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

2017-07-04 11:54宁兴荣
甘肃教育 2017年9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培养学生

宁兴荣

【关键词】 学生;行为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9—0030—01

学生的行为习惯包括很多方面,有学习习惯、劳动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道德习惯等等。在培养学生这些习惯的时候,除了落实学校的一日常规之外,更重要的是根据他们的年龄及其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结合孩子生活实际,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他们的兴趣,发挥他们的特长,使训练与监督相结合,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从而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习惯,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呢?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要贴近生活

学生的养成教育重点就是要培养学生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尤其是要重视培养学生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良好行为习惯,这对学生的人生成长有着很大的帮助,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很多方面,如对人礼貌、懂得谦让、关心集体、学会感恩、遵纪守法、诚信做事等等。有些看起来是细节,但要学生能真正养成习惯并不容易,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中要联系学生实际,从学校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入手,重视贴近学生的生活,从小事抓起,从学生能做的事抓起,从学生身边的事抓起,讓知识和道理有机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在课堂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有机渗透预习习惯、复习习惯、听的习惯、读的习惯、独立作业的习惯等的培养,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化,形成习惯。在课外,主要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尊老爱幼,热爱劳动等的习惯,让学生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看见老师或客人能主动打招呼;看见地上有废纸能主动地捡起来;看见水龙头没关紧能主动地关好;捡到失物能主动交给老师;升旗仪式、课间操各班队伍能做到整齐有序;课间活动学生不相互追逐打闹等等,让学生在老师们的教育下不断生成强化良好的习惯。

二、要有意训练

首先,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培养这种好习惯,知道养成这种好习惯对自己的人生成长有什么作用,因为只有明白了它的重要性,才会有培养这个习惯的强烈愿望。其次,要使学生明白该怎么做,如,要做到“文明礼貌”,就是要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见人要打招呼,要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对关心过自己的人要学会感恩等等。要做到“爱护公物”,就是要爱护学校的一花一木,要爱护课桌、爱护学校的一切教学设备,要节约用电、节约用水,尤其是不能有意地破坏公物等。要做到“卫生保洁”,就是要穿着整齐、物品排放有序,不乱丢废纸垃圾,不乱吐痰,看见地上有废纸垃圾要主动检起来等等。然后,要有意识地开展训练,成功的关键在于前一个星期,特别重要的是前一个月。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培养习惯也是一样。为了使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工作落到实处,我们学校每学期都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好习惯伴我行”主题教育活动。经常利用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黑板报、主题班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好习惯伴我行”的教育,在全校形成浓厚的氛围,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体验,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在活动中得到成长。最后,要树立榜样,启发自觉性。小学生的行为习惯是家长、教师的要求或模仿他人情况下形成的,对小学生要多树立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榜样,使其他学生自觉模仿,形成习惯。对学生的每一点良好行为,教师不仅要及时给予表扬,而且要在班上营造一种良好的议论氛围。同时,家长和教师也要注重自己的言行,做好学生的表率,不能使自己的不良习惯"传染"到孩子的身上。

三、要强化监督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最重要的是抓落实,“三分决策,七分监督,这样才能收到实效。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艰苦的实践过程,必须戒空谈,注重实干;戒漂浮,注重实践;戒形式,注重实效。做到脚踏实地,持之以恒,一步一个脚印,才能收到实效。在这个过程中,还要重视家校合作。有些孩子,在家中和在学校是完全不同的表现。家庭作为儿童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带有持续性与稳定性的特点;另外,家庭教育以言传身教、情境影响为主,更具有感染性和潜移默化的特点,在孩子的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对此,我校利用每学期的家长会,通过班级建档立卡,通过班主任,向家长了解并反映学生在校的学习与生活的情况,让家长配合学校的工作,共同将孩子培养成人。

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曾经说过:“人生幸福在于良好习惯的养成”,抓学生习惯的培养,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但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长期培养,更需要老师、家长不断的督促和引导。

编辑:蔡扬宗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培养学生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