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音乐的耕耘者
——郑 雪

2017-07-04 02:17
黄梅戏艺术 2017年3期
关键词:安庆市安庆黄梅戏

○ 腾 龙

郑 雪先生

郑雪先生是黄梅戏界资深的音乐工作者,原名郑炳照,字铭萱,号淮源村夫,1911年2月出生在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平氏镇一个较富有的书香之家。他天性聪慧,勤奋好学,爱诗文、擅书法,喜弄古筝。12岁赴开封市就读于河大附中。1931年配合红军游击队,处死了平氏区恶霸,后只身外逃。1937年经人介绍辗转北平,投京剧名旦荀慧生弟子魏效勋(教唱工)、张子旗(教拉京胡)门下学艺。1939年流亡到安徽的潜山、桐城一带。次年9月,和当地京剧爱好者陈金奎班子等人,成立抗日建国京剧团(由原大四喜剧团改名),主拉二胡。1941年到前线剧团拉琴,宣传抗日。1942年在国民党176师527团同乐会操琴,曾以艺人身份掩护过不少共产党地下工作人员。1946年后,在安庆以做小买卖为生,结交了许多京剧、黄梅调艺人及票友。1949年,他与陈炳炎、程积善等,筹建以安庆大观楼为名的黄梅戏剧团(剧团于1951年更名“胜利黄梅戏剧团”)。

郑雪曾受师京剧名门,具有深厚的音乐理论修养和吹拉弹唱的才能。他进入黄梅戏界后,曾与众多老黄梅戏演员及严凤英合作演出,潜心研究和改进黄梅戏音乐。他所配曲、记谱、作曲的剧目唱腔有:《李二嫂改嫁》、《南冠草》、《天仙配》、《拜月记》、《虹桥赠珠》、《钟离春》、《杨门女将》、《渔网会母》、《秦香莲》、《蔡鸣凤辞店》、《二龙山》、《岳洲渡》、《梁红玉》、《三姐下凡》、《金麟记》、《秦雪梅》、《张羽煮海》、《孔雀东南飞》等。

1952年11月,郑雪所在的安庆市胜利黄梅戏剧团,与安庆市民众黄梅戏剧团联合演出,由严凤英主演、郑雪主要伴奏的剧目《柳树井》参加了华东戏曲汇演一举获奖。

1956年在安徽省首届戏曲会演中,安庆市胜利黄梅戏剧团获得多项奖,田玉莲荣获演员二等奖,金剑华荣获演员三等奖、老艺人程积善荣获表演奖;音乐方面获集体二等奖,郑雪荣获个人奖。在会演剧目由郑雪谱曲、记谱、配曲和设计的部分唱腔中,因乐曲高雅新颖、表演真挚感人、地方风韵浓厚,博得观众一致喝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安庆胜利黄梅戏剧团的郑雪,一举成为严凤英、田玉莲、程积善、金剑华等一代名人的伴奏乐师。

1956年秋,安庆胜利黄梅戏剧团改为安庆黄梅戏二团,郑雪除继续研究探索黄梅戏的音乐外,还移植了京、豫、扬、越等剧种的唱腔表现手法,对黄梅戏说白、分韵以及八板、火工、单双哭介、行腔等调都作了大胆的创新。

1958年底,郑雪调入安庆市艺术学校(现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任戏曲教研组长。先后编写了《黄梅戏音乐知识》、《黄梅戏谱曲法》、《黄梅戏三弦教材》、《黄梅戏唱工讲话》、《黄梅戏史话》等书。他业精艺深、治学严谨、诲人不倦、平易近人,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演员和乐师,如:董文霞、胡静、丁绍复、汪金才、陈礼旺、王世庆等。

郑雪作曲的《李二嫂改嫁》、《南冠草》曲调,当年已成为经典唱段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传唱。在唱腔的特色和运用上,郑雪先生曾在1955年劳动节当天如此写道:“我们这次演出的《南冠草》和《李二嫂改嫁》在唱腔方面,除请教老艺人外,采用了些昆曲、评剧、川剧、广西调子戏、越剧、秦腔、豫梆等作为参考,并搜集一些流行在广大劳动人民中的地方风格的各种小调,《李二嫂》的唱腔中这些味道较多。这是试探性地对曲调进行整理和改革,不过限于音乐水平浅陋,所以心与愿违,不能达到理想的要求,来表达剧中人物的个性和思想情绪;我们是抱定了抛砖引玉的态度,希望爱好黄梅戏的同志们,不吝金玉,多予指教!使我们得到学习机会,冀可逐步改进和提高!”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郑雪作曲的《金麟记》一剧,在真假牡丹角色的唱腔上、真假包公的唱腔上,都很有个性,很有特色,上口好听,成为剧团看家戏。

特别是1961年移植京剧《杨门女将》,由郑雪用黄梅戏声腔进行编曲,其唱腔更加浓郁、纯朴、风格特异。该剧由原安庆市黄梅戏青年队搬上戏曲舞台,阵容整齐、满目锦绣,在合肥、安庆等地演出均受到省、市领导、专家的高度赞扬。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弟子陈礼旺在原稿的基础上重新整理并拍成黄梅戏舞台艺术片,广泛播映,成为黄梅戏历史上第一部“文武戏”双全的影片。

郑雪先生不愧是黄梅戏音乐从“调”到“戏”的耕耘者!令人惋惜的是,“十年”浩劫中,郑雪被迫害致残,于1975年12月10日在安庆含冤逝世,享年63岁。

猜你喜欢
安庆市安庆黄梅戏
新编黄梅戏《鸭儿嫂》舞美设计
鱼殇
安庆市水系综合治理港桥泵站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与防治
黄梅戏《中国梦》
黄梅戏《祝福》
我想养一只猫
安庆市小精灵画室抗疫作品
禁用kP3的谱必要条件
大型黄梅戏《寸草心》
德奥新在安庆建表面处理工业园