物理学科教学的整合。学生在网络技术环境中进行多媒体实验操作,通过网上人机对话,学生可以一边操作一边在网上畅游,与其他学生交流,共同获取新知识。
三、利用信息技术展示物理技术前沿知识,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强大动力
航天事业已经步入了高速发展轨道,成为最活跃、进展最快的产业之一。专家们预测,在未来若干年,我国的航天事业将会超过全球平均增长速度而快速发展。所以,中国的航天事业将成为21世纪物理技术的龙头产业,前景十分远大。中国神舟飞船成功飞天和返回也充分证明中国航天事业的伟大和强大实力。通过视频播放,展示这一领域的伟大成绩,展望未来,让学生充满自信,为物理课上更好地学习加入催化剂,注入活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激情。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信息技术引进教育领域将给学生、教师、学校带来一个新的教学模式和新的契机。通过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教学的整合,激发了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参与意识增强,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较理想,尤其是实验教学,学生的实验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欣喜之余,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不能迷信信息技术,不能将过去的“人灌”改为“电灌”, 不能将计算机模拟代替学生的自主实验,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尤其是思考、获得知识的过程完全用课件来代替。只有充分考虑到信息技术和物理学的学科特点,才能够将信息技术与物理课堂教学真正实现整合,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编辑:张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