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展煜
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要求各地要将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研学旅行是一门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实施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学校应根据学生心智特点、教学的需要,让学生走出校园,通过“游学”的方式来丰富知识,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一、完善机制,准确定位
明确组织职能和岗位职责,建立科学合理的研学旅行制度,重视细节管理。研学旅行要坚持安全第一,建立安全保障机制,明确安全保障责任,落实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学生安全。
建立研学旅行评价机制。就研学旅行的特性来讲,研学的科学性是必不可少的,但从中小学教育的角度看,研学过程的评价更为重要。学生研学过程的每一阶段,包括选题创意、提出问题、搜集信息、分析问题、制定策略、协作整合、创作实践、反思总结、表达说明、分享交流等,教师或者组织机构都要对其评价,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纠正。另外,在对研学过程评价中,学生的态度、价值观、方法也应该关注。
教师在研学旅行中处于何种角色?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自我约束,控制能力较弱,研学旅行中使用的教育方法影响深远。在研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掘学生的主体路径,让学生懂得如何去学习。一是教师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研学活动中来,让学生处于研学的中心地位;二是以案例、問题、项目中心,让研学的主题贴近生活、贴近课堂;三是在研学旅行阶段,教师给学生提供的是指向性思维方式、看问题的视角,而非知识点、答案。
二、科学设计,完善过程
《意见》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要探索制定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规程,做到“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研学前精心策划,确定主题,研究实施方案;研学旅行过程中明确分工,细化方案和责任,做好各项工作,对各类问题科学研判;研学旅行结束后,形成研学成果,总结交流经验,不断完善学校研学旅行课程体系。
首先,学校开展研学旅行,必须对学校要求和资源进行深入的评估。分析学校文化、育人的目标,分析学生群体特点、兴趣爱好、心智水平、知识结构等,对学校教师的专业优势及科研水平要有一定的了解,家长的态度也是学校评估的因素之一。另外,学校应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发动各类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博物馆、实践基地等各方作用,为研学提供丰富的素材;吸纳教授、学者、民俗艺人等社会人才,充分发挥社会各类人才的作用。在做好校情分析的基础上,选择最有利于学校、学生发展的优势主题进行开发,才能开发出适合本学校的研学旅行课程。
其次,研学旅行的具体内容应该开放不受限制,不设定具体的研学方向,尊重学生的差异性,设计宽松合适的研学选题保证学生增长见识,弥补知识结构的不足。在研学过程中可以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学生可根据研学活动的主题,自发成立研学小组,并邀请专业的教师随队指导。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相互评估、相互帮助的热情,又能保证学生愿意投入时间去思考、分析问题。在设计研学旅行主题注意三点:1.学生独立决策(学生主导),2.符合学生年龄段能力,3.经得起反复斟酌推敲。
最后,研学旅行过程中,前期的文献资料,研学旅行报告必不可少,但准备的这些材料不能过于形式化,要做到课内与课外结合。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回归日常生活场景中开展考察,学生结合课堂所学,与教师、同学、社会人员等充分交流,不断地完善研学报告。
三、深化内涵,追求实效
学生学习书本内容只是追求知识“术”的层面,要想达到“道”的层面,不仅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学生自身也要改变其被动地位。学生要实现自我生命的提升,才能保持清醒严肃的精神,保持理性健康的观点,避免盲目的认同。社会学家卡尔·曼海姆(Karl Mannheim)认为:只有在教育过程中生命的内在素质获得“质的飞跃”的人才能成为“知识分子”。对教师而言,研学旅行灵活不确定性是教师教学的一大挑战;而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丰富的研学旅行体验不正是人生的一大乐事吗?学生参与的研学旅行重在发掘和勘探,“在墙缝里找宝藏”比“在房间里摸大象”要更有趣味一点。如果学生能够对社会、自然中发生的现象加以反思,不再停留于对错,那么学生的精神面貌会有深刻的变化。
责任编辑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