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字的文化阐释

2017-07-04 07:50黄卫星张玉能
关键词:人民民俗民间

黄卫星++张玉能

[摘 要]“民”字的形义及其演变显示,其本义似应为“奴隶”,即“没有自由的人”。从哲学上看,中国古代先秦轴心时代就已经产生了“民本(民惟邦本)”思想,以民为本,重视普通老百姓的利益、愿望对于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性,这与西方古希腊时代兴起的人本主义有相通之处,但是却更加具体明确,不像西方人本主义那样鼓吹抽象人性论。从伦理学来看,“民间”与宫廷、朝廷或官方的区分和对立,在阶级社会中体现了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不同利益和愿望,民俗曾经就是民间伦理的主要源流。从社会学来看,人民应该是人类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人民是历史的火车头,人民的反抗斗争是历史前进的动力。民生、民主、民权应该是任何革命运动和革命政权所必须关注的重要方面。在美学和文艺中,人民、民间、民族是历代先进美学思想关注的课题。人民的生活是文艺的源泉,先进的文艺应该为人民服务而且必须具有人民性。民间文艺同样是宫廷文艺、精英文艺的源流,民间文艺与宫廷文艺、精英文艺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是世界各民族文艺发展的基本规律。

[关键词]民;人民;民间;民俗;民族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7)02-0041-13

文字是承载和传播文化的符号,是人类话语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工具和产品。透过每一个字及其所组成的词语的形声义的演变以及人们对这种演变所做的阐释,我们可以了解文字所承载和传播的文化的具体内涵、独特特征、变化发展。因此,我们选取了一些中华文化关键字,对其进行文字和词语的诠释,以期从侧面来理解和阐释中华文化。本篇论文以“民”字为例进行相关论述。

一、“民”字的形音义

关于“民”字的本义,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如是说:“《说文》:民,众萌也。从古文之象。凡民之属皆从民。徐灏曰:‘古文民,疑象艸木萌牙之形。舜徽按:民即萌之初文,许君以萌训民,盖亦达其本义矣。今小徐本说解改萌为氓,非也。民字在金文中……像种子初化句屈之形。……《礼记·月令》:‘句者毕出,萌者尽达。郑注云:‘句,屈生也;芒而直,萌。盖艸木始生之状如此。验之植物种子吐芽,皆始屈而后直也。既直而后有萌之名,古初但作民,因借以偁人。人在动物中,以直立为异,故亦得谓之民耳。近人有释民为古代奴隶者,不悟奴隶自统括于人之中,而民非奴隶专字,故明矣。‘人与‘民之偁,皆取义于直立,余说在八篇人部,可与此互证也。”[1]李恩江《常用字详解字典》说:“<辨>民字甲骨文象用锐物刺瞎人的左目的形状,古时候强迫战争俘虏为奴隶,刺瞎左目以为标志;本义为奴隶,后泛指人。金文、篆书相继讹变,楷书作民。”[2]顾建平《汉字图解字典》说:“民,会意字。像一只眼睛被利物刺瞎,指奴隶,本义是奴隶。”[3]李格非主编的《汉语大字典(简编本)》列举了7个义项,主要有:指奴隶,人、人类,百姓,特指汉族人,古代指士兵,民间的,姓[4]。宗福邦、陈世铙、肖海波所编《故训汇纂》列举了74个义项,主要有:众萌也,众氓,氓也,冥也,瞑也,无知之称,人也,人之通称,众,众人也,谓众民,先民也,庶人,庶民,谓百姓也,无位之称,凡无爵者之称,土著者曰民,謂士工商也,宫中吏之家人也,采邑之民也,谓学子也,指弟子,化君者也,所以守战也,对天之称、谓先王,犹私也[5],等等。

根据这些字书,我们可以大致确定“民”字的本义似应是“奴隶”,即“没有自由的人”,引申为百姓,再引申为“人”“人类”,又引申为“民间的”“非军事的”。现代汉语中主要衍生出人民、民间、民歌、民权、民生、民俗、民乐、民主、民族等词汇。《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主要收录了如下词汇:人民、民间、民歌、民权、民情、民生、民俗、民心、民乐、民谣、民众、民主、民族等等[6]。

二、哲学中的“民”

从哲学上看,中国古代先秦轴心时代就已经产生了“民本(民惟邦本)”思想,以民为本,认识到普通老百姓的利益、愿望对于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性,这与西方古希腊时代兴起的人本主义有相通之处,但更加具体明确,不像西方人本主义那样鼓吹抽象人性论。

民本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民本思想源远流长,推动了中国五千年历史的发展和繁荣。它肇始于夏商周时代,春秋战国时代孕育发展,定型于汉代,此后历朝历代都有所演变,然而以儒家民本思想为主的根本宗旨却没有变。据文献记载,中国远古时代已萌芽了民本思想。刘向《说苑·君道》记载,河间献王曰:“尧存心于天下,加志于穷民,痛万姓之罹罪,忧众生之不遂也。有一民饥,则曰:‘此我饥之也。有一民寒,则曰:‘此我寒之也。一民有罪,则曰:‘此我陷之也。仁昭而义立,德博而化广,故不赏而民劝,不罚而民治。先恕而后教,是尧道也。”又记载,河间献王曰:“禹称‘民无食,则我不能使也;功成而不利于人,则我不能劝也。故疏河而到之,凿江通于九派,洒五湖而定东海,民亦劳矣。然而不怨苦者,利归于民也。”[7]524贾谊《新书·修政语》等书也有类似记载。《尚书·五子之歌》记载,夏禹的孙子太康无道,被有穷、后羿抓起来废了,太康的五个弟弟作《五子之歌》述大禹之训诫,其一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予视天下愚夫愚妇一能胜予,一人三失,怨岂在明,不见是图。予临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为人上者,奈何不敬。”[7]20在此首次明确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概念:人民是国家的根基,根基牢固了国家才能安宁;天下百姓都比我强,一人失误多次,民怨难道要明显了才发现?应当防患于未然。我面对亿万人民,恐惧得像用腐朽绳索驾驭六匹马,做君王的怎么能不敬畏?《尚书·大禹谟》记载,禹曰:“於!帝念哉!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水、火、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大禹又曰:“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7]19这就表明,大禹最早提出了民本思想观念,并且在治理国事过程中践行民本思想。周公总结商亡的教训,主张“以德配天”“敬德保民”,正式实施了“民本”“德治”。《尚书·康诰》载王曰:“呜呼!封,汝念哉!今民将在!祗遹乃文考,绍闻衣德言。往敷求于殷先哲王,用保乂民;汝丕远惟商耇成人,宅心知训。別求闻由古先哲王,用康保民。弘于天,若德裕乃身,不废在王命。”[8]203“惟民其毕弃咎,若保赤子,惟民其康乂。”[8]204“敬哉!无作怨,勿用非谋非彝,蔽时忱。丕则敏德,用康乃心,顾乃德,远乃猷裕,乃以民宁,不汝瑕殄。”[8]205这些记载证明,周公深知殷商之鉴,努力安民保民、施行德政。因此,民本思想确实起源于夏商周时代。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其中对待人民的态度是一个重要议题。特别是儒家的孔子、孟子、荀子所论形成了初步的体系,提出了一系列命题。一是“安民利民”“民贵君轻”。孔子《论语·颜渊》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8]2503意谓人民是最重要的。《孟子·尽心下》说得十分明确,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8]2774二是“平政爱民”“顺从民意”。《孟子·梁惠王下》:“王今与民同乐,则王矣。”“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8]2674-2675《荀子·王制》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故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9]141。孔、孟、荀都认为统治者必须赢得民心才能得到天下,因此,必须爱民、顺民、安民、利民。齐宣王攻克燕国后,问孟子是否应该吞并燕国。孟子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取之燕民不悦,则勿取。”[8]2680他以人民的意愿和利益为前提,为儒家民本思想定下了基调。先秦时代的民本思想与古希腊时代的人本主义思想有相通之处,都有重视人的意思。不过,古希腊从苏格拉底兴盛起来的人本主义思想的“人”的含义并不包括自由人之外的奴隶(民),所以其范围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古希腊的人本主义思想最终发展成为西方文艺复兴、启蒙主义的抽象的人道主义和人性论,具有更大的欺骗性。此外,中国夏朝结束原始公有制母系社会,从大禹的儿子启开始逐步进入奴隶主私有制父系社会,比西方社会更多保留了原始社会的血缘关系而形成了宗法制度,因此,更加重视血缘亲属关系和家族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血缘宗法的色彩,从而比起西方奴隶制度下形成的人本主义思想更加具体,更加具有人情味,尽管不免有其蒙蔽性,然而,毕竟多多少少还蒙上了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也许正因为如此,中国封建社会的专制统治比西方中世纪社会延续了更长时间,也没有经过真正的资产阶级革命“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10]87,所以,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一直为历朝历代封建统治者中的开明之士所崇尚。

西汉政治思想家贾谊总结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形成了系统完整的民本思想。贾谊《新书·大政上》:“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故国以民为安危,君以民为威侮,吏以民为贵贱,此之谓民无不为本也。民无不为命也,国以为命,君以为命,吏以为命。故国以民为存亡,君以民为盲明,吏以民为贤不肖,此之谓民无不为命也。民无不为功也,故国以为功,君以为功,吏以为功。故国以民为兴坏,君以民为强弱,吏以民为能否。此之谓民无不为功也。故夫民者,至贱而不简也,至愚而不可欺也。故自古而至于今,与民为仇者,有迟有速,而民必胜之。”[7]499贾谊系统地阐述了人民的重要性,总结出人民是国家兴衰成败根本的结论,完备了民本思想体系。《史记·郦生陆贾列传》:“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这就高度评价了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唐代柳宗元在“民为本”的思想上提出“吏为民役”的观点,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发展的高峰。他认为,当官者是人民的仆役,是要为人民办事的[11]。

古代民本思想在历代开明封建统治者的政治实践中具体化为几个主要方面。第一,畏民重民,尊重和敬畏人民。《尚书·大禹谟》:“可爱非君,可畏非民?”[8]136孔子曰:“大畏民志,此谓知本。”[8]1674唐太宗专门写了《民可畏论》。大禹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孟子的“民贵君轻”“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8]2778,贾谊的“民为国本”,都指明国家的安危、存亡、兴衰、功业,均取决于人民。东汉史学家荀悦的《申鉴》写道:“民存则社稷存,人亡则社稷亡。故重民者,所以重社稷而承天命也。”[7]558《旧唐书·杜正伦传》记载,太宗尝谓侍臣曰:“朕每日坐朝,欲出一言,即思此言与百姓有利益否,所以不能多言。”[12]唐太宗能够经常想到人民的利益,这是出现贞观之治的重要原因。第二,知民得心,要体察民情民意,得民心。《管子·牧民》:“政之所行,在顺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7]378管仲以此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孟子·离娄上》:“桀纣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其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8]2721孟子总结了夏桀、商纣亡国的历史教训:失其民心。苏轼《上神宗皇帝书》:“未论行事之是非,先观众心之向背。”(《苏轼文集》卷25)清末王韬指出:“天下何以治?得民心而已。天下何以乱?失民心而已。”(《韬园文录外编·重民中》) 民心向背,决定国家兴亡。第三,爱民恤民,要体恤爱护人民群众。西周文王问姜太公:“愿闻为国之道。”太公曰:“爱民。”又曰:“故善为国者。御民如父母之爱子,如兄之慈弟也。见之饥寒,则为之哀。见之劳苦,则为之悲。”[7]368孔子主张“节用而爱民,使民以时”[8]2457。荀子曰:“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9]236晏子也曾论述:“上以爱民为法,下以相亲为义,是以天下不相违也,此明王之教民也。”[7]394开明的君主只有爱民,天下才可能太平无事。《孟子·滕文公上》:“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及陷入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8]2702《孟子·梁惠王上》又曰:“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8]2671孟子指出了为政的第一要务是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宋朝理学大师朱熹曰:“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本,在人君正心术以立纲纪。”(《宋史·朱熹传》)明代的王夫之提出:“宽者,养民之纬也;并行不悖,而非以时为进退者也。……故严以治吏,宽以养民,无择于时而并行焉,庶得之矣。”(《读通鉴论》卷8)“君以民为基……无民而君不立。”(《周易外传》卷2)第四,忧民利民,要关心人民疾苦,为民谋利益。《孟子·梁惠王下》最早提出“忧民”:“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荀悦的《申鉴·杂言上》把“忧民”提高到君子志向:“为世忧乐者,君子之志也;不为世忧乐者,小人之志也。”他认为只有君子才会有忧民志向。《申鉴·政体》还提出了“天下国家一体”论:“天下国家一体也。君为元首,臣为股肱,民为手足。下有忧民,则上不尽乐;下有饥民,则上不备膳;下有寒民,则上不具服。徒跣而垂旒,非礼也。故足寒伤心,民寒伤国。”[13]《申鉴》22.5历朝历代流传下许多忧国忧民的文辞诗歌:“与天下共其民,故天下同其忧”(《三国志·魏》曹《六代论》);“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白居易《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白居易《新制布裘》);“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唐·陈子昂《感遇》诗之十九);“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哦五百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去民之患,如除心之疾”(苏辙《上皇帝书》);“忧民之弱,由己之弱;忧民之饥,由己之饥”(宋·邓牧《见尧赋》);“不忧一家寒,所忧四海饥”(清·魏源《偶然吟十八首呈婺源董小槎先生为和师感兴诗而作》)。忧国忧民的民本思想深深蕴藏于士大夫心间,以此,许多清官就能为人民谋利益。《春秋左传·文公十三年》记载邾文公曰:“苟利于民,孤之利也。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之也。”[8]1852只有当官为人民谋利益,才能君位安稳、国家安定、社会繁荣。清代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阐述了他的利民思想。第五,富民强国,要使人民富裕国家强大。《论语·颜渊》:“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8]2503《管子·治国》中曰:“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治国常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8]385汉代王符《潜夫论·务本》:“夫为国者,以富民为本。”[13]《潜夫论》6 明代王廷相《慎言·御民篇》:“天下顺治在民富。”自古以来,民富才能国强,这是中国古代民本思想总结的一条重要的历史经验。

古代民本思想凝结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使得广大人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安居乐业,促进了中国封建社会不断更新发展,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西汉“文景之治”、 东汉“光武中兴”、唐代“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隋代“开皇之治”、明代“仁宣之治”、清代“康雍乾盛世”等等繁荣时期,在全世界长期处于封建社会的领先地位。但是,这种思想有其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首先,从封建地主阶级的本质来看,古代民本思想并非真正为农民等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而提出,而是为了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长治久安而提出的,更多的是从农民起义、人民反抗剥削压迫的惨痛教训中不得已而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古代民本思想是为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及其所代表的统治阶级服务的,并非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它主要是一种得民心、存社稷、固君位的“驭民”“牧民”“治民”的权术。它的“民贵君轻”“爱民”“利民”“畏民”“恤民”“忧民”最終都是为了维护和巩固封建政权,维护封建社会的等级、专制制度。它是以“君权至上”“以君为本”“官本位”为前提的王道、仁政和德治,实质上是专制、等级制度的一种装饰,是一种开明的统治策略。其次,从封建制度的权力上来看,封建时代的民本思想,并不尊重人民群众的个体价值与权利,它始终不可能赋予人民以政治权利,人民没有实际上的参政、议政、选举、罢免、复决等权利。人民无法维护自己的利益,不能当家做主,没有任何政治保障,只不过是君王的臣民,只有义务,没有权利。因此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徒有形式,人民群众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实际利益。再次,从政治制度上来看,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依托于封建君主制,君王独裁专制,拥有绝对的、无限的权利,臣民只能无条件服从,“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在这样的政治体制下,人民不能监督政府,没有平等权力,没有说话讲理的地方,贪官污吏作威作福,欺压百姓,人民只能幻想“明君”和“清官”。最终,古代传统的民本思想只能成为愚弄百姓、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一种策略。尽管如此,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民贵君轻”“平政爱民”“富民强国”“重民保民”“恤民忧民”等精华,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条件下,我们应该批判继承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三、伦理学中的“民”

从伦理学来看,民间与宫廷、朝廷或者官方的区分和对立,在阶级社会中体现了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不同利益和愿望,然而,尽管民间的自由、平等、正义等道德诉求表现出大多数人的利益和愿望,却一直被统治阶级的道德观念所压抑,这必然会引起人民大众的不满。民俗曾经就是民间伦理的主要源流。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10]50每一个民族和国家在阶级社会中都有民间与宫廷、朝廷、官方的区分和对立。尽管统治阶级的思想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但是人民群众毕竟是大多数,民间的言行思想也是不容忽视的。所以,从广义伦理学的意义上来看,政治、道德所规范的人们的利害得失、言行举止,往往也受民间风俗的制约和影响,统治阶级的一些政治、道德的规定也不得不考虑民间风俗的要求和广大人民的自由、平等、正义等诉求,否则就会引起人民群众的不满。特别是中华民族的宗法制度也使得许多民间风俗习惯通过家庭和家族的关系而广为流布,成为规范人们利害得失、言行举止的政治道德的家规、族规、乡规、行规,甚至成为一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集体无意识、集体潜意识、文化记忆,无时无刻不起着重要的凝聚作用,熔铸着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大一统国家就是在不断的民族文化融合中发展壮大的,比如汉代的匈奴入侵、西晋的“五胡乱华”、宋代的金兀术侵犯中原、元代蒙古族建国、清代满族统治中国,等等,他们在野蛮杀戮的同时,也不得不依从了自夏商周三代以来,特别是春秋战国轴心时代所奠基铸成的华夏文化和农耕文明的风俗习惯,改变了征服者游牧民族的许多生产方式、生活习惯、生活方式、风俗习尚、节日庆典、宗教信仰,总体上遵从了儒道佛融合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各民族相互融通的民间风俗。

民俗,民间风俗的简称,是一个民族或国家中人民群众共同创造、一起享用、集体传承的约定俗成的生活习惯、言行规范、情感趋向、信仰寄托等等文化现象的总和。民俗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规范人民的言行举止,表现为人民的行为、语言、心理,主要包括劳动民俗、生活民俗、社群民俗、节庆民俗、礼仪民俗、游艺民俗、婚丧民俗、宗教民俗。各个民族和国家的文学艺术集中反映着他们的民俗或民俗文化。这些民俗制约着人民的言行举止和相互关系。

劳动民俗是生产劳动中的民俗。中国古代农业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因而形成了农业民俗。它适应农业生产的季节和周期性特点,既总结了农业生产经验,又指导着农业生产的全过程。2016年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申遗成功的“二十四节气”就是最突出的生产民俗。许多广为流传的反映劳动民俗的农谚直接指导和训诫着农业生产和农民的日常生活。比如,《二十四节气气候农事歌》就大致规定了农民的生活规律。

立春春打六九头,春播备耕早动手,一年之计在于春,农业生产创高优。雨水春雨贵如油,顶凌耙耘防墒流,多积肥料多打粮,精选良种夺丰收。惊蛰天暖地气开,冬眠蛰虫苏醒来,冬麦镇压来保墒,耕地耙耘种春麦。春分风多雨水少,土地解冻起春潮,稻田平整早翻晒,冬麦返青把水浇。清明春始草青青,种瓜点豆好时辰,植树造林种甜菜,水稻育秧选好种。谷雨雪断霜未断,杂粮播种莫迟延,家燕归来淌头水,苗圃枝接耕果园。立夏麦苗节节高,平田整地栽稻苗,中耕除草把墒保,温棚防风要管好。小满温和春意浓,防治蚜虫麦秆蝇,稻田追肥促分蘖,抓绒剪毛防冷风。芒种雨少气温高,玉米间苗和定苗,糜谷荞麦抢墒种,稻田中耕勤除草。夏至夏始冰雹猛,拔杂去劣选好种,消雹增雨干热风,玉米追肥防黏虫。小暑进入三伏天,龙口夺食抢时间,玉米中耕又培土,防雨防火莫等闲。大暑大热暴雨增,复种秋菜紧防洪,勤测预报稻瘟病,深水护秧防低温。立秋秋始雨淋淋,及早防治玉米螟,深翻深耕土变金,苗圃芽接摘树心。处暑伏尽秋色美,玉主甜菜要灌水,粮菜后期勤管理,冬麦整地备种肥。白露夜寒白天热,播种冬麦好时节,灌稻晒田收葵花,早熟苹果忙采摘。秋分秋雨天渐凉,稻黄果香秋收忙,碾谷脱粒交公粮,山区防霜听气象。寒露草枯雁南飞,洋芋甜菜忙收回,管好萝卜和白菜,秸秆还田秋施肥。霜降结冰又结霜,抓紧秋翻蓄好墒,防冻日消灌冬水,脱粒晒谷修粮仓。立冬地冻白天消,羊只牲畜圈修牢,培田整地修渠道,农田建设掀高潮。小雪地封初雪飘,幼树葡萄快埋好,利用冬闲积肥料,庄稼没肥瞎胡闹。大雪腊雪兆丰年,多种经营创高产,及时耙耘保好墒,多积肥料找肥源。冬至严寒数九天,羊只牲畜要防寒,积极参加夜技校,增产丰收靠科研。小寒进入三九天,丰收致富庆元旦,冬季参加培训班,不断总结新经验。大寒虽冷农户欢,富民政策夸不完,联产承包继续干,欢欢喜喜过个年。

生活民俗主要是由于自然环境、社会条件、经济水平不同,人民在饮食、服饰等方面所形成的独特风俗习惯。比如,饮食上,汉族以米、面为主食,辅以蔬菜、豆类、肉、鱼、蛋类,注重烹调技艺,形成了川湘鲁粤等菜系;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爱吃烤羊肉串、抓饭、馕;蒙古族以牛羊肉、奶食(奶茶饭、酸奶饼、酸奶泡泡饼)为主,爱喝奶茶;朝鲜族喜欢吃打糕、冷面、泡菜;藏族爱好吃糌粑、喝酥油茶;黎族、京族、傣族、布朗族、哈尼族爱嚼槟榔。服饰上,满族惯常着旗装,男人的旗装有马蹄袖,在旗装外套马褂或者无袖的马夹或坎肩,妇女喜欢穿旗袍、女式旗鞋(“寸子鞋”或“马蹄底鞋”);蒙古族习惯穿蒙古袍和马靴,男子多戴蓝、黑褐色帽,或者用绸子缠头,女子多用红、蓝色帕巾缠头,冬季男女都戴圆锥形帽,未婚女子中间分开头发,扎上两个带两个大圆珠的发根,发稍下垂,装饰玛瑙、珊瑚、碧玉等;藏族爱好穿藏袍、系腰带、穿长靴,藏袍一般都是肥腰、长袖、大襟、右衽、长裙,男女都编发,佩戴金银珠玉饰品等;彝族、苗族、瑶族妇女喜欢穿百褶裙,佩戴金银饰品,衣服鞋帽都有精美的绣花,多用蜡染布料;维吾尔族男女都喜欢戴四楞绣花小帽、穿皮鞋和皮靴,皮靴外加胶质套鞋,男子穿“袷袢”长袍,右衽斜领、无纽扣、用长方丝巾或布巾扎束腰间,农村妇女多在宽袖连衣裙外套对襟背心,城市妇女多穿西装上衣和裙子,人们戴绣花帽,着绣花衣,穿绣花鞋,扎绣花巾,背绣花袋,服饰不离鲜花;朝鲜族爱好穿素白衣服,自古有“白衣民族”之称,妇女喜欢穿短衣长裙,短衣(“则高丽”)为斜领、无扣飘带打结,长裙(“契玛”)的腰间有细褶,宽松飘逸,男子一般穿素色短上衣,外加坎肩,下穿裤腿宽大的长裤,裤脚系上丝带,多穿斜襟以布带打结的长袍外出。

节庆民俗是人民为了庆祝一年中某些特定时刻的特殊意义而形成的风俗习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春节,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春节既是一年万象更新的开始和希望,又是家家户户喜庆团聚的好日子,还是探访亲友、互祝吉祥、交流情感的时刻。一般春节人人都要穿新衣,戴新帽,着新鞋,除夕吃团年饭、守夜祈福,还有一系列祭祀祖神、祭奠先人、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的活动,如庙会、舞龙、舞狮、磕头、拜年、贴春联、挂年画、贴窗花、放爆竹、发红包、吃饺子、挂灯笼等活动和习俗。清明节在每年农历春分以后半个月,大约公历4月5日或6日,是人们扫墓上香、纪念先人的日子。此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生机勃勃,适宜农事,农谚曰:“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人们到先人墓地,献花除草植树,祭祀先逝亲人,顺便踏青春游。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重午节。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此时采艾叶、兰草、菖蒲,熏香沐浴,驱邪避病;春秋之前吴越部落农历五月初五祭祀“龙”图腾举行龙舟竞渡仪式;后因爱国诗人屈原遭谗言被流放,投江死于此日,便成了中国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这一日,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纪念屈原,避邪去病。中秋节在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民间第二大节日。中秋节是一家团聚的日子,中秋时节,明月当空,家人团聚,吃月饼,叙离情别意,思念在外游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自古中秋节就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中秋节以花好月圆象征家人团圆,寄托思念故乡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圆满。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重阳节在农历九月九日,是登高望远的日子,由于“九”“久”谐音,故又称为“敬老节”,重阳节活动主要有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高放风筝等。

礼仪民俗是人们在生活和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正确把握与外人交往尺度,合理处理人与人关系,控制人们的行为举止、言谈口吻、待人接物的民间规范。在社会活动中,交谈讲究礼仪可以变得文明:与人相隔适当距离,合适合度地运用敬语、谦语、雅语、礼貌用语;举止讲究礼仪可以变得高雅:坐有坐相,站有站相,敬老爱幼,不卑不亢;穿着讲究礼仪,可以变得大方:合身得体,适应场合,季节合宜,地点合适;行为讲究礼仪可以变得美好:急徐合度,适应对象,注意身份,看准场合……讲究礼仪,恰到好处,形象优雅,充满魅力。

婚丧民俗是结婚丧葬的民间风俗。中国汉族传统俗称婚丧嫁娶为“红白喜事”:结婚一般应该贴红对联,挂大红灯笼,贴大红双喜字,新郎新娘要披红挂彩,亲戚朋友要戴红花,故称为“红事”;长辈去世,子孙要披麻戴孝,挽幛挽联一律用白布白紙,悼念逝者一般要佩戴白花,故称为“白事”。红白喜事的操办因民族风俗不同而有所差异,随着人民文明程度的提高,政府提倡移风易俗,现在革除繁文缛节,已经大大从简。一般说来,我国民间目前婚姻礼仪程序大致如下:求婚、合婚、相亲、订婚(过小节)、完聘(过大节)、定婚期、迎娶、拜堂、婚宴、合卺、闹房、归宁。丧葬礼仪简称丧礼、葬礼。丧礼的程序一般有停尸、奔丧、挂孝、坐夜(守灵)、入殓、吊孝、出殡;葬礼一般有集体葬、合葬、迁葬、蒿葬、水葬、风葬、悬棺、洞穴葬、火葬、土葬、天葬等。现代丧葬礼仪具体程序是:成立治丧组织、发讣告、赠挽联、唱挽歌、献花圈、戴黑纱白花、守灵、向遗体告别、开追悼会、致悼词等。

四、社会学中的“民”

从社会学来看,人民应该是人类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但是,在人民群众受压迫、被奴役的社会中,人民群众被视为群氓,生活贫困,地位低下。因此,人民必然通过反抗剥削、压迫、奴役的斗争而改造社会,不断求得自身的自由解放。因此,人民是历史的火车头,人民的反抗斗争是历史前进的动力。民生、民主、民权应该是任何革命运动和革命政权所必须关注的重要方面。

人类历史究竟是谁创造和推动的?历来就有两种对立的观点理论:一种认为是帝王将相、英雄人物创造和推动了人类历史向前发展,另一种认为历史是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和推动的。

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英雄史观是一种占统治地位的历史观,所谓“英雄造时势”,一部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基本上都是帝王将相、英雄豪杰的功劳史和奋斗史。英雄史观有一种是主观唯心主义的,比如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梁启超说:“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舍豪杰无世界。”(《中国史界革命案》)他还说:“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历史研究法》)英国的T·卡莱尔(1795—1881)认为,全世界的历史“实际上都是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来的伟大人物的思想外在的、物质的结果”“这些伟人的历史真正构成了全部世界历史的灵魂”。还有一种是客观唯心主义的,比如黑格尔认为,历史不是个人随心所欲的结果,而是由某种客观精神决定的,但他又认为伟大人物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他曾把拿破仑(1769—1821)称为骑在马背上的世界精神。他认为这些伟大人物是为了满足世界精神对于发现自己、实现自己、返回自身的需求而创造历史的。他虽然认识到,没有人民群众,即“进行再生产的个人”,社会生活不能继续下去;但他又认为,群众只是一群无定形的东西,他们的行动完全是自发的﹑无理性的﹑野蛮的、恐怖的,而伟大人物的优越性就在于他能知道和表述绝对意志,所有的人都集合在他的旗帜下,他就是人们的上帝[14]。历史唯物主义则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参与历史活动的一切人中,人民群众对于历史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马克思恩格斯说:“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15]287马克思和恩格斯又说:“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它‘不拥有任何惊人的丰富性,‘它没有进行任何战斗!其实,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在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且进行斗争。并不是‘历史把人当作手段来达到自己—仿佛历史是一个独具魅力的人—的目的。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15]295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说:“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16]248在这里,恩格斯肯定了人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性意义。那么,人又是如何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呢?恩格斯进一步指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16]697因此,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创造历史的这种合力之中,人民的力量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是决定性的力量。第一,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活动。因此,直接从事生产实践的人民的力量才是创造人类历史的最主要的力量。与其他参与历史创造的人们相比,人民实践的力量是一种历史的原创力,即原初动力或基础动力。第二,决定人们创造历史的目的、动机、思想、意志、情感等意识方面的内在力量归根到底是由人们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所决定的。因此,创造和推动社会的历史活动的内在力量,从根本上也是由人民群众的内在力量来决定的。因此,从意识方面来看,人民群众的思想动机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因。人心的向背是决定历史前进的决定性因素。第三,不可否定,帝王将相、英雄豪杰等少数个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或延缓历史前进的脚步,但是,最终决定历史格局或者历史发展趋势的力量仍然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而在阶级社会中,这种矛盾就表现为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矛盾和斗争。在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社会中,占据统治地位的阶级及其集团毕竟是极少数,广大的人民群众,在奴隶社会是奴隶,在封建社会是农民、手工业者,在资本主义社会是工人、农民及其他劳动人民,都处于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当这种剥削压迫不堪忍受时,也就是社会关系严重阻碍着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时候,阶级斗争就不可避免,一切争取解放的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也就是政治革命爆发的时刻。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83年德文版序言》中说:“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基础;因此(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而这个斗争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壓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这个基本思想完全是属于马克思一个人的。”[17]因此,代表了广大人民利益并能团结起一切劳动人民阶级的阶级斗争是社会历史的杠杆,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直接动力。在这个意义上,人民是历史的火车头。

明确了“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人民是历史的火车头”的道理,人民的利益就是一切社会治理者应该关心的头等大事,民生、民主、民权也是任何革命运动和革命政权所必须关注的重要方面。人民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包括了不同的阶级和阶层的劳动者的每一个活生生的人。在中国,人民应该主要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等一切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及其知识分子。中国共产党以“为人民服务”为自己的唯一宗旨,高度注重民生、民主、民权等问题,所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能够领导人民取得胜利,而一旦忘记了或者忽视了这个唯一宗旨,就势必犯错误,走弯路,受挫折,“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就是最大的违背人民意愿的历史错误,而改革开放新时期也是伴随着回到“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上,才纠正了错误而取得了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在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中,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正确思想和方针,这一伟大事业必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和更加伟大的胜利。

五、美学和文艺中的“民”

在美学和文艺中,人民、民间、民族是受到历代先进美学思想关注的课题。人民的生活是文艺的源泉,先进的文艺应该为人民服务而且必须具有人民性。民间文艺(民歌、民乐、民间舞蹈、民间戏剧等等)同样是宫廷文艺、精英文艺的源流,民间文艺与宫廷文艺、精英文艺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是世界各民族文艺发展的基本规律。民间文艺往往是形成一个民族文艺的鲜明特色的主要决定因素,因此,大众文艺的健康发展是文艺为人民服务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世界和中国的美学和文艺之中,特别是在封建社会的中国美学和文艺中,与宫廷文艺、精英文艺(文人文艺)三足鼎立的民间文艺,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影响深广的一切文艺生命之泉。不仅人民的生活是先进文艺的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唯一的源泉,而且在一定范围内,民间文艺是宫廷文艺、精英文艺(文人文艺)的一个永不枯竭的源泉,此外,在劳动人民受剥削和压迫的社会中,真正值得肯定的文艺应该是具有人民性的文艺。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革命的文艺,则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这是唯一的源泉,因为只能有这样的源泉,此外不能有第二个源泉。有人说,书本上的文艺作品,古代的和外国的文艺作品,不也是源泉吗?实际上,过去的文艺作品不是源而是流,是古人和外国人根据他们彼时彼地所得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出来的东西。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作为我们从此时此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作品时候的借鉴。有这个借鉴和没有这个借鉴是不同的,这里有文野之分,粗细之分,高低之分,快慢之分。所以我们决不可拒绝继承和借鉴古人和外国人,哪怕是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东西。但是继承和借鉴决不可以变成替代自己的创造,这是决不能替代的。文学艺术中对于古人和外国人的毫无批判的硬搬和模仿,乃是最没有出息的最害人的文学教条主义和艺术教条主义。中国的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否则你的劳动就没有对象,你就只能做鲁迅在他的遗嘱里所谆谆嘱咐他的儿子万不可做的那种空头文学家,或空头艺术家。”[18]58

在专业文学艺术家产生以前,也就是在文学艺术的原初时代,也许每一个人都可能是某一方面的艺术家,也都是民间艺术家。那些在山洞里发现的壁画,在山崖上留存了成千上万年的岩画,那些在古老山寨流传了几千年的古老山歌和舞蹈,各民族的民族史诗、神话故事,口耳相传的民间故事和歌谣……这些好像就是我们今天的绘画、音乐、舞蹈、文学等艺术的源头。中国文学最早的一部诗集《诗经》就是一部民歌集,特别是其中的“风”都是当时采风制度采集起来的华夏大地各个地区的民歌,它就是中国一切诗歌的发源。春秋战国时期的《楚辞》无疑也是从楚地民歌发展起来的一种诗歌。《楚辞》是以屈原、宋玉为代表的楚国诗人,在楚国民歌基础上开创的一种新诗体;然后经过西汉刘向辑录而成为一部“楚辞”体的诗歌总集。《九歌》等楚地民歌应该是楚辞的直接渊源。《九歌》本为楚人祭祀中的巫歌,经屈原加工而留存,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离骚》等其他作品。汉代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最早有了“楚辞”之名。其字面意义和本义就是泛指楚地民间歌辞,经过《楚辞》成书才成为一种新诗体的专称。这种相对于《诗经》的新诗体地域色彩浓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巫风神韵十足,开中国古代诗歌浪漫风格的先声。汉代设立了一个专门掌管音乐和诗歌的机构“乐府”,魏晋南北朝时“乐府”仍在工作,当时的许多民歌就被乐府采集、写定和传诵,这就是“乐府民歌”。唐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高峰,是对《诗经》《楚辞》以来的中国诗歌的总结。其中,唐诗吸收历代民歌的养分,这也是促成唐诗繁荣的一个内在原因。唐诗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传统,并且大大发展了歌行体的样式。李白(701—762)是唐代第一个真正广泛地从当时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吸取丰富营养的伟大诗人。他出生于西域,后到四川,一生大部分时间游历神州大地,亲炙各种宗教文化、民族风情、地方习俗,融汇各种传说神话、民歌民谣、音乐舞蹈,浸染于盛唐文化之中,铸就了他的诗歌融合多元文化、异质元素的鲜明特点。他善于吸取民间口语入诗,像《静夜思》《赠汪伦》等,清新自然,朗朗上口,脍炙人口,千古流传。李白思想奔放,具有布衣情操和平民倾向,促使他用民歌形式深入开掘社会生活及其各种人情美。比如,《子夜吴歌》其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秋浦歌》十四:“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丁督护歌》:“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一唱督护歌,心摧泪如雨。万人凿磐石,无由达江浒。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这些诗篇表现了向往和平生活的平民情怀,赞美劳动生活的百姓感受,悲悯劳动人民的劳作之苦,用几近民歌的语言和诗体形式,以理想的光轮焕发出了日常生活的诗意风采。李白成就最高的是乐府、歌行和绝句。他的歌行,一扫旧体诗歌的陈词旧套,效仿民歌,随性任意,笔法多端,变幻莫测,摇曳多姿,臻于“清水出芙蓉”的神奇境界。李白的绝句自然明快,飘逸潇洒,语言简洁,诗句明快,情思绵延,言有尽而意无穷。许多唐代诗人都爱写乐府诗歌,也大多能推陈出新。初唐诗人的乐府诗,多半袭用乐府旧题,旧瓶装新酒,偶尔也有诗人另立新题。直至杜甫(712—770)大力发展新题乐府,乐府诗歌才别开洞天。杜甫一生关心民生疾苦,善于利用乐府民歌来激活诗的格律生机,成为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直接影响了中唐时期元稹、白居易等人的新乐府创作,促成了中唐新乐府运动的发展。杜甫的乐府体诗以描写时事见长,《兵车行》《丽人行》《悲陈陶》《哀江头》等,都是记事名篇,前无古人,独树一帜。元结、韦应物、戴叔伦、顾况等人,也都有新题乐府诗作,他们堪称新乐府运动的先驱。唐朝元和年间(806—820)正式形成“新乐府运动”,主张用通俗化的乐府体诗描写时事现状和社会生活。新乐府诗的代表人物主要有白居易、元稹、李绅、张籍、王建等人。宋代郭茂倩指出,“新乐府者,皆唐世之新歌也。以其辞实乐府,而未尝被于声,故曰新乐府也。”(《乐府诗集》)由官府设立的乐府采集和创作的诗歌叫作“乐府”。相当多的乐府诗采自民间,通俗易懂,反映现实,可以入乐。后来文人也仿作乐府诗,唐代统称南北朝以前的乐府诗为古乐府。元和四年(809),李绅首先写了《新题乐府》20首(今佚)送给元稹,元稹认为“雅有所谓,不虚为文”,于是“取其病时之尤急者,列而和之”,写作了《和李校书新题乐府》12首。后来白居易又写成《新乐府》50首,正式标举“新乐府”的名称。白居易还有《秦中吟》10首,也体现了同样的精神。新乐府作为诗歌运动,其创作并不限于写新题乐府。当时张籍、王建、刘猛、李馀等人,既写新题乐府,又写古题乐府,都体现了诗歌革新的方向。元稹原与白居易、李绅约定“不复拟赋古题”,后来见到刘猛、李馀所作古乐府诗,感到“其中一二十章,咸有新意”,于是又和了古题乐府19首。虽用古题,但或“全無古义”“或颇同古义,全创新词”(元稹《乐府古题序》),其实质、作用与新乐府是一致的。这样,在当时形成了一个影响很大的在文学史上被称为新乐府的诗歌运动[19]。公元821年冬,因参与“二王”改革而屡遭贬斥的刘禹锡被放逐任夔州(今重庆奉节县)刺史。他把贬官流放变成了民间采风,整理三峡民歌《竹枝词》系列,开创了唐诗新的题材,写出了流传千古的名句:“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这些都充分显示了唐诗与民歌的密切亲缘关系。

与民间文艺和民歌有着直接渊源的还应该算词。词是一种音乐文学,它的产生、发展和创作、流传都与音乐直接相关。与词相配的音乐主要是燕乐,又叫宴乐,它是北周和隋代以来融合西域胡乐与民间俚曲的一种新型音乐,隋代开始流行,主要演奏于娱乐和宴会。词的起源,也大约在隋代。宋人王灼《碧鸡漫志》卷1说:“盖隋以来,今之所谓曲子者渐兴,至唐稍盛,今则繁声淫奏,殆不可数。古歌变为古乐府,古乐府变为今曲子,其本一也。”[20]词最初主要在民间流行,《敦煌曲子词集》收录了160多首唐末五代的民间歌曲。大约从盛唐李白开始,到中唐张志和、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等诗人开始写词,把词引入诗坛。晚唐五代的文人词发展很大,晚唐温庭筠以及“花间”派词人和李煜、冯延巳等南唐词人,都为词体成熟做出了重要贡献。词终于在诗之外别树一帜,成为中国古代文学重要体裁之一。词的创作到宋代逐步蔚为大观,词人不断涌现,绝妙好词层出不穷,各种风格、流派争奇斗艳,最终总括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全宋词》共收录词作1300多家将近两万首,足见当时创作的盛况,词遂成为宋代典型文体,与唐代诗歌双峰并峙,被称为唐诗宋词。 元曲是与唐诗宋词鼎足并举的中华民族灿烂文化艺术的一朵奇葩。它原本来自“蕃曲”“胡乐”,被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首先流传民间。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它逐步在以大都(今北京)和临安(今杭州)为中心的南北地区流传开来。陈千帆、程章灿在《程氏汉语文学通史》中说:“这一种来自民间的、生气勃勃的新样式,在当时被各阶层的人普遍爱好着。其作者上至达官贵人,下至伶工妓女。同时,由于前人受文学正统观念的局限,视散曲为小道,不加重视,因而作品亡佚甚多,但就现存作品来说,其思想品质和艺术水准仍然相当可观。它是关于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思想和心理的一面镜子。”[21]359-360还有宋代话本,也是渊源于民间文艺的“说话”。“从这些话本上,可以体察它们在艺术上的特征。这些特征一方面使我们深信这一文学样式是从唐代以来的市井说话中发展出来,因而解决了它的血统问题;而另一方面,又使我们明确了古典白话小说中某些特有的、今天还为广大人民所爱好的民族形式是怎样产生的,因而有助于今天的借鉴。”[21]335此外,中国传统戏曲也是由民间流行的许多说唱、杂技、表演等形式综合而成,而且长期以来一直主要在民间流传。

人民性是一切非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中文化艺术应该具有的品质。人民性往往是表明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艺术描写人民生活、表达人民意愿、为人民服务的根本性质的范畴。特别是在评价过去时代的文化艺术时,人民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无产阶级对于过去时代的文学艺术作品,也必须首先检查它们对待人民的态度如何,在历史上有无进步意义,而分别采取不同态度。”[18]66在中国文学史上,有许多诗人、作家的创作都是具有人民性的,唐代诗人杜甫堪称典范。杜甫深入人民生活,亲历安史之乱,写出了《悲陈陶》《哀江头》《春望》《羌村》《北征》《洗兵马》《兵车行》和“三吏”“三别”等具有高度人民性和爱国精神的诗篇,成为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歌的高峰,被誉为“史诗”。他生活的时代正值大唐帝国由盛转衰之际,安史之乱爆发了尖锐错综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和严重危机,杜甫就在这历史危难之中,被卷入生活底层,磨砺了思想观念,体会到人民的苦难,从而能够“穷年忧黎元”(《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临危莫爱身”(《奉送严公入朝十韵》),“致君尧舜上,再使风浴淳”(《奉赠韦左丞丈二使二韵》),显示了他的儒家政治理想、爱民热情、顽强性格、乐观精神。杜诗的人民性首先表现在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兵车行》从人民的角度描绘了人民遭受武皇开边、强逼百姓从军等灾祸的惨状,揭露了统治者穷兵黩武的罪恶。《三吏》《三别》形象地揭露了官吏的横暴和人民的困苦无告。《石壕吏》写一老妪,二儿战死,一儿戍边,老妪又被逼服役。《新婚别》写一对新婚夫妻的生离死别,新娘悲叹“结发为夫妻,席不暖君床”“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杜甫的如椽之笔,记录了史书不载的真实细节,发出了百姓的哀怨,警告了后世当权者。杜甫一生颠沛流离,生活贫困,“安史之乱”后流寓成都草堂。在秋天风雨袭击、大风卷走茅草、屋漏沾湿的苦况中,杜甫还能想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其次,杜诗的人民性表现为无比热爱祖国。杜甫笔下的泰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洞庭湖“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寄托了他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春望》的千古名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移国破伤心之情于花鸟之上,让人刻骨铭心。《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淋漓尽致地写出了杜甫听到唐军打败叛军收复洛阳、郑州、汴州等地消息时“漫卷诗书喜欲狂”的心态。杜甫因国破而哀哭,为国家胜利而狂喜。再次,杜诗的人民性表现在强烈憎恨统治阶级祸国殃民的罪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直刺豪门贵族的骄奢淫逸、荒淫无耻的生活,震撼千古人心。《哀江头》“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讽刺唐明皇为博杨贵妃一笑而仰射飞鸟、放纵误国的逆行。因此,杜甫一直被人们尊称为“诗圣”。

在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社会中,民间文化艺术往往就是最具有国家和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永不褪色的瑰宝。比如民间舞蹈、民间歌曲、民间工艺美术(剪纸、泥人、面人、糖人等)、民间戏曲,不仅是宫廷文化艺术、精英文化艺术、文人文化艺术、专业文化艺术的直接来源,而且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最有特色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使人一眼就可以识别出国家风格、民族风格、地方风格。民间舞蹈在民间产生和流传,受民俗文化制约,风格相对稳定,一般以群众性自娱的即兴表演为主要形式。比如,中国各地区的狮子舞、龙灯舞、腰鼓舞、扇子舞、秧歌舞、采茶舞、高跷秧歌,朝鲜族地区以“舞手鼓”和“甩象帽”为其主要特色的农乐舞,云南哈尼族的以造型别致的帽子为道具的“帽子舞”,藏族地区在篝火旁围锅起舞的锅庄舞,新疆地区以扬眉动目、晃头移颈、拍掌弹指动作和昂首、挺胸、立腰为特色的维吾尔族舞,云南傣族地区的曼妙轻盈的孔雀舞等等。民间舞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朴实无华、形象生动,为各国古典舞、宫廷舞、专业舞蹈的创作开启了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活水源泉,也给各民族、各地区添加了颇具特色的名片。走遍世界各个角落,每逢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节日,凡是看到舞狮子、舞龙灯、扭秧歌、踩高跷、划龙船等民间舞蹈的,就一定是华人社区的节庆活动,它们已经成为世界认识中华民族的“中国元素”“中国名片”。《茉莉花》《龙船调》《刘三姐》《黄四姐》《采茶歌》《船工号子》……把人们带到了中国的江南、恩施、广西、浙江、三峡等地,《拉网小调》《北国之春》把人们带到了日本的海岛之国,一曲《友谊地久天长》让人们难忘爱尔兰的民间风情,俄罗斯民歌《三套车》《伏尔加船夫曲》《红莓花儿开》让人们感受到俄罗斯人的豪放、热情、真诚,意大利船歌《桑塔·露琪亚》会让人想到威利斯等水城、海滨的风光、美丽女神,美国民歌《老黑奴》《故乡的亲人》《我的肯塔基故乡》《老人河》让人想起了美国新大陆崛起后面黑人的悲惨命运和艰辛生活,如此等等,不胜枚举。各种不同旋律和节奏的民间歌曲往往就可以代表一个民族或国家的独特风貌,从而使人们可以通过民歌的熟悉曲调和歌词想到特定的国家或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流变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是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它曾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因而最能体现民族性和人民性。我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诸如昆曲、中国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術、蒙古族长调民歌(与蒙古国联合申报)、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福建南音、南京云锦、安徽宣纸、贵州侗族大歌、广东粤剧、《格萨尔》史诗、浙江龙泉青瓷、青海热贡艺术、藏戏、新疆《玛纳斯》、蒙古族呼麦、甘肃花儿、西安鼓乐、朝鲜族农乐舞、书法、篆刻、剪纸、雕版印刷、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端午节、妈祖信俗、二十四节气等等,都最充分地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的独特风采和特殊面貌,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也是其他民族或国家识别中华民族和中国的重要标志,因而是中华民族子孙和中国人民应该继承和发扬的文化艺术宝藏。

在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里,大众文化是文化艺术为人民服务的最重要的方面,因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学和文艺也应该高度重视大众文化艺术的健康发展。这里所说的“大众文化”是一个广义上的概念,相当于所谓“通俗文化”或者“俗文化”。这种“大众文化”是流行于人民大众之间的原生态文化,是表现人民大众的思想、感情、意愿的文化,是为人民服务的文化。它不完全等同于西方现代和后现代时代的“大众文化”,那主要是指西方某一地区、某一社团、某一个国家中新近涌现的,通过大众媒介传播,被市民大众所信奉、接受的文化。这后一种大众文化是在现代工业社会产生、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市民文化。它既不同于官方主流文化、学界精英文化,也不同于传统自然农业经济社会的各种民间文化、通俗文化,它的主要特点是商业性、流行性、娱乐性、普及性。

我们所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众文化”就是中国人民大众的文化,也就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文化,或者说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正如过去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新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所谓新民主主义文化,一句话,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18]13.22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应该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服从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的,弘扬民族精神、凝聚各族人民意志和力量的积极、健康、向上的,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一切优秀文化传统,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面向大众、服务人民、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简而言之,就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参考文献]

张舜徽集·说文解字约注:第4册[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099-3100.

李恩江.常用字详解字典[M].上海:世纪出版公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23.

顾建平.汉字图解字典[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8:966.

李格非.汉语大字典[M].简编本.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6:995.

宗福邦,陈世鐃,肖海波.故训汇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215.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5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144-1149.

魏征.群书治要[M].沈锡麟,整理.北京:中华书局,2014.

十三经注疏[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

高长山.荀子译注[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中国作家协会,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文艺[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

周桂钿.中国传统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96-298.

门岿.二十六史精粹今译:二[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1:1284.

诸子集成:第8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4.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II[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1119-1120.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2,252.

毛泽东论文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II[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1104.

谭令仰.古代文论萃编:下册[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575.

陈千帆,程章灿.程氏汉语文学通史[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 王艳芳]

猜你喜欢
人民民俗民间
漫画民俗
漫画民俗
“依法治国”的哲学思考
浅论提高我国公务员素质的途径
领导干部为民服务“四要四不要”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印度汉娜,一定要民俗风?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