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学节
汪学节 剧照
《女驸马》是黄梅戏“老三篇”之一,经麻彩楼、严凤英、韩再芬等几代艺术家多次锤炼加工、打磨完善,至今久演不衰,成为深得国内外观众喜爱的经典。除了优美流畅的唱腔外,其剧中人物形象鲜明,各有不同的性格特点,情节离奇跌宕,引人入胜又感人至深。
剧中“冯益民”这个角色属于文小生之官生类人物。其人物有连贯线——自幼攻读诗书,不满继母迫害,逃出家门,历经艰辛,并在前科考试中得中状元。后奉八府巡按,与冯素珍京城相认,偶成皇家乘龙快婿。这一故事情节的变化,矛盾冲突的安排,主要通过事件线的连接反应,把“冯益民”深处的情与恨、爱与忧、惊与喜的变化诠释在黄梅戏舞台上,给人以极大的启示与反思。
再芬黄梅恢复排练的《女驸马》在原有基础上有机融合了话剧、电影等姊妹艺术的表演元素,使这部戏更加新鲜有看点。我有幸在该剧中扮演“冯益民”这一角色。起初接到剧本时,我没急于熟背台词、设计动作,而是把“冯益民”当做我一个新结识的朋友,尽量去熟悉他,了解他。了解他的身世、家庭、地位等,使我的心和“冯益民”的心逐渐靠近,对他产生感情。同情他的遭遇,也为他后来的结局而欣慰,使我的创作有了动力。自从读剧本到分析人物后,我更爱上了这个人物,因为他有血有肉,有人物个性。排练过程中,脑子里一直思考着我该如何恰如其分地塑造好“冯益民”这一舞台艺术形象,如何赋予角色之灵魂。我认为首先必须进入他的内心世界,认清矛盾的症结,体验他矛盾的心理,体现他矛盾的行为。我觉得既要突出他“八府巡按”的矜持、庄重、典雅的气质,又不能忘记他在封建家庭中曾受如笼中之鸟的束缚。在感情上既要突出他心志不移,又要突出他的爱憎分明。在性格上既要突出他的刚毅正直,又要突出他柔顺无奈的一面。他把爱憎与可爱、抑郁与欢乐、善良与无奈、勇敢与怯懦动情地交织在一起,成为一个非常有魅力、有个性的人物。
我喜欢“冯益民”这个角色,为极力寻找他的生命与灵魂,努力塑造一个完整的舞台艺术形象,在导演的启示下并极力寻找人物的核心点,把握人物的情感基调,进入角色的内心世界,掌握好在规定情景中完成角色任务及人物的表现力。
冯益民的戏主要是在“状元府”和“金殿”,戏不多,但分量重,矛盾焦点突出。两次出场,其情感都不一样,都是在事件矛盾冲突急剧上升的时刻而出现。他身为剧中女主角冯素珍的兄长,八年前因遭继母所害,被迫离家出走,机逢科考,乃前科状元。第一次出场是得知妹婿李兆廷得中今科头名状元,以八府巡按的身份,来到“状元府”拜访祝贺的。他的上场情绪兴奋、激情满怀、神采奕奕;而第二次出场是第六场的闯宫,这次是心急如焚、胆战心惊、急急匆匆而冒杀头之罪为妹妹请罪。两次出场、两个环境、两种情绪、两种思想状态,如何体现?而我是以鲜明真挚的人情美和诙谐兼有的喜剧色彩来展现的。
冯益民这个人物的行动线:有欢乐、有痛苦、有无奈、有焦虑、也有冒杀头之罪直到后来奇趣横溢的喜剧场面。我在表演中抓住了“悲情喜泣”,使之奇在理上,趣在情中,不但展现了真挚的人情之美,同时还具诙谐兼有的喜剧风格。我在念白和演唱的处理中,以情带声来突出兄妹之间的亲情。在表演上着重刻画他的刚气、俊气、灵气。刚气是他的刚正毅骨,阳刚之美。俊气是他的温文尔雅,风韵翩翩;灵气又是他的高雅洒脱、端庄凝重。以“三气”这个主线串起戏曲表演的特点,产生除人以外的突兀行动,运用一些节奏强烈、色调明快、造型优美、表现力强的戏曲程式和演唱技巧,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再芬黄梅版《女驸马》已全国巡演近千场,通过不断的演出实践,我最大的感受是:作为一名黄梅戏演员,要创造性地对待自己所演绎的角色,不妨给自己提出最难的课题,使想象中的角色魅力持续引诱着自己,感染着观众。舞台行动中,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唱段,每一处喜怒哀乐都要有根可寻,有据可依,有感而发,抓住人物的典型特征、典型思想、典型环境、典型行动来体现人物的神韵。使演员生活在角色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之中,只有这样,塑造的人物就不会只是表演的躯壳,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