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2017-07-04 12:24火琴
甘肃教育 2017年9期
关键词:幼儿教育班级管理

火琴

【关键词】 幼儿教育;班级管理;提升素

质;班风;卫生工作;家长工作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09—0041—01

在幼儿园,幼儿的一切都依赖于班主任和教师,事无巨细,都需要班主任亲自处理。幼儿园的班主任必须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宗旨,扎实地开展班主任工作,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的班级特色,建立独特的班级文化。而要做好这份工作,不能单靠热情,它需要真爱的付出,需要心与心的交流,这样才能使幼儿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全面健康發展。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注重学习与修养,提高自身的素质

俗话说:“打铁全凭自身硬”。要做好班级各项工作,班主任必须加强自身建设。班主任自身建设的关键在于提高班主任自身的素质,树立班主任的威信。一是注重学习,不断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做知识的富有者。二是加强道德修养,做学生为人的楷模。班主任要注意自身的修养,努力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事给学生以示范和榜样。三是注重积累锻炼,具备多种能力。班主任要具备的能力很多,如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个别谈话和谈心的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发现、培养和使用人才的能力,总结工作的能力等等。但作为一名优秀班主任,首先必须有体察学生的思想、情感、需求的能力,能够随时捕捉学生的思想信息,把握他们的真实动态,以做到知人知面知心,还应有启迪学生心灵的能力,有教育和管理相结合的能力,有较高的演讲和对话能力等等。

二、重视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建立良好的常规,形成良好的班风

1. 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以身作则非常重要。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幼儿来说处处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例如,要求幼儿坐端正,教师自己就不能翘腿;要求幼儿专心听讲,教师在上课时就必须全力以赴,充分做好准备,决不能漫不经心,找东找西的。总之,要求幼儿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

2.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要选择好的时机与方法。例如,从小班起我们就要求幼儿对玩具进行分类,收拾玩具,在幼儿玩玩具之前,首先引导幼儿按类别、颜色分好类,认识每一种玩具,了解每一种玩具的玩法,这样既便于幼儿操作,又培养了幼儿的分类能力,一举两得。又比如,“物归原处”,我们教会了他们如何分类、收拾、整理后就要求他们必须做到,否则就一遍二遍地反复练习,当他们发现反复练习的结果是角色游戏的时间缩短了,立刻就觉得“不划算”了,从此每次活动后玩具都能整齐“回家”了。

三、做好班级安全卫生工作

安全工作重于泰山。安全是我们时刻关注的问题,也是每次例会必谈的问题,更是工作的重中之重,没有了安全,教育无从谈起。在日常活动中,我与两位教师能够重视幼儿的安全防范和保护,及时排查各种安全隐患,随时关注每位幼儿的身体健康状况、精神面貌和情绪变化,及时、恰当地给予照顾和引导。我班每周有一节专门的安全教育课,此外在节日前、假期前、周五下午我们还相机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让幼儿从思想上引起重视,让幼儿健康成长。

幼儿园提的是保教工作,保育在先,教育在后。为了确保每个幼儿在健康的环境里成长,一定要做好班上的消毒卫生工作。作为班主任,我每天督促保育老师每餐消毒桌面,每天消毒地面、毛巾,使用过的口杯消毒水浸泡消毒,定期清洗被套,吃东西前组织幼儿用肥皂洗手,并教会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此外,还积极取得家长的配合,请家长在家中督促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于个别卫生习惯较差的幼儿不另眼相待,利用班级的榜样示范效应影响同化他们,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四、做好家长工作,取得家长强有力的支持

幼儿大多数的时间还是在家中,前面提起的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单靠教师在幼儿园引导,取得的效果一定不会很明显,只有家长在家中配合老师继续进行教育、引导,才能达到真正的目的。于是,我就通过家长园地将一定的教育方法、经验介绍给家长,以便让他们在家中能正确地引导、教育幼儿。通过家长来园接送孩子的时间,与家长进行简短的谈话,能让家长们及时了解幼儿在园情况,每月不定时的家访,则让我仔细了解幼儿在家中的表现,更全面地掌握每个孩子的特点。对于工作比较繁忙的家长,家园联系册便是老师与家长交流的最好方式。有的家长将幼儿的言行如实反应,并向我提出一些问题,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会教给他们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还会向其他教师讨教。

编辑:郭裕嘉

猜你喜欢
幼儿教育班级管理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农村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